辽宁三补合一农业补贴对农户粮食产量影响【字数:8101】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4
Key words 4
一、引言 5
二、文献综述 5
(一)农业补贴国内外研究综述 5
(二)农业补贴与粮食生产有关理论国内外研究概况 6
三、辽宁省农业补贴的现状分析 6
(一)辽宁省概况 6
(二)原“四项补贴”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6
1.农业补贴对象不公平 6
2.农业补贴综合监管体制不完善 7
(三)辽宁省“三补合一”农业补贴政策目标与意义 7
四、辽宁省“三补合一”与粮食增产关系的实证分析 7
(一)研究方法 7
(二)数据收集 8
(三)关系系数的测算 9
(四)关联度测算 10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10
(一)研究结论 10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11
1. 研究不足 11
2.研究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辽宁省“三补合一”农业补贴对农户粮食产量影响
摘要
农业补贴的最终目标是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社会粮食供需总量的平稳与均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三项补贴政策于2016年被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目的在于加强耕地地力的保护,同时促进粮食适度经营。鉴于我国农业补贴资金投入较大,并且粮食产量对维持国计民生稳定意义非凡,本文对“三补合一”农业补贴政策对于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从20162019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获取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金额等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关联系数与关联度,从辽宁省全省的角度出发,分析“三补合一”农业补贴政策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补贴政策对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764和0.590,呈现出较强的相关关系,表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两项农业补贴政策对于促进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引言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引言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保证主粮的基本自给是当代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使可用耕地至少保持在18亿亩,其中用于粮食播种的面积不少于16.5亿亩。确保稳定的粮食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府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深度普及农业新技术应用,发展现代种业,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拓展多样形式的规模经营方式,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效率、效益。当然,对于提高农民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言,更精准有效的补贴和扶持政策必不可少。
自2003年至2016年,“四项补贴”农业补贴政策实行了13年,国家投入的资金规模总体上逐年增加。尽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为发挥最大效用,不断调整政策细则措施,但“四项补贴”实行的最后几年,对于粮食增产所发挥的影响呈现出逐步减弱的趋势。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正好出在一个瓶颈期——“四项补贴”的农业补贴政策对于粮食产量影响的减弱与国内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的问题。明确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机理并对其进行更为有效的政策引导,是施行新农业补贴政策的前提。鉴于我国在农业补贴资金投入较大,并且粮食产量对维持国计民生稳定意义非凡,分析2016年开始实行的“三补合一”农业补贴政策对于粮食产量提高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作者以辽宁省“三补合一”农业补贴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辽宁省农业补贴发展现状分析
辽宁省“三补合一”与粮食总产量的关联度分析
研究结论及展望
二、文献综述
(一)农业补贴国内外研究综述
农业产业有弱质性。自然资源、自然与社会环境对于农业产业会产生较强影响,农业产业对上述条件的依托特性使得其运行与收益易产生较大的波动性,具有不确定性(毛三丰等,2017)。农业补贴是当前各国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Hennessy,1998;钟甫宁,2008)。针对印度农村的研究,Fan et al.(2008)发现,补贴能够激励农户采用更加高效的耕作技术,从而达到增加农户收入、减少贫困的政策目的。不仅如此,研究表明补贴资金而且能够有效缓解农民在信用贷款方面的约束,使其拥有更多的资金可投入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之中,进而使产出水平得以提高(Vercammen,2007)。自2004年起,我国陆续实行农业“四补贴”政策,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同时开始逐渐出现,迄今有较多的文献讨论了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补贴目标、补贴方式和补贴规模等内容(例如辛翔飞、王济民,2011;钟甫宁等,2008)。
(二)农业补贴与粮食生产有关理论国内外研究概况
已有文献中关于农业补贴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未得出一致性结论,有些学者认为农业补贴发挥着激励作用。Kazukauskas等(2013)基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背景,使用欧盟15个国家的2001~2007年数据,认为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变化影响了农户进行生产性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决策,进而影响粮食产量;国内部分学者应用用经济学模型分析农民收入与粮食总产量受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效果,得出结论为农业补贴的成果显著,在较高水平上达到了粮食增产的目标(周应恒等,2009)。同样,王欧、杨进(2014)的研究表明,农户的资本投入也受到农业补贴的正向影响,资金投入随农业补贴的增多而有所提高。曹芳(2005),陈波、王雅鹏(2006)等也得出类似的结论:收到补贴后,农民生产投入成本被降低、粮食生产收入预期增高,这有效刺激其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稳定粮食供给。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