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对农牧民生活的影响研究以西藏改则县为例【字数:9600】
目录
摘 要 2
引言
本人居住在西藏高海拔低资源的阿里地区改则县,是西藏省最偏远地区之一。由于环境恶劣、资源短缺,人们只能以放牧维持生活。而且这几年环境逐年恶化远不如从前,使得草原草木逐年递减、逐年干戈,这对于以放牧维持生活的牧民来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困难。对于没有畜牧或者畜牧极少的贫困家庭来说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在西藏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海拔高且极其寒冷的偏远区域,由于受从古至今形成的历史发展条件限制,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城镇化程度低,进度较慢,产业的发展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整。其他的扶贫方法对于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的贫困户来说,成本大于收益而且容易返贫。而易地扶贫搬迁可以解决这个最根本的问题。通过搬迁安置在羌塘草原以外人居环境、自然资源和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以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全新模式(((占堆等(2017)。在扶贫搬迁中,除了向城镇集中搬迁外,还积极引导和推动一部分贫困人口向生产资料丰富、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善地区聚集。但是易地搬迁、安置与发展是一个整体,易地搬迁与安置只是完成了这个整体的基本环节。搬迁后对农牧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才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的目的与实质。因此,搬迁之后农牧民的生活状况如何验证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脱贫的效果(((廖云路(2018)。据查阅资料得知影响生活的因素之基本且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所以本文基于易地扶贫搬迁的背景, 搬迁牧民在搬迁后生活的基本情况、收入的变化及农牧民对生活的满意度的情况并加以数据分析研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对西藏阿里改则县牧民在安置后生活的影响。
二、基本概念与理论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是可供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享受的一项国家政策。 “搬迁扶贫”是“精准扶贫”在西藏的一种具体实践(((杨玲(2017)。是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搬迁将从根本上改善农牧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发展环境。进入建设全面富裕社会的阶段,国家已启动了有针对性的扶贫战略,其中包括在有针对性的扶贫体系和机制中进行扶贫和异地转移。国家明确提出,从2016年到2020年,全国要实现1000万左右有文件证明的贫困人口搬迁。依据西藏需搬迁人口的分布状况,以人口规模大小作为搬迁方式选择的标准,以自然村落为单元,对于人口规模较小区域,采用整体迁出方式。对于人口规模较大的区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域,分批搬迁的方式迁出。移民首先可享受安置房,安置地根据移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实际人口情况大力建设符合移民习惯、具有藏式风格,各类规格安全舒适的安置房,并且配套建设村委会、卫生室、幼儿园以及可供村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等。而后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另外,安置地内大力加强通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方面的建设。针对交通条件较落后,安置地切实加强村内道路以及与外部交通联系的道路建设,加快改善对外交往道路。对于交通较便利的安置点则不断改善其交通条件。能源和电力建设方面,不断加强电网和能源建设,推动主电网向安置地延伸和辐射。由于搬迁贫困户文化程度在文盲或半文盲、小学阶段占比较大,多数属于没有技能或者技能较弱的移民。因此,安置地专门设立技术培训班或者安排到市内或者其他地方对其进行技能培训(((李芳惠(2018)。
三、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的基本情况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总的来说有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完成移民安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二、是安排搬迁对象按计划分批进行搬迁。三、是解决搬迁户的就业问题,提供培训机会积极引导就业。四、是对旧房进行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五、进行与城乡建设用地节约指标有关的增减;六、建立和完善被拆迁社区(新村)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七、积极促进移民群众的社会融合。对于本人所研究的对象而言该政策实施的情况如下:
(一)实现“搬得出”、“安得下”、“有业就”的保障
政策的实施后,就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的牧民而言集中居住到了阿里地区康乐小区。每个搬迁牧民家庭都有一所好房子,每个人都“有工作”。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适合工业发展的住区与自身优势相结合,为藏族鸡和牛建立繁殖基地,或为中藏药材,饲料草,水果和蔬菜建立各种种植基地,或 建立民族手工艺品合作社。因本人所研究的对象为从西藏阿里改则县个乡牧区搬迁到西藏阿里地区的贫困搬迁户,在本人所调查的搬迁区内主要是政府设立民族手工编制合作社。
据问卷调查可知,阿里地区搬迁户在搬迁后主要进行过厨师的培训,给日后有开馆意向的移民提供了技术支持,按照自愿的原则对搬迁牧民进行挖掘机、厨师、种养植、驾驶员、绘画等技术培训,使其逐步掌握一定的技能,增强谋生能力(((李芳惠(2018)。在对搬迁牧民专门开设技术培训班进行技能培训后,牧民的就业意愿更加乐观、就业能力水平明显提高。
(三)实现“迁、教、医、科、补”通力合作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加大对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建设,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医疗卫生方面,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为移民提供看病、拿药等服务,据搬迁牧民所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搬迁牧民,每户可以办理一张就诊卡,此卡可以全国通用,可全额报销医疗费用。保证搬迁牧民的身体健康,且教育方面,政府重视教育建设,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搬迁安置区已陆续建立幼儿园,从娃娃抓起不断提升搬迁牧民的文化水平。科技方面,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宣讲, 增大科学技术的普及度,使牧民相信科学才是真理。另外,符合条件的移民政府会给予家电补助、医疗救助、教育补助、草补等各项补助(((李芳惠(2018)。
(四)积极推动移民生态就业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