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基于小农户与规模户的比较 【字数:9863】
目录
摘要 1
引言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三农问题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未来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金锦花,2018)。而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农村也会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有效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加快构建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徐南平,2018)。目前应该注重农业新技术创新,让农户有更多的新技术选择,进一步提高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接纳度和认可度,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但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的应用成效却不能让人满意,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3.5%(2012年)提高到57.5%(2017年),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科技也有一定的进步,但一旦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贡献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国外保持在70%90%范围内 (徐南平,2018)。为了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应加快对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促进农业新技术在农户微观层面的采纳 (龙冬平,2014)。
从农户新技术采纳行为来看,随着绿色革命的概念开始逐渐被认可和接纳,国内外大量现代化技术被应用于农业领域,新技术采纳不足这一现象成为众多农业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周波等,2010)。在当前的农业经营制度下,农户对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等为技术导向的农业新技术普遍采纳不足,而影响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主要包括个人的需求意愿、政府农技推广体系以及自身学习能力等因素(周建华等,2012)。
二、文献综述
关于农户新技术采纳问题,国外专家学者们基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已经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从两个研究视角出发: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技术手段对农户现代化农业技术应用问题展开了具体的研究。通常,微观视角是指个体农民是否正在考虑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以及应用程度的问题;宏观视角是指在特定地区传播现代农业技术的程度、范围和周期。
而国内外文献对影响农户新技术采纳行为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的关键因素也早有相关研究,影响新技术采纳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信息获取渠道、参加技术培训的频率、金融保险等(Foster,2010;文长存、吴敬学2016)。由于在受教育程度、家庭禀赋和农业贷款等方面有所差异, 部分农户可能会夸大新技术的潜在风险,从而不利于其采纳新技术。(孔祥智等,2004)。除了是否有家庭成员担任村干部、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农户家庭经营规模以及家庭土地细碎化程度等因素,家庭经营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也是影响新技术采纳的关键因素,以上因素均会对农户新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影响(张宗毅,2008;文长存,2016)。
家庭经营规模会促进农户对非简单扩散型的新技术采纳(Khanna,2001)。不仅如此,部分农户可通过比较自家和其他农户的土地投入—产出关系来不断地交流和模仿,以此来获取技术信息,由此可见,社会网络对新技术的推广和采纳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Foster and Mark,2010)。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农户生产行为态度、土块基本特征是影响农户选择低碳农作技术的重要困素(陈中督2017)。相关研究发现,农户户主年龄、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种植面积、农业收入比重、农机补贴政策实施情况、销售合同的签订及等因素会显著影响油菜机械化新技术采纳意愿(杨云翔,2018)。同时,农业补贴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McCloud、Kumbhakar,2008)。除受到自身年龄、受教育程度、非农就业经历等的影响外,由于自身理解判断能力的局限性,周围其他农户很大程度会影响其对新技术的采纳(吴比等,2016;朱月季等,2014), 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羊群效应”(杨唯一等,2014)。
但在当前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存的农业经营体系下, 新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对象不应只局限于某个农户个体,也应包括家庭农场、规模户、农业合作社等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同时,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的商品价值、保障水稻市场供给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此,本研究以江苏省水稻户为例,针对不同农业主体采纳新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小农户与规模户二者在新技术采纳行为上存在哪些差异?而规模户的发展能否改变新技术采纳不足的现象?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农业新技术采纳程度和技术效率,以及我国的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的进行研究分析,给出提高农户新技术采纳程度的对策建议。
三、概念界定
(一)小农户
仅就经营形式而言,小农户一般是由于人多地少等禀赋而产生的以家庭为单位、集生产与消费于一体的农业微观主体,传统小农以人力、畜力为基本生产手段,表现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形式(张红宇,2018)。而当下的小农户,是指从1978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所产生的2亿多农户,当前时代,虽然小农户拥有的平均土地面积小于历史上任何时期,但是小农户大部分实质上已经脱离了传统小农经济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农业生产不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换取货币收入,这实际上已经属于商品经济范畴内(陈锡文,2013),所以,小农户一般分为商品型和自给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