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达国家投资及其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字数:12088】
目录
摘要 II
关键词 II
ABSTRACT III
Key Word III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 1
(一)理论梳理 1
1. 全球价值链理论 1
2.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理论 2
3. O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理论 3
(二) 现状分析 4
1.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现状 4
2. 中国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5
3. 中国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5
(三)OFDI对中国商品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综述 6
三、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6
(一)数据及变量的选取 6
(二)描述性统计 7
(三)初步回归及处理 7
1. ADF单位根检验 8
2. 处理序列不平稳问题 11
3. 协整检验及回归分析 15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7
(一)新变量说明 17
(二)我国对发达国家OFDI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17
1.LMP实证分析 17
2.LHM实证分析 18
(三)实证结论 19
五、政策建议 20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3
我国对发达国家投资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摘 要
近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对世界各国的投资量居世界前列。我国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在其中占据重要作用,我国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获取先进技术或获得市场,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中,为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起重大作用。本文分析了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的产生的影响。本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梳理了全球价值链、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外国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今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和处于的地位、我国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和中国的商品贸易情况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做出现状分析。第二部分进行实证分析:我国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基于价值链的角度考虑,我国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贸易结构的影响。第三部分对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提出政策建议。
引言
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们使用的产品不再由某个国家自主独立生产完成,而是由许多个国家之间相互分工和协作,多国一同生产,合作完成,每个国家都通过自己所具有的资源禀赋和其具有的相对优势来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其中每个国家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简单的从贸易规模来衡量我国真实的贸易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从我国的贸易结构的变化辅助判断我国贸易,更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我国贸易情况。
我国通过对发达国家的OFDI引进先进技术,在投资学习管理经验,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再将这些投资获得的技术,转移给国内。利用OFDI的方式并购国外先进的技术企业,购买先进的设备,在资源信息集中的国家设立我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我国将在这些国家获取得到的信息再反馈输送回国内,使我国的公司能够学习到并且掌握到世界各国最先进的技术和了解到最新最前沿的国际或各国的市场行情。OFDI让我国那些有实力的企业能够“走出去”,让其能够借助世界各国的科技资源来开发出我国自主的高新技术产品,从而拉动我国国内经济的增长。
我国对发达国家的OFDI是否会加大或减少我国对初级产品、中间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量或出口比例,由此来促使我国的贸易结构发生变化。本文将实证研究OFDI是否通过全球价值链作用影响我国的贸易结构。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
(一)理论梳理
1. 全球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valuechain)理论最早由MichaelE.Porter(1985)在《comparativeadvantage》的书中提到,他认为一个企业就是一个集合单位,这个单位涵盖了从设计到生产销售等的这些活动,一条能够创造该企业价值的生产链就这样被组成了,这就是企业的价值链。波特还认为,当企业在处于外部环境中时,该企业与其产业中的供应商、其他制造商、产品的分销商以及产品消费者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相互关联的关系,企业不仅有属于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还有其外部的价值链。波特认为企业处于竞争时想要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认清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并且努力争取在内外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中获得竞争优势。
杜克大学教授Garry Gereffi(1999)首先提出了基于管理价值链理论的全球供应链概念。第二年,即2000年,他提出了基于全球供应链的全球供应链(GVC)概念,并提出了一种检查全球空间生产活动布局的方法。解释当前全球经济运行的特征。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理论进一步解释了当前生产活动的国家结构,这些活动由跨国公司管理。价值链包括产品设计,生产,装配和销售等一系列链接。国际默认设置使用产品的最后出口国家/地区来准确描述产品所在国家/地区的属性。但是,价值链中每个环节的获利能力都不同,每个全球价值链中始终都有可以产生更高利润的环节。
Kaplinsky和Morris(2000)认为,全球价值链是从概念到产品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不同的价值链具有不同类型的单位和不同的战略联系。战略链接是指价值链中获利最多的链接。在科学家区分价值链的类型之前,全球价值链更新理论主要从制造商控制的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出发,着眼于升级路径。早在1995年,Hobday就提出了从组装到OEM生产再到独立生产的全球价值链更新理论,并最终实现了自己品牌的生产。因此格里芬(Griffin,1999)认为,价值链的改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产品层次,经济活动层次,内部部门层次和部门间层次。在此基础上,Humphrey和Schmitz(2002)提出了四种更具体的方法来改善全球价值链,即过程改进,产品改进,功能改进和链间改进。这项研究已成为改善全球价值链的重要里程碑。国内科学家张辉(2006年)分析并考察了西班牙制鞋业集群的50年发展模式,发现中国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或公司必须发展自己的基本国际竞争力。 OFDI实施了一项全面计划来更新价值链。赵伟和古广东(2005)使用关于2003年至2007年中国10个主要省市工业发展的样本数据来研究外国直接投资和工业现代化的作用。毕竟,他们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在促进当地工业现代化和全球商业价值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