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海盐县为例【字数:13063】
目录
摘 要 II
关键词 II
ABSTRACT III
KEY WORDS III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1
(一)家庭农场的定义与特征 1
(二)家庭农场的问题研究 2
1. 土地流转制度问题 2
2. 政府支持以及认定制度问题 2
3. 人员文化素质的问题 3
4. 金融机构融资困难的问题 3
5. 现代科技支持力度不强问题 3
6. 风险控制措施匮乏的问题 3
(三)家庭农场的对策研究 3
三、研究设计 5
(一)研究方法 5
(二)数据采集及案例选择 5
四、案例分析 6
(一)土地流转与土地规划 6
(二)政府支持以及认定制度 6
(三)人员文化素质 8
(四)基础设施和现代科技 8
(五)金融借贷 8
(六)农业保险 9
(七)成本收益与记账方式 9
1. 成本 9
2. 收益 10
3. 记账方式 10
(八)农业项目 10
五、海盐县家庭农场的发展对策 11
(一)完善土地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11
(二)提升农场主综合素质 11
(三)提供资金支持 12
(四)完善农业金融服务 12
(五)完善农业保险机制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表1海盐县家庭农场认定标准 7
表2海盐县秦欣家庭农场20182019年参与项目汇总表11
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浙江海盐县为例
摘 要
近年来,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蓬勃发展,它容易形成一种规模适度,农民收入高,农业效率高,社会效益好的家庭经营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是浙江最早开启家庭农场注册的地区之一。通过多年的发展,家庭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农场的经营模式得到推广,规范化和示范性家庭农场的详细标准也相继出台。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国内外有关家庭农场的热点问题和对策研究。然后采用实地调查法以海盐县秦欣家庭农场为主要调查对象,结合文献进行案例分析,分别从土地流转与土地规划、政府支持以及认定制度、人员文化素质、基础设施与现代科技、金融借贷、农业保险、成本收益与记账方式的角度总结分析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完善土地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2)提升农场主综合素质;(3)提供资金支持;(4)完善农业金融服务;(5)完善农业保险机制。
引言
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以来,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就持续受到密切关注,连续多年被提及。在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强调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提出了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的建议。在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需要的加持下,家庭农场正蓬勃发展,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一股强劲的势力,正在并且未来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如何准确定义家庭农场,它的特征与发展条件,以及围绕它的重重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我国仍然处于摸索阶段。
在目前研究中,关于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较少。浙江宁波模式作为市场主导的典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农产品需求推动着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非粮化趋势明显(郭熙宝等,2018)。本研究拟对浙江省海盐县的家庭农场进行案例分析,具有以下潜在意义:首先,能对该地区家庭农场的具体发展情况有详细的了解,探索实证研究中未发现的问题;其次,能根据案例发现问题或值得借鉴之处,进行适当的类推,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文献综述
(一)家庭农场的定义与特征
上述关于家庭农场的定义各有侧重点,并未达成统一,但是该定义又很重要,因为它的界定直接影响着政策的覆盖程度,进而影响到政策效果。未能阐述其本质可能会使一些不具有家庭农场本质的实体获得家庭农场的补贴,挤占家庭农场的资源,而一些真正拥有资格的家庭农场则可能被排除在外,从而政策支持力度被大大稀释(郭熙保等,2018)。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尚不确定的定义使其更具有灵活性,在不同的使用背景下可以有不同的释义可能,从而使得一些农户对经营方式有更大的控制权(Kelly Bronson等,2019)。
在对家庭农场特征的探讨中,有学者认为根据我国的基本制度和国情,可以归纳为以农户为经营主体、以适度规模为经营方式、以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标三点(王春来,2014)。在市场日益开放的现在,很多学者认为家庭农场还应具备市场化、现代化等特征,将特征概括为四点:一是家庭经营,二是适度规模,三是市场化经营,四是企业化管理(高强等,2013)。也有学者通过将其与小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对比,将特征归纳为四点:一要具有一定规模,二要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三要强调其稳定性,四要进行工商注册(朱启臻等,2014)。而在制度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各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强,在一些地区,政府引导成为家庭农场的特征之一。
(二)家庭农场的问题研究
虽然家庭农场相较于其他生产经营形式体现出很大的优势,适应农业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在保证了农民的土地经营权益和农业生产主体地位的同时,有着不可比拟的经济效率和决策灵活性(Philip Kostov等,2019),但是在实践中,许多家庭农场面临着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境。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