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子代教育对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分析【字数:12877】

2024-11-02 13:5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2
Key words 2
一、引言 3
二、文献综述、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4
(一)文献综述 4
1.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测算 4
2.代际收入传递的机制 4
3.我国代际收入流动趋势 5
(二)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6
1.代际收入流动性方面 6
2.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方面 6
三、数据与模型 7
(一)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7
(二)描述性统计 7
(三)研究方法 8
1.百分位转换矩阵 8
2.代际收入弹性及条件代际收入弹性测算 8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9
(一)农村地区1991年、2015年百分位转换矩阵 9
(二)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10
1.基准模型 10
2.稳健性检验 12
3.拓展性分析 14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20
子代教育对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分析
摘 要
基于中国营养与健康数据(CHNS),对1991、2015年农村代际收入流动弹性进行测算,并进一步探讨了农村地区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2015年较1991年代际收入流动性有所提高,但位于收入分组两端的家庭仍更会把自己的经济地位传递给子代。(2)1991年父亲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程度大于母亲对子代的影响,但2015年母亲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男性外出务工,导致女性成为主要家庭决策者。(3)子代教育是解释代际收入流动的重要变量,对摆脱父、母双方的原有收入分组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且2015年教育对缓解代际父、母双方的收入流动固化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4)整体上收入流动性自东中西部逐渐上升,随着我国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服务业的升级,教育对劳动力输出的西部地区的收入流动性在2015年发挥作用;但2015年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教育在中部地区未发挥显著作用,说明该地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女性的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这将有利于子代收入水平的提升。(2)保障地区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提升中部地区的教育质量。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但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共同贫穷”,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不平衡发展问题。2018年我国基尼系数高达0.468,位于世界公认的警戒线水平之上。机会不平等会导致社会收入差距扩大,代际流动性是衡量机会不公的重要指标(刘志国、范亚静,2012;Zhang and Eriksson, 2010)。代际收入流动指家庭中子辈相对父辈收入的变化,反映了一个家庭代际间经济社会地位的动态变化情况(Black et al.,2011)。代际收入流动性越小意味着社会的机会不平等程度越高;反之,则说明社会中子女的努力及个人特质对其收入的影响较父辈的影响更为显著,社会不平等程度也就降低。从理论上讲,收入流动性越强,长期的收入差距越可能小于短期的收入差距(朱诗娥等,2018)。大部分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代际收入固化现象得到一定的缓解(杨沫、王岩,2020),但与有关国家相比,仍然处于流动性偏低阶段(何石军、黄桂田,2013)。因此,我国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高对于提升人力资本效率、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以及维持社会的稳定十分重要(王学龙、袁易明,2015;刘小鸽等,2018)。
学界已从多角度对促进收入流动的机制展开研究,如社会资本、财富资本、选型婚配等,其中教育也是重要的机制,是降低社会不公平和减少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杨娟等,2015)。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由个人努力和家庭背景两方面共同决定,若后者起到的作用越小则代际相关性越强(Roemer,1996)。教育是影响起点不平等的重要因素,收入代表的是结果不平等,解决起点不平等是最终解决结果不平等的必由之路(赵忠,2016)。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投入的教育资源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在提高(秦蒙、刘修岩,2015)。教育制度在3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于1986年开始逐渐普及的基础教育制度,1999年大学的扩招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阶段(杨中超,2016)。但伴随发生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和分布不均,“二代”现象频频发生,“读书无用论”重新兴起。我们不禁想问:当前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如何?家庭中父亲还是母亲对子代的收入情况影响更大?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否使接受更高教育的子代拥有更大的机会摆脱父代收入阶层?在不同地区教育对代际收入的流动是否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本文其他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测算、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趋势以及代际收入的传递机制3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第三部分,对本文的分析框架、数据来源、描述性统计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四部分利用百分位转换矩阵、代际收入弹性法对1991、2015 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测算,并考察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同时,从地区异质性的角度进行拓展性分析。第五部分为本文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