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土地流转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实地调研【字数:10323】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一)研究意义1
(二)研究内容2
二、文献综述2
(一)政策背景 2
(二)国外相关研究 2
1.土地租聘,流转市场2
2.土地产权及其流转制度2
(三)国内相关研究 3
1.土地产权制度3
2.土地承包经营权3
3.土地流转市场4
4.劳动力转移5
(四)文献评述 5
三、模型构建6
(一)数据获得及说明6
(二)变量选取6
(三)模型选取7
四、实证分析8
(一)描述性统计8
(二)回归结果分析8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10
(一)结论10
(二)政策建议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江苏地区土地流转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江苏省实地调研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流转已经非常的常见,拉动力的转移也是非常普遍,并且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能否长治久安。这两个热点问题,并不是独立的,他们都很重要且相互影响,本文研究的就是这种影响。各种研究都表明土地流转对于劳动力转移有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怎样的,是否显著,却未可知。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进行实地调研获取的数据,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其相互影响的关系。
引言
引言
研究意义
目前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土地流转以及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明显的热点话题,相关的研究不仅在学术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政策制定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目前为止,土地流转以及弄动力转移的相关关系并不清楚,甚至土地流转对于劳动力转移影响是否是显著的也并未盖棺定论。因此该方面还需要更为有深度,更为明确的相关性研究,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研究内容
本文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章并不是研究何为土地流转,又或是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情况,而是着重于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相应关系的研究,通过选择的模型以及实地调研的数据,详细研究土地流转过程中各项变量对于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否显著以及影响程度,从而对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文献综述
政策背景
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已多年是关于三农问题,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农业生产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两个因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3,这导致了我国的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目前由于我国持续近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小农经济式的生产有所变化,人民对于土地的供给和需求都有着明显的提高,这也是土地流转市场出现的社会先决条件,是土地流转市场产生的根本原因。2013年两会期间,我国提出开始进行土地确权改革,对农户对于土地的权利进行明确和保护,鼓励建立相应的土地市场,这之后种种政策的实施为相应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政策支持。由于行政力量以及资本市场力量的大力推动,我国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极为迅速,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虽然如此但是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问题,以及政策盲点,我国形成的土地市场还是低级的,各区域间的差异也较大。即使如此,这种土地流转的市场行为仍然是对我国土地流转速率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正面的影响。
国外相关研究
土地租聘,流转市场
Dixon 认为人与土地的关系是从古至今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土地压力也是一直存在的,土地既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人类文化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点在土地崇拜上体现尤为明显。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土地绝不仅是他们的资产,更重要的是土地给农民提供了工作的机会,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对中国农民很形象的说明,这也是农民之所以叫农民的原因。
土地租聘市场完善与否对土地流转来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在土地租聘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土地的产权的变化会使农民产生明显的顾虑,从而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意愿。Ekko van lerland的研究证明了一个在土地租聘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产权的不明确和不确定性则会明显的影响到农民迁移的积极性,很多的农民会因为担心土地流转的不清晰性而放弃迁移。
土地产权的及其流转制度
土地产权的完整与否,以及安全与否,流转状况等都会影响土地的生产和劳动力的转移。Besley的理论分析模型说明了农民是否有土地流转权力对于相应土地投资是有着明显的影响,实证的研究分析证明,拥有土地流转权会增加土地投资的积极性。Reshmi Kumari和Yuko Nakano通过调查斐济本研究调查了斐济巴省较弱的正式租佃安排对佃农投资和甘蔗生产力的影响说明了土地租聘权的安全与否则会影响糖业生产力和投资的变化。
国内相关研究
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的产权制度对于任何关于土地的问题都是极为关键的。方英的研究显示制约土地流转的一个因素为: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对于农民社会保障不够健全。农民认为土地是对自己生存的最后保障,且普遍对于社会保障有所怀疑,缺乏安全感,这大大的制约了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热情,对我国土地流转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方英认为应该不断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生活更有保障,更加有安全感,从而积极参与土地流转。
胡霞和丁冠淇则发现,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较多无偿转包现象,并且认为这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土地的无偿转包可以规避由于土地产权不明确带来的社会纷争和经济风险。第二,转出户大多为已不在进行农业生产且非农收入占据收入绝对比例的有地农民,这些人往往会把土地给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亲戚或熟人进行耕种,这部分人大多并不在会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乔金亮则有自己看法,政府对于土地流转的管制其实有两个难题,一方面要对农地的流转之后的用途进行管制,从而确保相应的粮食产量,另外一方面要对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权利进行保护,充分尊重农民运用土地进行获利的权利,对农民的保护应该是全面的制度化的,落实到法制之上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