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数量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字数:14362】
目录
摘要Ⅱ
AbstractⅢ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1
(一)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1
(二)子女数量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研究进展2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3
四、实证分析3
(一)数据来源3
(二)变量选取4
1.被解释变量 4
2.核心解释变量 4
3.控制变量 4
(三)模型构建5
1.Probit模型 5
2.Tobit模型 5
(四)实证分析5
1.描述性统计 5
(1)样本总体描述性统计5
(2)子女数量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描述性统计7
2.回归分析 8
(1)子女数量与家庭金融资产参与决策8
(2)子女数量与家庭金融资产参与深度9
3.稳健性检验 11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12
(一)研究结论12
(二)建议13
1.政府部门13
2.家庭13
3.金融机构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子女数量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
——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 要
为探究父母生育决策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的调查数据,在充分控制家庭人口统计特征和经济特征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实证分析了家庭中子女的数量在子女未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对其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抚养子女阶段,家庭会根据子女数量的变化而调整金融资产的参与决策和参与深度。子女数量的增加会显著抑制家庭中风险金融资产和高风险金融资产的参与率;子女数量越多的家庭持有低风险金融资产和中风险金融资产的比重越高,高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则相反;除中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比重以外,儿子数量比女儿数量对各类金融资产的参与率和参与深度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
引言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居民参与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度不断加深,家庭金融也日渐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日益增多的金融产品和丰富多样的资产选择也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必须做出合理的资产配置。在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方面,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状况、异质性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其中,由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财富、家庭结构等,因此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研究具有多样性。为了优化人口结构、拉动内需增长,我国从2015年起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此背景下,子女作为家庭人口结构的重要表现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但国内单独从子女数量这一微观因素进行的研究较少,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来研究子女数量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间的关联性可以进一步完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相关理论。同时,对于我国家庭防范资产风险、优化资产配置、引导金融市场适应新生育政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国内外学者在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方面已经开展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工作,大多从人口统计学特征、背景风险、财富水平或社会因素等方面入手。
在人口特征方面,现有的研究就年龄、性别等自然属性和受教育程度、金融素养等社会属性进行了探讨。随着年龄的变化,投资者面临的经济压力也会有所改变,风险态度也有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便会衍生出不同的资产投资组合(聂瑞华等,2018)[1]。此外,家庭中老龄人口和少儿人口比重越高,对于风险资产的参与程度则越低(王聪等,2017[2];陈丹妮,2018[3])。在性别影响方面,一些学者的实证结果表明,户主为男性的家庭金融风险资产多样性相对更小(曾志耕等,2015)[4]。但也有学者认为投资者性别(陈永伟等,2015)[5]和子女性别(吴卫星和李雅君,2016)[6]对家庭金融资产的投资选择并无显著作用。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金融素养的提升均会促进家庭参与风险市场,金融资产选择也更为多元化(陈莹等,2014[7];胡振和臧日宏,2017[8])。
居民在投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背景风险也会影响家庭的投资选择,比如收入风险、住房风险、健康风险。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波动会限制家庭的风险资产投资行为(Becker & Dimpfl,2016)[9]。而房产的持有会对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程度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尹志超等,2014)[10]。当家庭成员的健康受到冲击时,收入减少、医疗支出增多,减少流动性高的金融资产便是相对合理的选择,此时该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程度将会下降,特别是会减少风险资产的投资(陈琪和刘卫,2014)[11]。
除了人口统计学特征和背景风险因素以外,家庭的财富水平(Bucciol & Miniaci,2015[12];Broer,2017[13])、社会网络(郭士祺和梁平汉,2015)[14]、信贷约束(尹志超等,2015)[15]等也可能会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
(二)子女数量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研究进展
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家庭会面对不同的约束和情况,家庭行为决策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子女的出生使得家庭进入中年阶段,家庭需要背负养育子女的责任,消费需求较以往增加,随着子女的逐渐成长,还需承担子女上学的大笔教育开销,支出费用的增加给家庭预算带来较大约束从而会挤出投资需求,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也会相应降低(唐珺和朱启贵,2008)[16]。具体来看,子女数量越多,抚养子女耗费的精力和财富越多,父母投入工作的时间则会减少,这便会阻碍家庭年收入的增长和资产财富的积累(尹秀芳,2014[17];段志民,2016[18])。在子女抚养阶段,子女数量增加所带来的支出增加和收入减少则会显著抑制家庭储蓄(张海峰等,2019)[19]。同时,由于家庭养育孩子主要是为了养老,因此子女数量越多,父母可用于养老的储蓄就越少(Neher,1971)[20]。但独旭和张海峰(2018)[21]的研究中则发现,子女数量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有所差异,子女数量的增加会使得家庭储蓄在子女未婚时下降,而在子女处于成家立业阶段时上升。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