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其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字数:8356】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4
一、 文献回顾 4
(一) 关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基础理论 4
(二) 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 4
(三) 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股票价格 5
二、 研究设计 5
(一)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
(二)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6
1.被解释变量 6
2.解释变量 6
3.控制变量 6
4.模型构建 6
三、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7
四、 研究结论与建议 8
(一)研究结论 8
(二)相关建议 9
(三)研究局限与不足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不匹配,环境污染问题渐渐凸显,物质财富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为促进协调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大大加强,环境友好型发展战略逐步推进。在各个行业尤其是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已不再像以前那么宽松,公众要求公司不仅要披露相关的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更要求其公开更具有综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信息。环保问题的严峻形势对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也将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问题提上了改革日程,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公布环境保护义务的履行状况成了至关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重要的环节。
本文分析了2018年度重污染行业的172家沪市主板A股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考察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其市场价值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理论上补充和深化现有的学术研究,为日后的相关探索提供有效的参考;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敦促企业更加注重环境信息透明度,能够积极发展企业内部的环境信息披露体系,同时希望政府有效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和治理,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一、 文献回顾
(一)关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基础理论
环境信息披露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武剑锋(2015)认为环境信息披露是指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信息渠道中公开环境和环境财务信息,以满足政府监管与市场投资者的需要。环境信息内容宽泛,一般来说包含了企业的环境保护计划与目标、环境治理活动、环保设备与技术投资、环境污染罚款和环境政策补贴等。
组织合法性理论是阐释企业公开环境信息行为的理论支撑之一。组织为了获得来自组织外部的社会力量与利益相关者的认可,积极公开企业的有关信息,以增加自身的信息透明度。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升级,环境绩效在企业合法性中的地位渐渐提升。环境信息披露使企业能够提高外界对其的认可度,更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和优惠政策的倾斜,从而使企业显得更“合法”。考虑到各个行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中国上市公司可以分为强环境敏感型和弱环境敏感型企业。强环境敏感型公司通常被投资者要求更高的环境信息透明度,以缓解投资的环境风险。因此,对该种类型的企业而言,披露与其环境责任相吻合、与企业特征相对应数量的环境信息才是合法的。如果披露过少,则属于不合法的范畴,必须受到立法者的惩罚或由监管当局纠正。
我国公司的环境信息公开行为具有双重特征。根据外部压力理论,鉴于政府和公众对信息披露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压力,为确保公司的“合法性”不受损害,即美化公司形象、提高公司价值,公司管理层必须有选择地进行适当的披露。然而,根据自愿性信息披露理论,为了避免由于信息对称性而导致的不良选择,公司往往会披露与环境相关的“好消息”,以区别于其他公司的“坏消息”或含糊地披露“坏消息”。杨清香等(2010)认为,尽管中国的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但近年来中国的相关投资机构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迅猛。机构投资者的理性会促使他们关注信息披露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中小投资者迫于精力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也会倾向于追随机构投资者的脚步,“模仿”其投资行为。这样,企业在投资者的支持下就能在股票市场取得良好的成绩并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
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
实证证明,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Latridis(2013)发现,投资者通常会将企业的环境信息透明度与其财务绩效与管理水平挂钩,从而对环境信息透明度较高的企业的股票价值有更好的心理预期。Kock等(2012)则认为,环境信息披露会使企业的市场价值在短期内发生异常波动,即环境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在短期内可能出现市场价值的异常下降,而环境信息透明度较高的企业在短期内可能出现市场价值的异常上升。Clarkson等(2004)研究表明,环境信息的披露有助于改善企业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提升投资者对企业的好评度,降低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进而降低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
理性投资者以企业的公开信息为参考做出投资决策,从理论上讲,信息披露程度与企业透明度密切相关。Kothari等(2009)认为,为了保证股权融资的顺利进行,双方必须选择最有效的信息沟通方式,对公司的实际价值和未来利润进行评估。对于污染严重的上市公司来说,他们面临着污染物排放罚款、资源消耗罚款、媒体和当地居民的负面信息、环境管理投资和环境管理成本等诸多额外成本。投资者更需要从公司获得真实的信息,蓄意隐瞒或者篡改环境数据将导致信息的扭曲与信号的失真,从而降低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与投资有效率,此类的环境信息披露看似成本低廉,但实际上造成的社会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一旦信号真实,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将有所改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也将大大减少。投资者对具有额外环境风险的企业或者是不愿意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将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对这些公司要求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以抵消公司环境风险背后蕴藏的财务风险。在重大环境问题发生后,企业的合作态度会使市场损失降到最低,但如果企业走上隐瞒搪塞的道路,那在企业发生环境“崩溃”后,投资者的心血将付诸东流,各种补救措施也往往于事无补,会对资本市场的秩序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环境信息披露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本市场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