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字数:9343】

2024-11-02 13:3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3
Abstract4
一、引言5
二、文献综述5
(一)普惠金融相关研究5
(二)产业拉动相关研究6
(三)产业拉动与普惠金融关系的相关研究6
(四)研究评述6
三、普惠金融指数构建及发展状况分析6
(一)普惠金融指数构建6
1.普惠金融的衡量维度7
2.指标的选取7
3.确定指标权重7
4.构建普惠金融指数7
(二)普惠金融发展状况7
四、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的影响分析8
(一)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8
(二)变量与模型9
1.变量选取9
(1)被解释变量9
(2)关键解释变量9
(3)控制变量9
2.模型设定9
(1)全国层面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的影响9
(2)分省份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的影响9
(三)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9
1.全国层面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9
2.分省份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10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 要
本文依据2013~2017年中国金融业、全国和分省份三次产业拉动率数据,运用等权重法确定权重,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产业拉动率是GDP增长速度与三次产业贡献率的乘积,能较好地度量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研究表明,2013~2017年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整体良好,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的上升仍然起到主导作用。从全国层面看,第一、三产业拉动率与普惠金融指数呈正相关,而第二产业与普惠金融指数呈负相关。分省份层面看,第一、二、三产业拉动率都与普惠金融指数呈负相关。因此,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产业拉动方面,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审慎发展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第三产业,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引言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在“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与我国的创新、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一致,因而引入国内后受到关注和研究。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近年来,中国通过金融改革,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方面做出了尝试和努力,形成了以中小银行为主体、小额信贷公司和信用合作社共同发展的普惠金融体系。这些努力的成效有待检验和评估。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契机,有利于加强普惠金融体系自身的建设。产业拉动率是衡量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量的贡献率的重要指标,研究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理论和政策意义。
虽然2013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惠金融”纳入党的决议,“普惠金融”在政府的有力倡导下,正在逐步良好的推动,而中国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根据相关报告的数据,占中国GDP总量的近60%的中小企业可以很好地获得银行信贷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的不到49%。,中国城乡贫困人口无法获得甚至无法接触金融系统服务。本文拟计算普惠金融指数、全国和分省份三次产业拉动率,运用OLS回归模型分析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其潜在意义在于,普惠金融指数是评价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方法,衡量并评估产业拉动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是了解普惠金融未来发展趋势,实施金融改革的关键步骤,有利于认识产业发展与金融普惠的内在联系,更有力的推动金融改革,使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与产业发展、经济转型相适应。
二、文献综述
(一)普惠金融相关研究
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方面,Gautam Ivatury(2006年)认为,可以利用新技术向穷人提供金融服务,既降低金融服务提供者的成本,穷人的金融需求也得以满足【1】。Timothy R. Lyman等(2006 年)提议使用无网点银行代理向穷人提供金融服务,这可以迅速扩大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并使较贫困者更容易获得金融服务【2】。在完善多元化、覆盖广泛的机构体系方面,韩俊(2009)认为,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压实各类涉农金融机构的责任,压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责任。发展小额信贷和金融服务,建立政府支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用担保机制【3】。建立健全包容性金融体系,应作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4】。(杜晓山,2006)
普惠金融的减贫机制方面,顾宁、张甜(2019)认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包容性金融的减贫作用边际效益增加【5】。张勋等(2019)发现,在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增长较快,而且家庭收入提高,互联网金融被认为为中国的包容性增长做出了贡献。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弱势群体的创业行为增多。通过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增长了低资本家庭的创业行为,有利于我国普惠性增长【6】。李建军等(2019)研究发现,包容性金融的初期发展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这一效应只在集中的特困地区显著,受资源导向配置效率下降、农业贷款"精英捕获"和金融知识缺乏的影响,银行服务包容性的改善并不反映明显的减贫;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能被正向的制度环境制约,弱势群体被正规金融机构所忽视,是普惠金融体系没有减贫的根本原因【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