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视角下大村官激励问题研究以黎里镇为例【字数:14986】
目录
摘要 III
关键词 III
ABSTRACT IV
KEY WORDS IV
一、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1.理论意义 1
2.现实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国内研究现状 2
2.国外研究现状 3
3.文献述评 3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3
1.研究思路 3
2.研究方法 3
二、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4
(一)相关概念 4
1.大学生村官 4
2.激励 4
(二)双因素理论 4
1.保健因素 4
2.激励因素 5
三、 黎里镇大学生村官遇到的激励问题 5
(一)保健因素分析 5
1.身份危机 5
2.经济待遇偏低 5
3.难以融入工作环境 6
(二)激励因素分析 6
1.难以得到工作认可 6
2.出路狭窄 7
四、 激励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7
(一)保健因素原因分析 7
1.国家政策不完善 7
2.保障体系不完善 8
3.村干部等缺乏引导 8
(二)激励因素原因分析 8
1.缺乏自我实现的途径 8
2.缺乏系统的培训 8
3.缺乏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 8
4.缺乏发展机会 9
五、 针对激励问题的对策 9
(一)基于保健因素的建议 9
1.将大学生村官身份合法化 9
2.提升待遇,完善保障体系 9
3.加强沟通了解,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10
(二)基于激励因素的建议 11
1.加强培训 11
2.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 11
3.完善升迁制度 12
4.给予创业支持 12
六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双因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村官激励问题研究以苏州市黎里镇为例
摘 要
在2008年正式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个带着多个使命而来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政策,是国家为了更加完美地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改善我国农村的诸多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而呕心沥血地制定的。苏州市黎里镇也一直响应国家的号召,公开招募大学生村官,给现有的村官队伍注入了新鲜的具有朝气的血液。几年下来,具有较多理论知识的大学生村官们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这毕竟是一个相比之下还算是新兴的群体,能与之相匹配的激励机制也尚不成熟,因此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本文以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访谈的形式采集信息,从激励和保健两个方面对黎里镇大学生村官的激励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三农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切实关系到民生的,是应当着重解决好的。这是在党的十九大上被习主席总书记所重点强调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但是还存在着的农村缺乏知识分子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我国有不少大学生处于待就业状态,而农村刚好需要这样的拥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才,这加速了大学生村官的诞生。众所周知,如今从高校毕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这导致了城市高校毕业生资源大量闲置,而农村却求贤若渴的现象,因此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可以适当地减小毕业生就业压力,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这有助于国家培养一批了解国情、熟悉基层的储备干部,促进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关键的是这能极大地帮助到“三农问题”的解决。随着这个政策付诸实践一段时间以来,在全国整体上来看呈现良好状态,但这个制度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不少问题也暴露了出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得到改善。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态度不是特别端正,积极性不算高,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大学毕业生自身素质水平和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当然最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不够完善,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奖赏和惩罚,使其得到有效的管理。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后发现,双因素理论被我国的研究者较多地引用在研究企业职工的激励问题方面,在企业管理中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很少被公共部门利用来激励员工,因此本文将为研究大学生村官及这一类的公共部门员工的激励问题给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
2.现实意义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是国家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如今的社会上,有不在少数的大学生遇到了难以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问题,他们大多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这正是如今正在实施的新农村建设所稀缺的人才。在这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村官计划就这样诞生了。但是由于推行时间尚短,虽然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勤勤恳恳、一心奉献得到了群众和同事的高度认可,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在工作时间不积极办公,对于加班更是推三阻四,办事效率不高等,这些问题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一冒了出来。这些问题都表明现如今的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机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等待完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大学生村官作用的研究。黄治东(2017)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可以利用在大学期间学到的部分知识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等,以此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黄畯,魏侃(2017)通过对西部十几名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起到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优化基层服务等作用;易爱军等(2017)根据苏北地区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的,主要是精准识别对象、精准安排项目、精准利用扶贫资金、精准到户四个方面;宋亚飞(2017)研究得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协调、示范、引领、组织、纽带、牵引等诸多作用,应当利用好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更好地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进程;王祥翠(2017)对江苏省的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村电子商务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调查,最终发现大学生村官具有帮助村民致富、带动电商平台发展、为农村聚集人才等重要作用。大学生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村官,大学生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掌握一定的知识,这是以往一些村官所不具备的。同时这群人关注时事,与时俱进,不像一些老一辈村官一样思想固化、陈旧,这会严重影响农村发展,使之与时代脱节。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sgl/60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