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雇员非工作上网行为”的治理研究现状,成因及对策

2020-12-29 12:5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随着IT和PC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互联网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方便了企业员工对互联网的滥用,即在工作期间利用企业网络资源处理与工作不相关的私事。这种行为是一种常见的工作偏差行为,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占用网络带宽,还会加大安全风险,对公司团队精神造成消极影响。本文以中国各类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雇员非工作上网行为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分别进行研究和论述。在理论研究部分,通过文献回顾,引用非工作上网行为、人格类型、中和技术、组织嵌入等相关理论,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模型。在实证研究部分,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雇员非工作上网行为的表现方式,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通过研究,笔者总结了雇员非工作上网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格类型、中和技术、组织嵌入等。其中,人格类型与非工作上网行为显著相关;中和技术与非工作上网行为正相关;组织嵌入与非工作上网行为负相关。最后,笔者基于人格类型、中和技术以及组织嵌入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为企业治理其雇员非工作上网行为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非工作上网;人格类型;中和技术;组织嵌入摘要 I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3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4
1.2.1 雇员非工作上网行为概述 4
1.2.2 非工作上网行为的原因研究 4
1.2.3 非工作上网行为的治理对策研究 5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5
1.3 研究思路 6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8
2.1 非工作上网行为 8
2.1.1 非工作上网行为的界定 8
2.1.2 非工作上网行为的表现形式 8
2.2人格类型理论 9
2.2.1 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9
2.2.2 心理控制源理论 9
2.3 组织嵌入理论 9
2.4 中和技术理论 10
第三章 访谈及问卷调查 ...1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 非工作上网行为 8
2.1.1 非工作上网行为的界定 8
2.1.2 非工作上网行为的表现形式 8
2.2人格类型理论 9
2.2.1 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9
2.2.2 心理控制源理论 9
2.3 组织嵌入理论 9
2.4 中和技术理论 10
第三章 访谈及问卷调查 ...11
3.1 访谈 11
3.1.1 访谈对象 11
3.1.2 访谈问题设计 11
3.1.3 访谈过程与数据记录 11
3.1.4 访谈结果分析 11
3.2 问卷调查与分析 12
3.3 样本选取与描述 14
3.3 效度分析和信度分析 15
3.3.1 效度分析 15
3.3.2 信度分析 16
3.4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非工作上网 17
3.4.1 相关分析 17
3.4.2 回归分析 18
3.5 人格类型、中和技术、组织嵌入与非工作上网 19
3.5.1 相关分析 20
3.5.2 回归分析 21
第四章 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22
4.1 非工作上网行为的成因分析 22
4.1.1 人格类型与非工作上网 23
4.1.2 中和技术与非工作上网 24
4.1.3 组织嵌入与非工作上网 25
4.2 非工作上网行为的管理对策 25
4.2.1 基于人格类型的管理对策 26
4.2.2 基于中和技术的管理对策 26
4.2.3 基于组织嵌入的管理对策 26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27
5.1 研究结论 27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27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附录 32
雇员“非工作上网行为”的治理研究:现状,成因及对策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每个方面,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目前,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是很多企业必需的工作设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己突破6.49亿,我国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率目前为47.9%,网民规模增速达到5%。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和中国网民职业结构如下图表所示,
表1.1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网民数量
6.49亿

手机网民数
5.57亿

网站数
335万

国际出口带宽数
4,118,663Mbps

IPv4
3.32亿

域名数
2060万


图1.1 中国网民职业结构
2014年,总体网民中有46.3%的网民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我国个人互联网使用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本次调查显示,有49.0%的网民表示互联网不太安全或非常不安全(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当前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网络可以使大多数企业缩短产品流通周期,节省成本,带来便捷的产品和服务(Teo和Choo,2001),而且使得企业更好地进行信息传达,更便捷顺畅地与员工、物料供应商以及客人沟通[4]。企业因电脑办公而提升了工作产出率和企业效益,但员工的非工作上网行为也困扰着企业管理者。
本文从表现形式、特点和危害性来描述雇员“非工作上网行为”的现状,如下:
1.四类表现十分普遍
雇员的非工作上网行为可分为四类,一是获取私人需要的信息资料;二是通过互联网下载与私人用途的数据流;三是参加获得个人利益的活动;四是参与虚拟世界的交流和沟通活动[2]。
2.行为隐蔽,难以辨识
由于公司为其雇员配备了连接宽带的电脑,雇员的正常工作也离不开电脑,因此员工有了大量机会从事非工作上网行为,而且这种工作偏离行为很难被发现,管理难度也相当大。比如,雇员在工作期间在线聊QQ、微信,可以是工作上的业务沟通需要,也可能是与好友闲聊;打开网页,既可以是了解产品信息和市场动态,也可以是浏览新闻和娱乐网站;收发邮件,既可以是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也可以是处理私人事务。
3.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据WebSense发布的2005中国区和亚太区的Web@Work调查结果发现,八个国家和地区内有83%的受访员工在办公时间内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但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 中国员工每周花在网上处理私人事务的时间更长,高达5.6小时!而亚太地区这一数字是4.2小时。中国还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字较为惊人:中国员工每周多花7.6小时来使用IM、玩游戏、P2P或流动媒体;员工上网下载音乐方面比拉美高16%;上网进入聊天室和玩在线游戏两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sgl/3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