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苏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字数:13119】

2024-11-02 13:0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遗的保护与传播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信息传播技术与人工智能等的飞速发展,当代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利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势所趋。苏绣作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与传播迫在眉睫。本文将分析苏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现状、苏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面临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苏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对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苏绣的发展概况1
(一)苏绣的历史发展1
(二)苏绣的价值2
1.文化价值
2.经济价值 2
(三)苏绣的保护与传播方式2
二、苏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现状3
(一)苏绣数字化3
(二)苏绣的数字化特点3
(三)苏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形态3
1.非遗数据库 3
2.数字化博物馆4
3. 动漫与游戏化4
三、苏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困境4
(一)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4
1.非遗数字化保护主体界定问题4
2.缺乏系统宏观的研究4
3.数字化技术应用程度低4
4.数字化资源共享困难4
(二)苏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4
1.苏绣的非遗活态性难以展现5
2.苏绣创作创新困难6
3.数码绣花技术掌握难度大6
4.实操性强的数字化技术缺乏7
四、苏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路径7
(一)大环境下数字化技术的发展7
1.优化博物馆数据库,构建信息共享平台7
2.优化非遗传承措施,建立数字化非遗传习所7
3.数字化技术应用程度低7
4.数字化资源共享困难7
(二)苏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7
1.优化苏绣数字化虚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拟技术7
2.优化数码绣花技术的运用8
3.优化苏绣数字化经济产业链8
4.扩大传承人人才培养模式8
5.加大苏绣创新扶持力度8
五、结语9
致谢9参考文献10
苏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引言
苏绣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绣,不管是从文化角度还是经济角度都具有极高的价值。从文化角度来看,苏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刺绣技艺的代表之一,也是对外文化交流中的纽带。从经济角度看,苏绣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带动了苏州当地经济的发展。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文明的满足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苏绣产业集群化规模已初步形成,并且水平仍在不断提升。寻找更多更好的技术将非遗文化更好的进行传承,针对苏绣的非遗文化特性,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方式研究。通过非遗数字化技术来展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苏绣的发展概况
(一)苏绣的历史发展
苏州刺绣作品被统称为苏绣,苏绣起源于苏州,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苏绣作为苏州地区传统手工艺,位列中国四大名绣之中,很早就经过国务院的批准被选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都,其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锦缎织品和繁多的花线,为苏绣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早在三国时代,就有关于苏绣的相关历史记载,苏绣悠悠历史数千年,在隋唐时代其风神骨韵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朝元朝其技法渐趋形成特色,宋朝在苏州兴起许多刺绣集市,历史上称之为锦绣坊。到了明朝时期,随着苏州丝织业的发达,刺绣随之兴旺,苏绣的技法到了明朝开始逐渐趋于成熟。清朝是苏绣最鼎盛的时期,各家流派繁衍茂盛,百花争放、名家竞秀。随着苏绣技法题材的不断丰富,苏绣最有名的种类——“双面绣”,在清朝的中后期出现了。
到了近代,在短暂的没落之后,苏绣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又一次兴盛起来,党和人民政府对苏绣的发展十分注重,组织刺绣绣娘、劳动者们进行生产自救,并且对苏州刺绣进行国营经济的扶持等,建立了多家刺绣生产合作社、苏绣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苏绣的发展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二)苏绣的价值
苏绣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图案秀丽、绣工细致、色彩清雅等都是苏绣的特点,具有浓郁的苏州地方特色。绣技“齐、细、平、密、和、光、顺、匀”。“齐”指图案边沿整齐;“细”指用针精巧,绣线精细;“平”指绣面平滑;“密”指线条紧凑,不会显露针迹;“和”指配色适合;“光”指光彩吸睛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均匀,疏密分布一致。苏绣作品的种类主要可分为零剪、戏衣、挂屏三大类,装饰性与实用性兼备。其中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
1.文化价值
苏绣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苏绣其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历经了从春秋到明清等多个朝代,在每个朝代,苏绣作品都留下了鲜明强烈的时代烙印。苏绣经历了多代技法种类的创新发展,在每个时代都有着特色,且拥有高度的成就。
苏州是江南水乡,在此诞生的绣品一直以来都富有浓郁的水乡生活气息,小桥流水人家,碧水红墙绿瓦,苏绣作品大多反映吴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和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如北宋时期出现的佛教绣花作品,绣面上是莲花的样子,颜色呈现金黄、纹样十分的整齐精巧、风格庄重,带有浓烈的佛教色彩。我们可以通过这件苏绣作品,去了解北宋时期的丝绸、刺绣艺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以此为依据,探究当时的佛教信仰、思想。苏绣的历史文化价值由此体现,观赏苏绣作品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时代的作品,去研究那个时代的人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审美特点等。
苏绣作为传统手工艺,其选材、主体、内容大多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苏绣作品大多会吸取书法作品以及绘画中的精华。从宋朝开始,花鸟、山水、佛像等题材就成为苏绣的绣稿;明朝时受到“吴门画派”影响,苏绣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精致典雅的艺术风韵,刺绣艺人大多喜爱用四大名家的画作来进行参考创作。国画一直以来都是苏绣作品的主要表现题材。近年来,吴冠中等当代国画名家的作品都在苏绣作品之中得到了完美的表达,画家对此也表达了高度的赞赏,中国的传统书画在苏绣作品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苏绣的文化价值由此可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60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