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肝片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炎模型的影响(附件)
目 录
1绪论 1
1.1 慢性酒精性肝炎的概述 1
1.1.1 中医对慢性酒精性肝炎的认识 1
1.1.1.1 中医对酒精性肝炎病因病机研究 1
1.1.1.2 中医对慢性酒精性肝炎辩治研究 2
1.1.2 现代医学对慢性酒精性肝炎的认识 2
1.1.2.1 现代医学对慢性酒精性肝炎发病机制研究 3
1.1.2.2 现代医学对慢性酒精性肝炎治疗研究 3
1.1.3 现代实验的研究机理 4
1.2 护肝片组成药物相关研究综述 4
1.2.1 护肝片中柴胡成分 4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2.2 护肝片中茵陈成分 5
1.2.3 护肝片中五味子成分 5
1.2.4 护肝片中板蓝根成分 6
1.2.5 护肝片中猪胆粉成分 6
2 实验研究 9
2.1 试验器材与试剂 9
2.1.1 动物 9
2.1.2 仪器与设备 9
2.1.3 受试药物 9
2.1.4 阳性对照药 9
2.1.5 试剂 10
2.2 实验方法 10
2.2.1 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炎模型 10
2.2.2 分组给药 10
2.2.3 血液及肝组织生化指标实验 11
2.3 统计方法 11
3 实验结果 13
3.1 护肝片对大鼠体重和摄食量的影响 13
3.2 护肝片对大鼠肝脾指数的影响 13
3.3 护肝片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14
3.3.1 护肝片对大鼠血清AST、ALT生化指标的影响 14
3.3.2 护肝片对大鼠血清HDL、LDL、GGT生化指标的影响 15
3.3.3 护肝片对大鼠血清GLDH、TBIL、CDT生化指标的影响 15
3.4 护肝片对大鼠肝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 16
3.4.1 护肝片对大鼠肝组织TG、TCHO生化指标的影响 16
3.4.2 护肝片对大鼠肝组织SOD、GSH、MDA生化指标的影响 16
结 论 19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附 图 25
1绪论
1.1 慢性酒精性肝炎的概述
肝炎一般具有多种类型,按病因可分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按病情轻重又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慢性酒精性肝炎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所造成的一种肝脏损害性疾病,具有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其主要症状为黄疸、恶心呕吐、肝脾肿大、按压肝区疼痛等,如不及早治疗控制则可能发展为重症酒精性肝炎(SAH)、酒精性肝硬化(AC)、肝癌等。SAH就是在酒精性肝炎的基础上引发肝衰竭,据了解目前世界上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AH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据文献记载摄入人体的酒精90%—95%会经肝脏氧化分解,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乙醛,这些乙醛可损害肝细胞膜系统,对肝细胞有明显毒性作用[3]。同时,酒精的毒性代谢产物会抑制GSH的生成,削减SOD的抗氧化作用从而产生大量丙二醛(MDA)等氧化物。同时又会损害线粒体脂肪酸的β氧化,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4],还可使甘油三酯(TG)含量升高,刺激免疫系统,激活枯否细胞,并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22,这些因子会使肝细胞发生炎症和诱发肝细胞的凋亡[5]。
1.1.1 中医对慢性酒精性肝炎的认识
中医认为酒性大热,味甘、苦、辛,入肝、肺、胃经,有毒。古代医书中并无酒精性肝炎的确切病名,但可以从相关医书药方中探得一二,因酒精性肝炎常见恶心、呕吐、肝脾肿大、按压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查阅中医相关典籍,戴元礼在《证治要诀诸伤门》中提出“伤酒”指酗酒的人有恶心呕逆,呕吐,头晕目眩,头痛的症状。何梦瑶在《医碥》中提到“酒积”指过量饮酒的人易目黄口干,肚胀疼痛,食量减少。《圣济总录卷第七十三酒癖》中提出“酒癖”指肠胃弱的人饮酒过多,酒与痰不能消化,结聚成癖,证见肋胁疼痛,消瘦,少食。以上均与酒精性肝炎有一定关系,故古代医家将酒精性肝炎大致归为“酒疸”、“伤酒”、“酒积”、“酒胀”、“酒癖”等范围中。
1.1.1.1 中医对酒精性肝炎病因病机研究
酒精属湿热有毒之物,中医学认为大量饮酒伤肝脾,损胃生湿痰为本病症发
病的关键。《本草新编》曰:“少饮有节,养脾扶肝,驻颜色,荣肌肤,通血脉,
浓肠胃,御露雾瘴气,敌风雪寒威,诸恶立驱,百邪竟辟,消愁遗兴,扬意宣言,此酒之功也。若恣饮助火,则乱性损身,烂胃腐肠,蒸筋溃髓,伤身减寿,此酒之过也。”《药笼小品》曰:“少饮和血壮神,御寒辟邪;过饮乱神耗血,损胃生湿痰,助欲火,为病百端。无灰酒入药,火酒燥烈尤甚,不可多饮。”如此可见少量饮酒有益健康,过量饮酒伤胃肠肝脾,更甚者会减寿身死。
中医认为,酒精性肝炎病机大多是由于肝脾失调、湿热蕴结和气滞血瘀造成的,治疗应采用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活血行气的方法。本病从中医角度分析主要有五种,气滞血瘀型,主要症状多是肋胁疼痛,舌紫暗有瘀点,脉涩或缓。肝阳不足型,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肋骨疼痛,口苦干,腰膝酸软,舌淡苔少,脉细涩。正虚邪实型,临床表现为心悸,四肢无力,食少,肋骨疼痛,肝功能异常等。湿热蕴结型,临床表现为胁痛,身目赤黄,口苦,腹泻,脉滑数。肝脾失调型,临床表现为胃腹胀满,胁痛,便秘,舌苔薄白,脉弦。黄依兰认为酒精性肝炎病机为长期酗酒,酒伤肝脾,损胃生湿痰,酒毒蕴结助火,久饮会气滞血瘀[6]。史海立认为酒精性肝炎病机主要是脾胃受损,肝失疏泄,酒毒湿邪滞于肝络[7]。
1.1.1.2 中医对慢性酒精性肝炎辩治研究
古人认为过量饮酒会损伤人体的阴、阳、气、血,所以在医治酒精性肝炎上常用甘草、白术、人参等来补中益气,同时在补气的基础上佐以芍药,丹参等活血化瘀药。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记载:“茵陈汤(茵陈、大黄、栀子、黄芩、人参、黄连、甘草)主黄疸、酒疸、酒癖,身体面目尽黄。”清尤怡也在《金匮略》提出:“茵陈蒿汤治酒疸,心中懊,小便赤黄”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运用栀子大黄汤治疗酒黄疸,如今发展为若发热口渴者,用葛根汤治之,若作呕,佐以平胃散治之,若小便涩,则加减五苓散治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4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