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hplc法测定蛇床子中蛇床子素含量

2021-01-05 14:4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又称高效液相层析,简称HPLC。本文建立HPLC法测定蛇床子中蛇床素含量,选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5: 25),检测波长322 nm,流速0.9 mL/min,柱温27℃,线性回归方程A=8.8105C+17988,R2=0.9990,蛇床子素在0.218~2.616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75%(n=9)。本文所建立方法测定蛇床子中蛇床子素含量精确可靠,适合于蛇床子药材的质量监控,测得购进药材中蛇床子素含量为1.30%。 目 录
1 概述
1.1 选题背景.1
1.2 蛇床子基源研究 1
1.3 蛇床子化学成分研究 2
1.4 蛇床子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3
1.4.1 蛇床子药理作用 3
1.4.2 蛇床子临床应用 6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材料 7
2.1.1 仪器 7
2.1.2 材料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色谱条件 7
2.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7
2.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7
2.2.4 线性关系考察 9
2.2.5 精密度试验 10
2.2.6 重复性试验 10
2.2.7 稳定性试验 10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12
2.2.9 样品含量测定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7
1 概述
1.1 选题背景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on)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野胡萝卜子。宜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_5_1_9_1_6_0_7_2 
10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12
2.2.9 样品含量测定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7
1 概述
1.1 选题背景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on)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野胡萝卜子。宜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其性温,味辛、苦,因内服有小毒所以不可久服。蛇床子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作用。在中医上蛇床子常用于治疗阳具不举、寒湿带下、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宫冷不孕、阴痒、滴虫性阴道炎等症。《千金方》中三子丸以菟丝子、蛇床子、五味子入药,主治阳萎和宫冷不孕。在《金匮要略》中蛇床子仁,把蛇床子磨成粉末,加入少量的白粉,搓成枣大小,用棉布包裹放置于阴道内等到药丸温度降到室温取出即可,用于治疗妇人阴寒。
蛇床子素是蛇床子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解痉、降血压、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为了加强中药质量的监控,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蛇床子中蛇床子素进行含量测定,为蛇床子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随着蛇床子药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蛇床子素的含量检测也日趋重要,当前主流的含量测定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效、高灵敏度、操作自动化等特点。
1.2 蛇床子基源研究
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L.)Cusson.)为伞形科植物蛇床成熟干燥的果实[1]。别名野茴香,属于一年生草本。茎多数为直立,表面有沟纹,生有一些稀疏的细毛,基部有鞘状长柄生叶。复伞形花序呈顶生;苞片为线形;花色白色,花柱基短,花柱子细长,反折。果实为双悬果,呈椭圆形,果实的棱上有翅。花期在夏季,果实成熟期秋季。常生长在一些相对潮湿的地方如沟边、溪边、马路边上等,主要产地包括河北、浙江、江苏、四川。蛇床子药用历史悠久,距离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马王堆三号的汉墓中出土的《养生方》中已经记载有蛇床子的温肾作用,后来《神农本草经》中又总结出蛇床子补虚的作用,为主要治疗男人阴虚,长久服用可以恢复健康。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更是进一步阐明蛇床子的作用,蛇床子是理肾气的宝药。《神农本草经》中将蛇床子列为上品,不单独补助男子,还能有益妇人”,可见其药用历史的悠久。
1.3 蛇床子化学成分研究
根据现代研究表明,蛇床子果实中含有1.3%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蒎烯、莰烯、异戊酸龙脑酯、异龙脑,根含蛇床阴素、异虎耳草素、别欧芹属素乙、花椒毒酚、欧芹属素乙、7甲氧基欧芹酚等。从果实醇提取物中除得到7甲氧基欧芹酚外,还得到棕榈酸、β谷甾醇、香柑内酯、异虎耳草素和花椒毒酚等。据报道,我国商品蛇床子果实含哥伦比亚内酯,其含量达0.20%,还含有圆白芷素、食用白芷素、香柑内酯、异虎耳草素、O乙酰二氢欧山芹素、二氢欧山芹素、O异戊酰二氢欧山芹素、3异丁酰氧O乙酰二氢欧山芹素及O异丁酰二氢欧山芹素。种子含香柑内酯、欧山芹素及食用白芷素。
小泽贡等[2]在蛇床子化学成分研究中发现蛇床子含有一些简单香豆素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别为:蛇床子素、auraptenol、demethylauraptenol、水合橙皮内酯、marrayacarpinA以及6methoxy8methylcoumarin。
Wang Zhengtao等发现线型呋喃香豆素,此类化合物常在5,8位有取代基,以线型呋喃香豆素为基本结构。比如:欧芹属素乙、iisogos ferol、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花椒毒酚、5醛基花椒毒酚、别英波托林、异虎耳草素[3]。
向德仁等[4]从蛇床子的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6个香豆素成分,其中花椒毒酚、花椒毒素、欧芹属素乙系首次从中发现的香豆素类化合物,
Gisho H等发现取代基在呋喃环上的角型呋喃香豆素,这类型的化合物都是以角型呋喃香豆素为基本结构,包括在8位有双键的角型呋喃香豆素和在8位无双键的角型呋喃香豆素,8位有双键的如:白芷素、2c乙酰白芷素;在8位无双键的如:哥伦比亚苷元、Oisovalery columbianetin[57]。
KimiyeBaba等发现色原酮如:dlumtatin、cnidimol A、cnidimol B、cnidimol C、cnidimol D、cnidimol E、cnidimol F、karenin[8]。
Shoji Yahara等还发现有一些其他类的成份,而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双香豆素母核,比如cnidimonal、cnidimarin。还发现了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如cnideoside A、cnideo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3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