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不同种质葛光合特性及淀粉积累研究【字数:6647】

2024-02-25 17: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为探究豆科葛属(Pueraria DC.)不同种质葛光合特性及淀粉积累规律,以粉葛、柴葛、花叶葛为试验材料,以其生长状况、叶片光合特性及淀粉积累情况为指标,开展不同种质葛光合特性及淀粉积累的研究,探究适合葛生产应用的种质资源,以期实现合理高效葛种植技术。结果表明,粉葛叶绿素含量比柴葛、花叶葛多,花叶葛的净光合效率比柴葛、粉葛强。粉葛淀粉含量比柴葛、花叶葛高,粉葛、柴葛、花叶葛的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粉葛淀粉酶活性比柴葛、花叶葛强,淀粉含量与总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性,可为实际生产中葛根栽培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实验地概况 2
1.2 供试材料 2
1.3 实验方案 2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1.4.1 不同种质葛横切面观察测定 2
1.4.2 不同种质葛扦插发芽率的测定2
1.4.3不同种质葛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2
1.4.4不同种质葛淀粉酶活性测定2
1.4.5不同种质葛淀粉含量测定2
1.5 数据分析 3
2结果与分析3
2.1 不同种质葛藤茎横切面的比较3
2.2不同种质葛扦插发芽率的比较3
2.3不同种质葛光合特性的比较3
2.3.1不同种质葛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比较3
2.3.2不同种质葛光合生理参数的比较4
2.4不同种质葛淀粉酶活性的比较5
2.5不同种质葛淀粉含量的比较5
3讨论 5
3.1不同种质葛光合特性的比较6
3.2不同种质葛淀粉酶活性及淀粉积累的比较6
致谢7
参考文献7
图1 不同种质葛淀粉酶活性5
表1不同种质葛藤茎横切面的比较3
表2不同种质葛扦插发芽数3
表3不同种质葛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比较4
表4不同种质葛光合生理参数的比较4
表5不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同种质葛淀粉含量的比较5 不同种质葛光合特性及淀粉积累研究
引言
葛为豆科(Leguminosae)葛属(Pueraria DC.)的多年生藤本植物,全世界葛属植物约20种。葛根是葛的主要药用部位,其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异黄酮类、葛根甙类、生物碱、三萜皂甙,此外,葛根含有大量的淀粉、少量蛋白质、纤维素、丰富的矿物元素(Fe、Zn、P、K、Ca)以及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等[1]。葛根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脉醒酒的作用,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书中均有葛根入药的记载。葛的用药部位有根、花、叶等,均具有良好的医疗和保健功能。从葛根中提取葛根素等异黄酮类化合物,用于制药;从葛根中提取淀粉,用于制作食品,还可以利用葛根粉生产乙醇作为燃料,此外葛根还具有生长迅速、产量高、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优势,可种植在贫瘠山坡上作为品质优良的饲草[2]。Dinku等[3]经过45年观察得出野葛可以有效减少春天的水土流失量,甚至能几乎杜绝夏天的水土流失量。Dinesh等[4]研究表明三裂叶野葛明显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碳和总含氮量,P和K的含量也有增加。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转化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和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包括两个反应阶段,分别是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释放氧气,需要色素;暗反应阶段进行酶促反应,不需要色素。光合作用影响因素很多,内部因素包括叶片结构、叶片年龄等,外部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温度等。
市场对葛根的需求日益旺盛,为满足市场不断需求,选用不同种质葛进行培养,选出优选品种势在必行。葛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有常作为食用的粉葛和一般药用的柴葛等,不同种质葛的淀粉含量不相一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片,光合效率一定程度上由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调节[5]。郭丽君等[6]表明葛根叶片的净光合效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与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以粉葛、柴葛、花叶葛三种葛设计试验,以其生长状况、叶片光合特性及淀粉积累情况为指标,开展不同种质葛光合特性及淀粉积累的研究,探究适合葛生产应用的种质资源,以期实现合理高效葛种植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句容市茅山镇城盖村邱家茅宝葛园进行。试验供试土壤为营养土:珍珠岩:蛭石,其比例是2:1:1。
1.2 供试材料
试验所用粉葛、柴葛、花叶葛的藤茎来自江苏句容茅山镇茅宝葛园,经大学王康才教授鉴定。
1.3 试验方案
试验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018年12月10日采集粉葛、柴葛、花叶葛的藤茎,将其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再分成一段只包括一个节点的小段,用赤霉素浸泡处理,分别扦插培养种植。每个品种的每个部分算作一个处理,共9组处理,用粉上、粉中、粉下、柴上、柴中、柴下、花上、花中、花下表示,每组设8个重复,总面积25 m2,采取随机分布。试验扦插日期为2018年12月11日,每个品种葛的上中下部分各扦插8小段。从2019年1月1日每隔10 d观察葛生长状况。2019年4月,进行光合及淀粉数据测量。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不同种质葛横切面观察测定 2018年12月10日,采集粉葛、柴葛、花叶葛的藤茎,除净杂质后切薄片,每个处理分别切取3份,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葛藤茎横切面。
1.4.2 不同种质葛扦插发芽率的测定 2019年1月2019年4月,每隔10 d观察葛生长状况,进行扦插发芽生根率的统计。
1.4.3 不同种质葛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采用李合生[7]的方法。光合参数测定使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于2019年4月12日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光合参数的测定。测量指标包括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含量(Ci)、气孔导度(Gs)。便携式光合仪选择开放式气路,自然光源,叶室光合有效辐射为1000 μmolm2s1,分别在10 a.m.、12 a.m.、2 p.m.测定,每次测定取粉葛、柴葛、花叶葛的上中下各3片叶片,每片叶片重复3次,定叶记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56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