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1亿粒年脂脉康胶囊生产工艺设计(附件)

2021-01-13 16:2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本设计以年产1亿粒脂脉康胶囊生产工艺为基础,以何首乌、刺五加、山楂、三七、葛根、黄芪、槐花、荷叶、大黄(酒制)、黄精、普洱茶、莱菔子、菊花、茺蔚子、杜仲、桑寄生为原料,黄芪、葛根两味药粉碎成细粉,其余何首乌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黄芪、葛根的细粉,混匀,装入胶囊。本设计根据工艺流程,结合基础信息数据,合理设计出洁净有保障、生产可操作、工艺较先进的年产1亿粒脂脉康胶囊生产工艺。在本设计项目中,我们首先对设计依据进行说明,然后对产品进行了介绍,设计了工艺流程,绘制了工艺流程图,再以各工序为单位进行了物料衡算,同时进行了设备选型计算,确定了各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型号,对各个工序进行岗位定员和生产进度安排。
目 录
1 绪论 1
1.1 脂脉康胶囊药物简介 1
1.1.1 处方 1
1.1.2 制法 1
1.1.3 性状 1
1.1.4 功能与主治 1
1.1.5 用法用量 1
1.1.6 规格 1
1.1.7 贮藏 1
1.1.8 处方研究概述 1
1.2 生产规模及生产任务 3
1.3 工艺设计概述 3
1.3.1 工艺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3
1.3.2 工艺设计思路 3
1.3.3 工艺设计内容 3
1.4 新版GMP概述 4
1.4.1 新版GMP介绍 4
1.4.2 GMP五大要素和目的 4
2 生产工艺概述 5
2.1 主配方 5
2.2 提取浓缩 5
2.3 制干浸膏 5
2.4 粉碎 5
2.5 胶囊填充 5
2.6 泡罩 5
3 物料衡算 7
3.1 物料衡算的方法 7
3.2 物料衡算的用途 7
3.3 物料衡算的意义 7
3.4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物料衡算 7
3.5 生产工艺流程图 8
3.6 脂脉康胶囊工序单元操作规程 10
3.6.1 药材的挑选、称量工序 10
3.6.3 浓缩工序 11
3.6.4 制剂生产 12
3.6.5 干燥、粉碎、混合工序 12
3.6.6 胶囊填充工序 12
3.6.7 泡罩工序 13
4 设备选型 14
4.1 设备选型 14
4.1.1 工艺设备选型的任务 14
4.1.2 设备选型原则 14
4.1.3 设备选型、工时计算 14
4.2 生产任务核算 16
5 主要岗位生产制度 20
5.1 生产质量管理 20
5.2 环境卫生管理 20
结 论 23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5
附录A 26
附录B 27
附图A 28
附图B 29
1 绪论
1.1 脂脉康胶囊药物简介
1.1.1 处方
脂脉康胶囊的药典处方为[1]
普洱茶100g 刺五加100g 山 楂100g 莱菔子50g 荷 叶50g
葛 根50g 菊 花50g 黄 芪50g 黄 精50g 何首乌100g
茺蔚子50g 杜 仲50g 大黄(酒制)30g 三 七50g
槐 花100g 桑寄生50g
1.1.2 制法
以上十六味,黄芪、葛根粉碎成细粉;其余普洱茶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黄芪和葛根的细粉,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1.1.3 性状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棕色至棕褐色的粉末;味微苦、涩。
1.1.4 功能与主治
消食,降脂,通血脉,益气血。用于瘀浊内阻、气血不足所致的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
1.1.5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
1.1.6 规格
每粒装0.3g
1.1.7 贮藏
密封
1.1.8 处方研究概述
(1)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含有芳香物质、皂苷类等物质。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等功效。
(2)刺五加:本品为五加科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味辛,苦,性温。刺五加主要含刺五加皂苷、异嗪皮啶、总黄酮、刺五加多糖、丁香苷、胡萝卜苷、芝麻素和微量元素。可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腰膝软弱,水肿[2]。
(3)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山楂主要成分为糖类、蛋白质等物质。可开胃,消食。
(4)莱菔子:于夏初采收成熟种子,晒干。味辛、甘,性平。莱菔子主要含脂肪油、硫挥发油等。可下气定喘,消食化瘀。
(5)荷叶:味苦、涩,性平。荷叶主要含莲碱、荷叶碱等。荷叶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止血。
(6)葛根:味甘、辛,性平。葛根主成分为葛根素、大豆黄酮等。可解肌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7)菊花:于花期采收,阴干。味辛、干、苦,性微寒。主要含菊苷、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1及挥发油。可平肝熄风,养肝明目。
(8)黄芪:味甘,性温。主要含黄铜、皂苷及黄芪多糖等。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9)黄精:味甘,性平。主要含甾体皂苷、生物碱和蒽醌、木脂素、黄铜。黄精可补脾润肺,益气养阴,强筋骨。用于阴虚肺燥,脾虚食少。
(10)何首乌:味苦、甘,性温。主要含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等。补肝肾、益精气,壮筋骨,乌须发。用于肝、肾阴亏,失眠健忘,肠燥便秘。
(11)茺蔚子:味辛、苦,性微寒。主要含益母草宁、茺蔚子油、维生素A类物质等。用于清肝明目。
(12)杜仲:味甘,性温。杜仲主要含木脂素、环烯醚萜、苯丙素等。用于肾虚夹湿的腰背痛。
(13)大黄(酒制):味苦,性寒。主要含蒽醌类化合物。用治实热便秘,积食痞满。
(14)三七:味甘、微苦,性温。主要含皂苷、黄铜等。可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15)槐花:味苦,性微寒。主要含芦丁、槲皮素等。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
(16)桑寄生:味苦、甘,性平。主要成分为齐墩果酸、β香树脂醇、羽扇豆醇、肉豆蔻酸等。桑寄生可祛风湿,补肝肾。
1.2 生产规模及生产任务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4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