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目光如炬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目字【释义】:目是象形字。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2) 观看,注视,(3) 递眼色,使眼。甲金文象人眼目,金文或有将目形竖起,本义是眼睛。参见「臣」。
光字【释义】: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也称可见光谱。光是由光子为基本粒子组成,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称为波粒二象性。在科学上的定义,光是指所有的电磁波谱。对于可见光的范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一般人的眼睛所能接受的光的波长在380~760nm之间[1]。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物质中传播。人们看到的光来自于太阳或借助于产生光的设备,包括白炽灯泡、荧光灯管、激光器、萤火虫等。因为光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光的成语非常多,也有同名的歌曲。
如字【释义】:“如”拼音:rú,部首:女,部外笔画:3,总笔画:6。下文有‘如’的汉字释义、常用词组、康熙字典、字源演变及字形对比。《说文》:“如,从随也。从女,从口。”
炬字【释义】:用作名词,火炬,火把;用作动词,火烧
目光如炬【拼音全拼】:mù guāng rú jù
目光如炬【五笔码】:HIVO
目光如炬【拼音码】:MGRJ
目光如炬【解释】: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目光如炬【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
目光如炬【近义词】:目光炯炯
目光如炬【反义词】:黯然失色
目光如炬【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眼光
目光如炬【英语】:looking ahead with wisdom
目光如炬【故事】:南朝宋国大将檀道济智勇双全,曾跟随宋武帝刘裕北伐,屡立战功,北魏军队对他惧怕三分。宋文帝手下的近臣担心檀道济的权力太大,就谗言他谋反。檀道济在被捕时愤恨得目光如炬。魏军听说檀道济已死就加紧进攻,很快灭了宋国
目光如炬【成语接龙】:
目光如炬
目光如炬【造句】:
0、门开处,几声低沉的咆哮声中一条全身黝黑、头大如斗、目光如炬的猛犬已经像幽灵般站在眼前。
1、这位政治家目光如炬对社会的批评往往切中要害。
2、.他虽然老了,仍旧目光如炬,少有人能骗得了他!
3、.而在目光如炬的心理分析师眼中,更是察微知巨。
4、.那军官高大英俊目光如炬。
5、.站在忠烈祠门口的卫兵,都是高大魁梧,目光如炬,十分英挺。
6、.他的身世、阅历和他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悟,以及他对国人精神与命运前途的深刻反思,成就了他大笔如椽,目光如炬,声音如洪钟大吕。
7、.一张如刀刻出来刚棱冷硬的容颜,这是一张完全北方的脸,威猛、有力、目光如炬,浑身蓄满爆发力。他的半张脸掩盖在浓密的落腮胡中,双眸闪耀着犀利的光芒晶莹剔透。
8、他的脸红得更厉害了,但他目光如炬,有些生气地说道:小姐,打扰一下,你丢了这个。。
9、孔君目光如炬惜乎大祸临门矣!君知否?
10、这位政治家目光如炬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往往一语中的。
11、他们步履矫健他们目光如炬在这个春华秋实的秋天他们风尘仆仆份的赶来参加武汉大学总裁人力资源班期的开学典礼。
12、经理的目光如炬,对市场的需求抓得準确无比。
13、莫吉目光如炬一目十行三十个呼吸时间刚过他已经把秘诀牢牢记住了熟于心。
14、.老鹰不是那于凌空处张扬傲气的那种,敛翅收羽立于一块岩石之上,目光如炬,仿佛万里鹏程在胸,那种雄才大略在宁静中更加震撼人心。
目【相关成语】:
0、目擩耳染: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1、目眐心骇: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
2、目别汇分:指分门别类。
3、目不别视: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4、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5、目不给视: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6、目不苟视: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7、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8、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9、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0、目不旁视: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11、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12、目不忍见: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13、目不忍见,耳不堪闻:堪:可。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14、目不忍视: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15、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眼睛不忍看,耳朵不忍听。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16、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17、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18、目不识字: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19、目不妄视: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光【相关成语】:
0、光被四表:被:加于,及于;四表:四周很远的地方。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
1、光采夺目:形容鲜艳耀眼。同“光彩夺目”。
2、光彩夺目: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3、光彩陆离:指色彩斑斓错杂。
4、光彩射目:光彩:光泽和颜色;射:照射。形容光泽色彩鲜艳耀眼。
5、光彩射人:光彩:光泽和颜色;射:照射。形容光泽色彩鲜艳耀眼。
6、光彩耀目:光采鲜明,视之耀眼。
7、光彩溢目:犹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
8、光车骏马:指装饰华丽的车马。
9、光恶不善:只做恶事,不做善事。
10、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11、光复旧京:光复:恢复。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12、光复旧物:光复:恢复;旧物:旧有的东西。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13、光杆司令:形容只剩下孤单一人,没有任何人帮助。
14、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15、光棍不吃眼前亏:聪明人暂时躲开眼前的不利处境,待日后有机会再采取行动。
16、光棍一条:光棍:没有配偶的人。指孤身一人。
17、光华夺目:犹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
18、光辉灿烂:色彩光亮耀眼。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
19、光辉夺目:夺目:耀眼。形容光采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
如【相关成语】:
0、如珪如璋:珪:玉器;璋:古代贵重的礼器。比喻人品质高尚,气宇轩昂。
1、如臂使指:比喻指挥如意,没有牵制。
2、如不胜衣:胜: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
3、如操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同“如持左券”。
4、如潮涌至:
5、如痴如呆:如:好像。形容极其迷恋某事。
6、如痴如狂: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7、如痴如梦: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8、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9、如痴似醉: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亦作“如醉如痴”。
10、如持左券: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好像手里执有左券。比喻把握住了事情的结局。
11、如出一轨:轨:车轮碾轧的痕迹。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轨。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12、如出一口: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13、如出一辙: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14、如椽大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15、如椽之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16、如此而已:如此:象这样;而已:罢了。就是这样罢了。
17、如此这般:虚指没有详细说明或不要求详细说明的某种事物。
18、如蹈水火:像走入水火之中。比喻处境艰难。
19、如蹈汤火: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
炬【相关成语】: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5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