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闲静少言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闲字【释义】:闲,读音:xián,笔画数:7。闲,一般的意思是空闲的,如闲人。姓氏,居在广东省阳春、清远、肇庆等地,疑是宋代岭北人客迁至粤避世。据其族谱则有昔岳氏后裔一说。
静字【释义】:静, jìng, 从青从争。本义:彩色分布适当。古同净。青,初生物之颜色;争,上下两手双向持引,坚持。静,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谓粉白黛黑也,采色详宷得其宐谓之静。考工记言画缋之事是也。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是曰静;人心宷度得宐。一言一事必求理义之必然,则虽緐劳之极而无纷乱。亦曰静。《六韬》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静。
少字【释义】:汉字“少”有两个读音(shǎo;shào)。有多种意思,例如数量少、亏欠,还有少年、年轻、丢等。
言字【释义】:言,yán,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动〉(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2) 同本义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意为言出传达真理。本义:说,说话。汉语多义词。言(yán),①讲,如:言之在先;②说的话,如:言简意赅;③汉语的字,如: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④语助词,无义,如: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代词〉《尔雅·释诂》:“卬、吾、台(yí)、予、朕、身、甫、余、言,我也。”例(1)《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例(2)《诗·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闲静少言【拼音全拼】:xián jìng shǎo yán
闲静少言【五笔码】:UGIY
闲静少言【拼音码】:XJSY
闲静少言【解释】:不爱说笑,很少讲话。
闲静少言【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闲静少言【英语】:Quiet and quiet
闲静少言【成语接龙】:
闲静少言--言归和好--好谋善断--断金零粉--粉饰太平--平淡无奇--奇技淫巧--巧言如簧
闲【相关成语】:
0、闲不容息: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短促。
1、闲曹冷局:无足轻重的清闲的官署。
2、闲茶浪酒:指没正经的吃喝、浪荡。
3、闲愁万种:闲愁:说不出的烦恼。莫名的烦恼极多。形容思想空虚,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满怀。
4、闲非闲是:无关紧要的是非、议论。同“闲是闲非”。
5、闲花埜草: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同“闲花野草”。
6、闲花野草: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7、闲话少提:没有用的话就不要说了。多用于章回小说,也指说话和写文章不要扯远。
8、闲话休提,书归正传:提:提说。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9、闲话休题:题:提说。没有用的话就不要说了。多用于章回小说,也指说话和写文章不要扯远。
10、闲话休题,书归正传:题:通“提”,提说。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11、闲见层出:先后一再出现。
12、闲静少言:不爱说笑,很少讲话。
13、闲居无聊:闲居:独居。单独生活,无所事事。形容寂寞孤单。
14、闲磕牙:磕牙:指说话。指说闲话,聊天。
15、闲鸥野鹭:①比喻退隐闲散之人。②比喻非正当男女关系中的女方。
16、闲情别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同“闲情逸致”。
17、闲情逸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同“闲情逸致”。
18、闲情逸志:逸:安闲。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19、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静【相关成语】:
0、静不露机:静:平静,安静;露:泄露;机:机密。指在心里暗暗谋划计策,外表不露任何声色。
1、静观默察: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2、静极思动: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3、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4、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5、静言令色:静:安静;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
6、静言庸违: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7、静影沉璧: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
8、静中思动:静:平静,静止;动:变动。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少【相关成语】:
0、少安无躁: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1、少安毋躁: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毋: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2、少安勿躁: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勿: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3、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4、少不经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5、少成若性: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像天性一样。
6、少吃俭用:即省吃俭用。
7、少吃没穿:缺少吃的,没有穿的。形容生活困难。
8、少吃缺穿: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9、少达多穷:达:得意;穷:不得意。形容得志时少,而穷愁失意时多。
10、少见多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11、少慢差费:数量少,速度慢,质量差,材料费。
12、少年老成:原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13、少年老诚: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同“少年老成”。
14、少女嫩妇:指年青妇女。
15、少气无力:气不壮,没力量。形容精神不振。
16、少私寡欲:寡:少;欲:欲望。指仆人的欲望很小。
17、少所见,多所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
18、少所许可:对人对事,很少中意、赞许。常指人的眼界高。
19、少条失教:指没规矩,无教养。
言【相关成语】:
0、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言必有据:言:说话;据:依据。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2、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3、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4、言不达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5、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6、言不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7、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8、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说话与行事不能相照应,行动和言语也不相符合。指言行不符。
9、言不诡随:说话不谲诈善变。
10、言不及私: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11、言不及行:指言行不一。
12、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13、言不践行:践行:履行,实行。说了不能实行。
14、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15、言不入耳:指说的话不中听。
16、言不由中: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17、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18、言不逾阈:言:说的话;逾:越过;阈:门坎。夫妻间说的话,不能越过大门。比喻说体己话不能让外人知道。
19、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3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