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意切言尽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意字【释义】:意,读音:yì,总笔画数:13。儒家谓人对事物的思想与情态和对事物的态度。先秦儒家非常重视意对外界事物的看法,认为人对事物与行为好坏的看法都是由意造成的。故汉 刘向 《说苑·修文》:“检其邪心,守其正意。”
言字【释义】:言,yán,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动〉(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2) 同本义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意为言出传达真理。本义:说,说话。汉语多义词。言(yán),①讲,如:言之在先;②说的话,如:言简意赅;③汉语的字,如: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④语助词,无义,如: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代词〉《尔雅·释诂》:“卬、吾、台(yí)、予、朕、身、甫、余、言,我也。”例(1)《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例(2)《诗·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尽字【释义】:“尽”,繁体字为尽,也是多音字,读音为jìn和 jǐn。可做动词,副词和介词。
意切言尽【拼音全拼】:yì qiè yán jìn
意切言尽【五笔码】:UAYN
意切言尽【拼音码】:YQYJ
意切言尽【解释】:意思恳切,言辞毫无保留。
意切言尽【出处】: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齐终之前一日自修遗表,初述感恩陈力之大义,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阙,意切言尽,神识不昏。”
意切言尽【近义词】:意切辞尽
意切言尽【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意切言尽【英语】:That`s all
意切言尽【成语接龙】:
意切言尽--尽忠拂过--过为已甚--甚嚣尘上--上漏下湿--湿哭干啼--啼啼哭哭--哭丧着脸--脸青鼻肿
意【相关成语】:
0、意出望外:出乎意料之外。
1、意出象外: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形容文辞含蓄,意味深长。
2、意出言外:意思或含义表现于语言、文辞上。
3、意存笔先:意:构思。指写字作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4、意到笔随:指写诗绘画时一旦思绪或构思清晰成熟,即刻可将意境现诸笔端。形容运笔时文思敏捷。
5、意得志满: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
6、意度过人:意度:见识与度量。指人的见识与度量不同寻常,超过一般人。
7、意断恩绝:指情义断绝。
8、意夺神骇:意夺:意志消沉;神:精神。人的意志消沉,精神受到严重创伤。
9、意广才疏:意:意愿,志向。志向远大,但才能浅薄。指志大才疏。
10、意合情投:犹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11、意急心忙: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12、意忌信谗:意忌:猜忌;谗:谗言。怀疑忌妒,听信谗言。
13、意简言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14、意见言外: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形容文辞含蓄,意味深长。
15、意境融彻:指在文艺创作中所描画的生活图景与表现的思想内涵完全融合在一起。
16、意况大旨:意况:概要;旨:宗旨,大意。指概括大意。
17、意懒情疏:懒:怠倦,消沉。意志消沉,感情淡漠。
18、意懒心灰: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19、意懒心慵:懒、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懒”。

切【相关成语】:
0、切瑳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1、切齿愤盈:切齿:齿相磨切,愤恨。紧咬牙齿十分愤怒。形容非常愤怒。
2、切齿腐心: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3、切齿嚼牙: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
4、切齿痛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5、切齿痛心: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6、切齿咬牙:切齿:咬紧牙关,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
7、切齿拊心: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
8、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9、切肤之痛:切肤:切身,亲身。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10、切骨之仇:形容仇恨极深。
11、切骨之寒:切骨:彻骨,渗透到骨头里。形容冷得刺骨。
12、切骨之恨:形容怨恨极深。
13、切合时宜:十分符合当时的需要或潮流。
14、切合实际:指想法或做事合乎实际情况。
15、切近的当:①恰切得当。②指意浅语实。
16、切理会心:犹切理厌心。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17、切理厌心: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18、切理餍心: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同“切理厌心”。
19、切磨箴规:切:切磋;箴规:规谏,劝戒。互相批评,互相帮助。

言【相关成语】:
0、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言必有据:言:说话;据:依据。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2、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3、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4、言不达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5、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6、言不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7、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8、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说话与行事不能相照应,行动和言语也不相符合。指言行不符。
9、言不诡随:说话不谲诈善变。
10、言不及私: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11、言不及行:指言行不一。
12、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13、言不践行:践行:履行,实行。说了不能实行。
14、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15、言不入耳:指说的话不中听。
16、言不由中: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17、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18、言不逾阈:言:说的话;逾:越过;阈:门坎。夫妻间说的话,不能越过大门。比喻说体己话不能让外人知道。
19、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

尽【相关成语】:
0、尽诚竭节: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1、尽辞而死:尽辞:把要说的话说完。指在死亡之前把自己的心愿说出来,死无遗憾。
2、尽瘁鞠躬: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鞠躬:恭敬、谨慎。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3、尽瘁事国:瘁:劳累。竭尽劳苦,报效国家。
4、尽地主之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通“义”。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指招待外地来客。
5、尽多尽少:指尽其所有。
6、尽付东流: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
7、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8、尽欢竭忠:指朋友对自己竭尽友爱和忠心。
9、尽节竭诚:节:节操;竭:完。指竭尽忠诚和节义。
10、尽节死敌:尽:竭尽;节:节操。竭尽节义,捐躯杀敌。指为正义而牺牲。
11、尽力而为:尽: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12、尽美尽善: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
13、尽盘将军:盘:食盘。比喻非常贪吃的人。
14、尽其所长:尽:全部用出;长:特长,擅长。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
15、尽其所能:能:能力。把所有本事都用上。
16、尽其在我:竭尽自己的力量做好应做的事情。
17、尽情尽理:完全符合情理。
18、尽人皆知:尽:全部,所有。人人都知道。
19、尽人事,听天命:人事:人情事理;天命:上天的意志。宿命论者认为,尽心尽力去做事,能否成功,还得听上天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