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龙去鼎湖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龙字【释义】:《辞源》云“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海》又云“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因此龙的定义为:传说中的神异动物,特征是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生物。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称为“龙祖”。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记年》),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汉族传说中的龙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和腾云驾雾,后来成为皇权象征。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此皇帝又被称为真龙天子,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两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传说。在中国,流行“耍龙灯”(“舞龙”、“龙灯舞”)等风俗。 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它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去字【释义】:去,汉字,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动词字。有:去除、去处、去掉等意思,还具有很多释义,例如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表行动意向,与“来”相对,还有距离,差别,让别人与自己离远一些等意义。
鼎字【释义】:汉字“鼎”拼音为dǐng,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 是鼎卦。
湖字【释义】:湖,地理学名词。地理上把四面都有陆地包围的水域称为湖(lake)。
龙去鼎湖【拼音全拼】:lóng qù dǐng hú
龙去鼎湖【五笔码】:DFHI
龙去鼎湖【拼音码】:LQDH
龙去鼎湖【解释】:指帝王去世。
龙去鼎湖【出处】: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
龙去鼎湖【英语】:The dragon goes to Dinghu
龙去鼎湖【成语接龙】:
龙去鼎湖--湖光山色--色若死灰--灰头草面--面折廷诤
龙的【成语接龙】,龙【相关成语】:
0、龙拏虎攫:犹言龙争虎斗。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1、龙拏虎跳:犹言龙争虎斗。
2、龙拏虎掷:犹言龙争虎斗。
3、龙标夺归:科举时代指状元及第。
4、龙伯钓鳌:龙伯:传说中的国名;鳌:大龟。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比喻非凡的事业。
5、龙驰虎骤:指群雄逐鹿。
6、龙雏凤种:指帝王后裔。
7、龙德在田:指恩德广被,无所不在。
8、龙雕凤咀:比喻辞藻之美。
9、龙斗虎争:比喻势均力敌的各方之间,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
10、龙断可登:指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11、龙断之登:指谋利求财。龙,通“垄”。
12、龙蹲虎踞: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3、龙多乃旱:比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14、龙飞凤起:比喻帝王或圣人兴起。
15、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16、龙飞凤翔:①指帝王的兴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
17、龙飞凤翥: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18、龙飞虎跳: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19、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去的【成语接龙】,去【相关成语】:
0、去暗投明:脱离黑暗势力,走向光明的道路。
1、去本就末:指弃农经商。
2、去本趋末:指弃农经商。同“去本就末”。
3、去粗取精: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4、去恶务尽:去:除掉;务:务必。清除坏人一定要彻底。比喻不能姑息坏人坏事。
5、去而之他:之:到,往。离开一个地方又到另一个地方去。
6、去故就新:就:归于,留下。除去旧的,留下新的。
7、去故纳新:犹言去旧迎新。
8、去害兴利:去:除掉;兴:兴办。去掉有害的兴办有利的。
9、去就之分:去就;进退或取舍。分:分寸。引申为应持的态度。比喻进取、取舍的分寸。亦作“去就之际”。
10、去就之际:就:接近。指进退的分寸。
11、去末归本: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12、去逆效顺:逆:违背。脱离叛逆者,效法忠于国家的人。
13、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糟粕:酒糟,比喻无用的东西。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东西丢掉。
14、去日苦多:去日:过去的日子;苦:患,苦于。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15、去如黄鹤:去:离开。如同仙人骑着黄鹤一般,飞走之后再没回来。比喻走得无影无踪。
16、去杀胜残: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17、去甚去泰: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18、去食存信: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19、去顺效逆:顺、逆:指对君主、国家的叛逆和忠顺。比喻背离道,仿效坏人干坏事。
鼎的【成语接龙】,鼎【相关成语】:
0、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1、鼎成龙升: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2、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
3、鼎鼎有名: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4、鼎分三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5、鼎湖龙去: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6、鼎力扶持:鼎力:大力;扶持:帮助,支持。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7、鼎力相助:鼎力:大力;助:帮助,支持。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8、鼎食鸣钟:鼎:古代炊器;钟:古代乐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
9、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同“鼎食鸣钟”。
10、鼎食钟鸣: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11、鼎水之沸:像鼎中的水沸腾一样。形容局势不安定。有时也用以形容人声嘈杂。
12、鼎新革故: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13、鼎鱼幕燕: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14、鼎玉龟符: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15、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16、鼎折餗覆: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17、鼎足而居: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18、鼎足而立: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19、鼎足而三: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湖的【成语接龙】,湖【相关成语】:
0、湖吃海喝:放肆地大吃大喝。
1、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2、湖海飘零: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3、湖海之士:旧时形容气慨豪放之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