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发怒穿冠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发字【释义】:发,汉语简化字,有动词、名词和量词三种词性。由繁体字「发fā」和「髪fà」合并简化而来,对应的日文汉字包括「发」(fā,如:发展)和「髪」(fà,如:毛髪、理髪)。(1)发fā会意。从癶,从弓,从殳。本义:发射弓箭。(2)髪fà形声。从髟,犮声。本义:头发。
怒字【释义】:
穿字【释义】:穿字的含义有很多,按照在当代汉语中使用的频率,主要有如下:1.把衣、鞋、袜等套在身体相应部位上 [put on; wear]。如:穿插(打扮,穿戴);穿执(穿靴执笏的省称);穿秉(谓穿礼服而执朝笏)2. 通过、透过(空隙、空间等) [go through]3.败露;揭穿 [reveal;expose]。如:穿破(戳穿;败露);穿崩、穿帮(方言。露馅)
冠字【释义】: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头衣”,主要有:冠、冕、弁、帻四种,其中“冠”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汉代的时候,冠的种类非常多。
发怒穿冠【拼音全拼】:fà nù chuān guān
发怒穿冠【五笔码】:NVPP
发怒穿冠【拼音码】:FNCG
发怒穿冠【解释】: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发怒穿冠【出处】:三国·魏·曹植《鼙舞歌五首》之五:“张目决眦,发怒穿冠。”
发怒穿冠【英语】:Cross one`s crown
发怒穿冠【成语接龙】:
发怒穿冠--冠盖往来--来迎去送--送暖偷寒--寒木春华--华冠丽服--服服帖帖--帖耳俯首--首尾两端--端本澄源--源源而来--来路不明--明火执杖--杖莫如信--信以为真--真龙天子--子丑寅卯
发【相关成语】:
0、发堿决塘:堿:指堤岸;塘L堤。因发大水使堤岸溃决。
1、发擿奸伏: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2、发财致富:因获得大量财物而富裕起来。
3、发策决科:策:策问;科:等第。拆阅策问题目,以决定录取。旧指应试取中。
4、发短心长: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5、发凡举例: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举:提出。指举例以阐明要点。说明全书通例。
6、发凡起例: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7、发凡言例: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分类举例以说明书的体例。
8、发奋蹈厉:发:奋发,振作;蹈:跳、踏;厉:猛烈,有力。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9、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10、发奋为雄:发奋:振作兴起。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11、发奋有为: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12、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13、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4、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5、发愤展布:发愤:下决心,立志;展:伸展;布:展开;展布:施展才能、抱负。发奋振作,施展才能。
16、发愤自厉:发愤:下决心,立志;厉:磨砺。立志磨炼自己。
17、发愤自雄:决心奋斗,而使自己强盛有实力。
18、发喊连天:连天:与天相连。叫喊的声音直达天上。形容喊声宏大。
19、发号布令:发:发布;号:号令;布:发布;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怒【相关成语】:
0、怒臂当车:怒臂:螳螂发怒用臂膊阻挡车轮。比喻与强者为敌,不自量力。
1、怒臂当辙:怒臂:螳螂发怒用臂膊阻挡车轮;辙:车辙。比喻与强者为敌,不自量力。
2、怒不可遏: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3、怒从心起: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4、怒从心起,恶向胆生:恶:凶暴。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5、怒从心上起: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6、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7、怒从心生: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8、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9、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10、怒火冲天: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11、怒火中烧: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
12、怒眉睁目:瞪大眼睛,咬紧牙关。形容愤恨之极。
13、怒目而视: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14、怒目横眉: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15、怒目切齿: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16、怒目相视:彼此愤怒地看着对方。
17、怒目睁眉:瞪大眼睛,咬紧牙关。形容愤恨之极。
18、怒目戟指: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着别人,象戟的形状。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19、怒气冲冲:盛怒的样子。

穿【相关成语】:
0、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1、穿房过屋:比喻友情深厚,往来密切,妻儿不避。
2、穿房入户:在人家内室里出出进进。形容和主人的关系极为密切。
3、穿红着绿: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4、穿花纳锦: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5、穿花蛱蝶:穿戏花丛中的蝴蝶。后以喻迷恋女色者。
6、穿荆度棘:穿越荆棘丛生处。比喻多经艰难路途。
7、穿井得人:穿井:打井。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8、穿文凿句:钻研文字,琢磨词句。后用作为文牵强附会之意。
9、穿靴戴帽:穿着衣服鞋帽的方式或习惯。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的前后硬加进一些例行的政治说教。
10、穿靴带帽:原指官员的打扮。现也比喻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生硬地加上公式化的套话。
11、穿穴逾墙:指偷窃行为。
12、穿杨贯虱:战国时养由基射箭能百步穿杨,纪昌射箭能正中虱心。事见《战国策·西周策》和《列子·汤问》。后形容技艺高超。
13、穿一条裤子:比喻两人关系密切,利害一致,遇事持同样的态度。
14、穿衣吃饭:指人的基本需求。
15、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16、穿凿傅会:生拉硬扯,牵强解释。
17、穿凿附会: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18、穿针引线: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19、穿针走线:像穿针走线活动样地表演或行动。

冠【相关成语】:
0、冠带之国:冠带:帽子,带子。指讲礼仪的国家和习于礼教的人民。
1、冠盖如市: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
2、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3、冠盖往来: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指官吏们经常来往。
4、冠盖相属:冠盖:古代官吏的冠服和车盖,代指官吏;属:接连。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一路上往来不绝。也指世代仕宦,相继不断。
5、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6、冠盖云集: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7、冠鸡佩猳:冠:头上戴着;猳:公猪。指古代武士的服饰和装束。
8、冠绝当时: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9、冠绝时辈:冠绝:遥遥领先;辈:同一类人。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10、冠绝一时: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11、冠履倒施:冠:帽子;履:鞋子。比喻上下颠倒,尊卑不分。
12、冠履倒易: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13、冠履倒置:冠:帽子;履:鞋子。帽子和鞋的位置换了。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14、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15、冠袍带履:帽子、袍子、带子、鞋子。原指旧时帝王官宦上朝时或聚会时穿的服装。现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16、冠山戴粒: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但各适其适。
17、冠上加冠: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18、冠上履下: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19、冠屦倒施: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同“冠履倒易”。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