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片言九鼎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片字【释义】:“片”一个四画的中文汉字。有第一与第四两个读音,与不同的字组成短语后有不同的语义。词性可以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及量词。
言字【释义】:言,yán,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动〉(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2) 同本义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意为言出传达真理。本义:说,说话。汉语多义词。言(yán),①讲,如:言之在先;②说的话,如:言简意赅;③汉语的字,如: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④语助词,无义,如: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代词〉《尔雅·释诂》:“卬、吾、台(yí)、予、朕、身、甫、余、言,我也。”例(1)《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例(2)《诗·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九字【释义】:九,大写为“玖”。在古代九被认为是最大的数字,现在九在个位数中是最大的正整数。
鼎字【释义】:汉字“鼎”拼音为dǐng,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 是鼎卦。
片言九鼎【拼音全拼】:piàn yán jiǔ dǐng
片言九鼎【五笔码】:TYVH
片言九鼎【拼音码】:PYJD
片言九鼎【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
片言九鼎【近义词】:一言九鼎
片言九鼎【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重信用
片言九鼎【英语】:A word has the weight of nine tripods.
片言九鼎【故事】:战国时期,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平原君携门客毛遂出使楚国,在楚国朝堂上,毛遂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国出兵救赵国,楚王派兵救赵。事后平原君赞扬毛遂三寸舌胜百万兵,一番话使赵国重于九鼎
片言九鼎【成语接龙】:
片言九鼎--鼎镬刀锯--锯牙钩爪--爪牙之士--士死知己--己溺己饥--饥焰中烧--烧香礼拜--拜手稽首--首尾共济--济人利物--物薄情厚--厚皮老脸--脸红筋暴--暴虎冯河--河决鱼烂--烂如指掌--掌上观纹--纹丝不动--动不失时--时不可逢--逢场竿木--木朽形秽--秽德垢行--行不顾言--言必有中--中外合壁--壁间蛇影--影灭迹绝--绝长继短--短绠汲深--深沟壁垒
片言九鼎【造句】:
0、片言九鼎威信源于清正,一公百服声望始自廉明;立公心甘做公仆德乃大,去私念不谋私利品自高。

片【相关成语】:
0、片长薄技:微小的特长,浅薄的技能。
1、片长末技:微小的特长,浅薄的技能。同“片长薄技”。
2、片词只句:指零碎的文字材料。同“片言只字”。
3、片光零羽:比喻零星的珍贵品。
4、片甲不存: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5、片甲不归:片:单,只;甲:铠甲。形容全军覆没。
6、片甲不还:形容全军覆没。同“片甲不回”。
7、片甲不回:一个士兵也没回来。形容全军覆没。
8、片甲不留: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9、片甲无存: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同“片甲不存”。
10、片笺片玉:笺:精美的纸张。一片纸如同一片美玉。形容诗文秀美华丽。
11、片接寸附:比喻生拼硬凑。
12、片口张舌:形容卖弄口舌,搬弄是非。 同“骗口张舌”。
13、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14、片鳞残甲: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同“片鳞只甲”。
15、片鳞碎甲:犹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16、片鳞只甲:犹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17、片善小才:片善:微小的优点。指小有才能的人。
18、片石韩陵:比喻少见的好文章。
19、片瓦不存:一块瓦都没有了。形容房屋全部毁坏。

言【相关成语】:
0、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言必有据:言:说话;据:依据。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2、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3、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4、言不达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5、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6、言不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7、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8、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说话与行事不能相照应,行动和言语也不相符合。指言行不符。
9、言不诡随:说话不谲诈善变。
10、言不及私: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11、言不及行:指言行不一。
12、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13、言不践行:践行:履行,实行。说了不能实行。
14、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15、言不入耳:指说的话不中听。
16、言不由中: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17、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18、言不逾阈:言:说的话;逾:越过;阈:门坎。夫妻间说的话,不能越过大门。比喻说体己话不能让外人知道。
19、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

九【相关成语】:
0、九变十化:指变化多端。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累:堆迭,积聚。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比喻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
2、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3、九鼎不足为重: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4、九鼎大吕:九鼎:古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大吕:周庙大钟。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5、九鼎一丝: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
6、九鼎一言: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7、九攻九距:九:泛指多次;距:通“拒”,抵抗。形容攻守征战非常激烈。
8、九故十亲:泛指亲戚朋友。
9、九关虎豹:比喻凶残的权臣。
10、九合一匡:原指春秋时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称霸主,使混乱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的治国才能。
11、九回肠: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思。回肠:形容内心焦虑不安。
12、九回肠断: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同“九回肠”。
13、九棘三槐:棘、槐:树名。古代皇宫外朝种植棘树和槐树,作为臣子朝见皇帝时所居位置的标志。后泛指三公、九卿等高级官职。
14、九间朝殿: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间,指两柱的距离。九间,极言堂殿之宽广。亦作“九间大殿”。
15、九间大殿: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同“九间朝殿”。
16、九江八河:泛指所有的江河。
17、九经百家:泛指古代典籍和各种学术流派。
18、九经三史:泛指古代典籍。
19、九九归一:归根到底。

鼎【相关成语】:
0、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1、鼎成龙升: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2、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
3、鼎鼎有名: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4、鼎分三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5、鼎湖龙去: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6、鼎力扶持:鼎力:大力;扶持:帮助,支持。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7、鼎力相助:鼎力:大力;助:帮助,支持。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8、鼎食鸣钟:鼎:古代炊器;钟:古代乐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
9、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同“鼎食鸣钟”。
10、鼎食钟鸣: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11、鼎水之沸:像鼎中的水沸腾一样。形容局势不安定。有时也用以形容人声嘈杂。
12、鼎新革故: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13、鼎鱼幕燕: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14、鼎玉龟符: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15、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16、鼎折餗覆: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17、鼎足而居: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18、鼎足而立: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19、鼎足而三: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