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巧言如簧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巧字【释义】:巧,qiao,从工从丂(kao)1) 形声。从工,丂( 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2) 同本义 skillful;ingenious巧,技也。——《说文》①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巧手|巧妙|技巧|心灵手巧。②虚假不实;玩弄花样:巧立名目|花言巧语。③恰好;正好:恰巧|凑巧|赶巧。⊙注形声。字从工,从丂,丂亦声。“工”指工匠,“丂”义为“久经岁月磨难”。“工”与“丂”联合起来表示“久经岁月磨难的工匠”。本义: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技艺高明的老年工匠。引申义:技术精湛、娴熟
言字【释义】:言,yán,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动〉(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2) 同本义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意为言出传达真理。本义:说,说话。汉语多义词。言(yán),①讲,如:言之在先;②说的话,如:言简意赅;③汉语的字,如: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④语助词,无义,如: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代词〉《尔雅·释诂》:“卬、吾、台(yí)、予、朕、身、甫、余、言,我也。”例(1)《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例(2)《诗·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如字【释义】:“如”拼音:rú,部首:女,部外笔画:3,总笔画:6。下文有‘如’的汉字释义、常用词组、康熙字典、字源演变及字形对比。《说文》:“如,从随也。从女,从口。”
簧字【释义】:基本信息簧huáng[本字]簧[简体笔画]17[部首]竹[繁体]簧[繁体笔画]18[五行]木郑码:MEKO,U:7C27,GBK:BBC9笔画数:17,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12212512134
巧言如簧【拼音全拼】:qiǎo yán rú huáng
巧言如簧【五笔码】:AYVT
巧言如簧【拼音码】:QYRH
巧言如簧【解释】: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巧言如簧【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巧言如簧【近义词】:巧舌如簧
巧言如簧【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能说会道
巧言如簧【英语】:Smooth words are as smooth as a spring
巧言如簧【看图猜成语】:
看图猜成语【巧言如簧】
巧言如簧【成语接龙】:
巧言如簧
巧【相关成语】:
0、巧不可接: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1、巧不可阶:阶:台阶,引伸为赶上。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2、巧不若拙:拙:笨拙。有时巧捷不如笨拙。
3、巧不胜拙:拙:笨拙。有时巧捷不如笨拙。
4、巧断鸳鸯:断:判定。很巧妙成全别人成为夫妻。
5、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6、巧发奇中: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8、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馎饦:汤饼。如果没有米面,最灵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饭食来。比喻缺乏必要的条件,事情不可能做到。
9、巧捷万端:巧捷:机灵敏捷。万端:变化极多。机灵敏捷,变化多端。形容动作或思维机敏,变化极多。
10、巧立名目: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11、巧立名色: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同“巧立名目”。
12、巧妙绝伦:伦:类,辈;绝伦:独一无二。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13、巧能成事:巧:灵巧、机敏。灵巧机敏能成就事业。
14、巧妻常伴拙夫眠:巧媳妇常与笨拙的丈夫同眠。比喻不称心如意的事。
15、巧取豪夺:巧取:软骗;豪夺:强抢。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16、巧上加巧: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17、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18、巧思成文:巧思:灵活、精巧而又高妙的构想、设计;成文:写成文章。用灵活精巧而高妙的构思,写成一部名作。
19、巧同造化:巧:技巧,技艺;同: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言【相关成语】:
0、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言必有据:言:说话;据:依据。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2、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3、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4、言不达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5、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6、言不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7、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8、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说话与行事不能相照应,行动和言语也不相符合。指言行不符。
9、言不诡随:说话不谲诈善变。
10、言不及私: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11、言不及行:指言行不一。
12、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13、言不践行:践行:履行,实行。说了不能实行。
14、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15、言不入耳:指说的话不中听。
16、言不由中: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17、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18、言不逾阈:言:说的话;逾:越过;阈:门坎。夫妻间说的话,不能越过大门。比喻说体己话不能让外人知道。
19、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

如【相关成语】:
0、如珪如璋:珪:玉器;璋:古代贵重的礼器。比喻人品质高尚,气宇轩昂。
1、如臂使指:比喻指挥如意,没有牵制。
2、如不胜衣:胜: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
3、如操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同“如持左券”。
4、如潮涌至:
5、如痴如呆:如:好像。形容极其迷恋某事。
6、如痴如狂: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7、如痴如梦: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8、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9、如痴似醉: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亦作“如醉如痴”。
10、如持左券: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好像手里执有左券。比喻把握住了事情的结局。
11、如出一轨:轨:车轮碾轧的痕迹。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轨。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12、如出一口: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13、如出一辙: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14、如椽大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15、如椽之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16、如此而已:如此:象这样;而已:罢了。就是这样罢了。
17、如此这般:虚指没有详细说明或不要求详细说明的某种事物。
18、如蹈水火:像走入水火之中。比喻处境艰难。
19、如蹈汤火: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

簧【相关成语】: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