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安如泰山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安字【释义】:安,读音:ān,会意字。基本释义1.安稳、安定、安全。2.安逸、安乐。3.安心。4.安放、设置(后起意义)。5.疑问代词。a、什么,什么地方;b、怎么,哪里。6.养7.电流强度单位名称,安培的简称,符号A。8.问候语。“安”字常用于问候语。通常说的例如“早安”、“午安”、“晚安”。另有“请安”一说。2015,“安”字当选日本年度汉字。
如字【释义】:“如”拼音:rú,部首:女,部外笔画:3,总笔画:6。下文有‘如’的汉字释义、常用词组、康熙字典、字源演变及字形对比。《说文》:“如,从随也。从女,从口。”
泰字【释义】:汉字泰(tài)的含义:1、平安,安定:~适(幽闲安适)。~安。~然处之。2、佳,美好:~运。否(pǐ)极~来。3、极:~西(旧指欧洲)。4、骄纵,傲慢:~侈(骄纵奢侈)。骄~。5、通:天地交~。
山字【释义】:由于地壳变化形成的高耸的部分,成列的群山向一个方向延展,形成山脉。
安如泰山【拼音全拼】:ān rú tài shān
安如泰山【五笔码】:PVDM
安如泰山【拼音码】:ARTS
安如泰山【解释】: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安如泰山【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安如泰山【近义词】:坚如磐石、岿然不动
安如泰山【反义词】:岌岌可危、危在旦夕、不堪一击
安如泰山【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坚固不可摧毁
安如泰山【英语】:as stable as Mount Tai
安如泰山【故事】:西汉诸侯吴王刘濞对汉景帝的中央政权心怀不满,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诸侯的领地,导致刘濞联合楚等七国诸侯以“清君侧”名义举兵反叛。吴王府枚乘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劝谏,希望改变主意能使地位比泰山还要稳固安如泰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像泰山一样安稳,不可动摇。形容十分稳固。 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关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迭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 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
安如泰山【成语接龙】:
安如泰山--山重水复--复子明辟--辟地开天--天下为一--一节一行--行古志今--今昔之感--感时抚事--事生肘腋--腋肘之患--患难相恤--恤孤念寡--寡鹄孤鸾--鸾飞凤舞--舞爪张牙--牙签犀轴
安如泰山【造句】:
0、如果我们和他们结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我们益都和登州就安如泰山,到处是我们的朋友,谁也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
1、现在的他们大惊失色,正好与我这个主人公安如泰山相反,不过他们又不要那么夸张吗???“谢谢大家关心啦,放心吧,我没事的,更何况,我去的又不是龙潭虎穴!”。
2、要不官军拿我们束手无策?山寨安如泰山多亏这些兄弟。
3、时间定格这一刻韩小丫的眼泪哗啦啦流出来一边用力推着安如泰山的白舒武一边乞求着:“你走开你走开。
4、微微偏头见林泽趴在最后一排安如泰山忍不住皱了皱眉。
5、冀州入于亲交将军不但有让贤之名更身安如泰山也。
6、这一瞬间的风情就连一向笑容满面安如泰山的郝安邦郝书记都没人把持住恍惚间迷失了。
7、雾牛也许看这边人多势众,一直安如泰山的守着山壁,死死的盯这面前的人,一动不动。
8、为人大度包容举止大大方方做学问博古通今触类旁通做人八面圆通经商财运亨通做官安如泰山。
9、我国的国际地位安如泰山。
10、子光不必去了既然官军把营地扎在远离宛城的荒郊那么说明宛城还没陷落而且是安如泰山的因为官军都还不敢围城。
11、不然就算因为有了花神宫那个神秘使者的警告风义山庄的处境可以安如泰山但若仅靠风义山庄自己的实力想要迅速强大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
12、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我军阵地安如泰山。
13、弟弟与希庵之骄矜之气要互相制约一下那么北岸应当是安如泰山了。
14、两人见他身处狂风旋流之中,竟意态闲散、安如泰山,不禁大为钦佩,当下赞叹道:“宫主神通莫测绝伦,当真令人佩服。

安【相关成语】:
0、安安分分:为人规矩老实,做事不敢越轨
1、安安合适:刚刚适合,恰好相合。
2、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3、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4、安安心心: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5、安安逸逸: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6、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7、安邦治国:使国家安定太平。
8、安不忘危: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9、安不忘虞:虞:忧患。安定太平的时候不能忘记潜伏着的忧患。
10、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11、安常处顺: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12、安常履顺: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13、安常守分: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14、安常守故: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15、安常习故: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16、安车蒲轮: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17、安定团结: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18、安堵乐业: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19、安堵如常:堵:墙壁,居所。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如【相关成语】:
0、如珪如璋:珪:玉器;璋:古代贵重的礼器。比喻人品质高尚,气宇轩昂。
1、如臂使指:比喻指挥如意,没有牵制。
2、如不胜衣:胜: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
3、如操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同“如持左券”。
4、如潮涌至:
5、如痴如呆:如:好像。形容极其迷恋某事。
6、如痴如狂: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7、如痴如梦: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8、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9、如痴似醉: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亦作“如醉如痴”。
10、如持左券: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好像手里执有左券。比喻把握住了事情的结局。
11、如出一轨:轨:车轮碾轧的痕迹。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轨。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12、如出一口: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13、如出一辙: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14、如椽大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15、如椽之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16、如此而已:如此:象这样;而已:罢了。就是这样罢了。
17、如此这般:虚指没有详细说明或不要求详细说明的某种事物。
18、如蹈水火:像走入水火之中。比喻处境艰难。
19、如蹈汤火: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

泰【相关成语】:
0、泰阿倒持: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1、泰而不骄: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2、泰极而否: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好的到了极点,坏的就来了。
3、泰极生否: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好事会变成坏事。
4、泰来否极: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5、泰来否往: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6、泰然处之: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7、泰然居之: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
8、泰然自得: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
9、泰然自若:自若:象平常一样。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10、泰山北斗: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11、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12、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1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15、泰山鸿毛: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16、泰山可倚:有如泰山一样可以倚靠。形容有强有力的靠山。
17、泰山梁木: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18、泰山盘石:比喻安定稳固。
19、泰山磐石:比喻安定稳固。

山【相关成语】:
0、山殽野湋: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同“山肴野蔌”。
1、山包海汇:犹言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2、山包海容: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3、山奔海立:高山好像在飞奔,大海仿佛竖立起来。形容气势非常宏大。
4、山崩川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
5、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6、山崩地塌:山岳崩倒,大地塌陷。同“山崩地陷”。
7、山崩地陷: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8、山崩地坼:山岳崩塌,大地裂开。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
9、山崩海啸: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10、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同“山崩川竭”。
11、山崩钟应: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12、山不让土石:山不拒辞土石才能高大。比喻人度量宽广,才能成大事。
13、山不厌高: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
14、山不转路转: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
15、山不转水转: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
16、山砠水厓:石山和水滨。泛指荒僻的处所。
17、山长水阔: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长水远”。
18、山长水远: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19、山吃海喝:放肆地大吃大喝。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