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至敬无文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至字【释义】:至,zhi,象形、会意,下来也。像鸟飞从高下至地也。或像射来的箭落到地上。从一,一犹地也。不,上去;而至,下来也。到:~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极、最:~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至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像射来的箭落到地上,表示到达。至的本意为到,引申指到达了极点,完全达到,又引申指极、最,用做副词,还引申表示一件事已经做完,再做另一件事情。与“致”的区别:致:表达;集中精力; 到达 实现; 招引; 情趣; 精细
敬字【释义】:敬,从茍(ji)从攵(攴,pu)。以攴促之言行真善美(茍)。慎言也。(1) 会意。从攴( 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茍( 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2) 同本义 [respectfully]“敬”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左半边是“茍”(jì)字,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茍”字为“自我告诫、自我反省”之义;今也有说法认为“茍”是“敬”字的初文。右半边为“攵”,即反文旁,反文旁由“攴”(pū)字演化而来,是用棍子或鞭子敲打的意思。很多人误以为“敬”字的左半边是“苟”字,实际上茍、苟两字的读音、字义、篆体均不相同,“茍”字的上半部分也并非草字头“艹”,而是类似于羊角的“卝”。因中国内地推行汉字改革,故“敬”字左半边的“茍”字被改成类似“苟”字的写法,总笔画数也从原先的13画变成12画。
无字【释义】:无,有两个读音mó;wú。wú,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读作wú时的基本字义是没有,还可以作为哲学名词来理解,与“有”相对;另有不的意思。比如无辜;无偿;无从。读作mó时;佛教用语,“南无”,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这里的无读作mó。早期佛教经论中所说的无,是指相对于‘有’之‘非有’,亦即相对于‘存在’之‘非存在’。另外还是几个动漫中的角色。
文字【释义】:文,wen,从玄从爻。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故文即为符。上古之时,符文一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尚书序》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序》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古今通论》(1)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2) 同本义 [figure;veins]文,英语念为:text、article等,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为文章、文字,与古今中外的各个文学著作中出现的各种文字字形密不可分。古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今有宋体、楷体等,都在这一方面突出了“文”的重要性。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文”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从大的方面来讲,它可以用于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用于用于表示单独的一个“文”字,可用于表示一段话,也可用于人物的姓氏。
至敬无文【拼音全拼】:zhì jìng wú é
至敬无文【五笔码】:GAFY
至敬无文【拼音码】:ZJWW
至敬无文【解释】:敬:崇敬;文:修饰。真正的敬意无需用客套的形式来表现。
至敬无文【出处】:《礼记·礼器》:“至敬无文,父党无容。”
至敬无文【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至敬无文【英语】:To respect no text
至敬无文【成语接龙】:
至敬无文--文君司马--马革盛尸--尸利素餐--餐风啮雪--雪碗冰瓯--瓯饭瓢饮--饮泣吞声--声誉十倍--倍道而进--进壤广地--地嫌势逼--逼良为娼
至【相关成语】:
0、至诚高节: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1、至诚如神:至诚:极其诚恳。指精神所至,可以推知事物的发展变化,如同神仙一样。
2、至诚无昧:极其诚实,不存有欺瞒之心。
3、至大无外:大到极点,外无以加。
4、至大至刚: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
5、至当不易:至:极;当:恰当;易:改变。形容极为恰当,不能改变。
6、至高无上: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7、至高至上: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8、至公无私:非常公正,不存私心。
9、至关重要:指具有特别重大影响或后果。
10、至交契友:契:投合。指交谊最深而又情投意合的好友。
11、至敬无文:敬:崇敬;文:修饰。真正的敬意无需用客套的形式来表现。
12、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13、至戚世交:至戚:关系很近的亲戚;世交:上代人就有交情的人家。最近的亲戚,最亲密的朋友。形容关系密切。
14、至亲骨肉:关系最近的亲人。
15、至亲好友: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
16、至情一往:一往:一直,始终。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17、至仁忘仁:至仁:最大的仁德。极有仁德的人反而不必常常想着仁。比喻事物达到了顶点,反而不需要它存在了。
18、至仁无亲:至仁:最大的仁德。道德修养高的人对待万物一视同仁,没有亲疏的差别。
19、至人无己:至人:道德修养极高的人。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能顺应客观,忘掉自己。
敬【相关成语】:
0、敬布腹心:敬:恭敬;布:阐述、表述;腹心:比喻诚意。至诚的话。旧时表示恭敬谨慎地陈述自己内心深处的话。
1、敬陈管见:敬陈:恭敬地陈述;管见:从管子里观看东西,所见极小,指浅陋的见解。毕恭毕敬地阐明自己浅陋的见解或建议。多用于自谦词。
2、敬而远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3、敬恭桑梓:敬恭: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4、敬鬼神而远之: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5、敬姜犹绩:以之为富贵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的典实。
6、敬酒不吃吃罚酒:比喻不受抬举。
7、敬老爱幼:敬:尊敬;爱: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8、敬老慈穉: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9、敬老慈少: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10、敬老慈幼: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11、敬老慈稚: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12、敬老怜贫: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13、敬老恤贫: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14、敬老尊贤: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15、敬如上宾:上宾:尊贵之客。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
16、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17、敬上爱下: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18、敬上接下: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19、敬时爱日:指珍惜时间。
无【相关成语】:
0、无般不识:犹百般,用尽方法。
1、无背无侧:不能辨清背叛倾仄之人。
2、无本生意:没有成本的买卖。
3、无本之木:本:根;木:树。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4、无边风月: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5、无边苦海:原为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6、无边无际: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7、无边无限:开阔得望不到尽头。
8、无边无涯: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9、无边无沿: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同“无边无际”。
10、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同“无边无际”。
11、无病呻吟: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12、无病自炙:灸:灼,多指中医用艾叶等灼烧身体某一部分的医疗方法。比喻自找苦吃或自寻烦脑。
13、无波古井: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14、无补于时:对时事形势没有什么帮助。
15、无补于世:世:时代。对时势没有什么帮助。
16、无补于事: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17、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18、无肠公子:指螃蟹。
19、无肠可断:比喻悲痛之极。
文【相关成语】:
0、文笔流畅: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1、文炳雕龙:炳:形容有文采;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极富文采。
2、文不对题: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3、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4、文不尽意:文章未能完全表达出心意。
5、文才武略:武略:军事方面的才能。既有文学才能,又有军事才能。形容文武兼备。
6、文采炳焕:本指豹身花纹,光彩四溢。后形容书法精技艺湛,光彩照人。
7、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亦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8、文采缘饰:文采:指文章精采;缘饰:指衣物镶缀的花边。指花边文学,文笔精美。
9、文彩四溢:形容作品典雅。
10、文场笔苑:苑:荟萃的地方。指文学界。
11、文抄公: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
12、文弛武玩:文武官员玩忽职守。
13、文川武乡:原指出文臣武将的地区。后指教化普及,风俗纯正的地区。
14、文从字顺: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15、文德武功:治理国家恩德昭著,对外用兵成绩斐然。旧时多用为赞誉帝王或重臣的颂词。
16、文东武西:本指汉初叔孙通所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将居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17、文房四宝:俗指笔、墨、纸、砚。
18、文房四侯: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
19、文房四士: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3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