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则为王,败则为贼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则字【释义】:则,ze,从贝从刂。〈名〉(1)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2) 同本义 [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则,等画物也。——《说文》则,法也;则,常也。——《尔雅》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3)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4)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grade]《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 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5)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district about 300 square li]。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6) 标准权衡器 [standard weighing device]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为字【释义】:汉字,多音字,一般表示做(作为),表示为某人做某事。有时也表示被动。
王字【释义】:王,汉语汉字。是指因为自身修养和智慧以及能力非常之高进而被天下所有人推举为最高管理者的人,称之为王。三横一竖即表示天地人的贯通。能够让人和天地自然和谐的人即称之为王。
败字【释义】:败,bai,从贝从攴。以棍棒(攴)敲击宝贵的鼎(贝)。本义:毁坏,搞坏。会意。从贝,从攴。攴,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繁体:败。
则字【释义】:则,ze,从贝从刂。〈名〉(1)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2) 同本义 [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则,等画物也。——《说文》则,法也;则,常也。——《尔雅》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3)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4)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grade]《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 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5)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district about 300 square li]。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6) 标准权衡器 [standard weighing device]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为字【释义】:汉字,多音字,一般表示做(作为),表示为某人做某事。有时也表示被动。
贼字【释义】:贼(拼音:zéi),从贝从戎。以戎毁贝,为贼。会意。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 本义:残害;伤害。 同本义 [cruelly injure or kill;harm;hurt]拼音:zéi。字义:1.偷东西的人,盗匪。2,对人民有危害的人。3.害,伤害。4.邪的,不正派的,5狡猾,6副词。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拼音全拼】:chéng zé wéi wáng,bài zé wéi zéi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五笔码】:DMYGMMYM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拼音码】:CZWWBZWZ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解释】: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十一回:“单枪独马领三军,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近义词】: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成败的结局不同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英语】:If he succeeds, he is a king; if he fails, he is a thief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成语接龙】: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贼眉鼠眼--眼空心大--大发谬论--论黄数白--白驹过隙--隙大墙坏--坏法乱纪--纪群之交--交口赞誉--誉满天下--下不了台--台阁生风--风和日美--美言不文--文恬武嬉--嬉皮笑脸--脸红耳赤--赤口白舌--舌敝唇枯--枯竹空言--言行计从--从容自若--若存若亡--亡猿祸木--木居海处--处尊居显--显赫人物--物盛则衰--衰当益壮--壮夫不为--为国为民--民生涂炭
成【相关成语】:
0、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1、成败利钝: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2、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3、成败荣枯:成功与失败,得志与失意。指人在仕途或事业上的得失荣辱。
4、成败兴废:成功或失败,兴起或衰退。
5、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6、成帮结队:犹成群结队。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7、成城断金: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8、成都卖卜:汉代人严光在成都时靠卖卜谋生。比喻不做官靠自己的劳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9、成风尽垩:形容技艺高超。
10、成风之斫:形容技艺高超。同“成风尽垩”。
11、成佛作祖: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
12、成规陋习:指由于普遍效法而成为社会准则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或做法。
13、成何世界:算作什么社会。用来指斥社会风气不良,腐败不堪。
14、成何体面:算作什么样子。
15、成何体统:算作什么样子。
16、成己成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17、成家立计:犹言成家立业。
18、成家立业:指男的结了婚,有职业,能独立生活。
19、成精作怪:变成精怪,兴风作浪。比喻人捣乱骚扰,从事不正当的活动。
则【相关成语】:
为【相关成语】:
0、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1、为丛驱雀: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2、为德不终: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同“为德不卒”。
3、为德不卒:卒:完毕,终了。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4、为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5、为而不恃:为:做;恃:倚仗。做了好事而不自认为有功。
6、为法自弊:作定自弊。
7、为非作歹:做种种坏事。
8、为非作恶:做种种坏事。同“为非作歹”。
9、为富不仁: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10、为官择人:从工作的需要出发设立机构,挑选人才。
11、为鬼为蜮: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12、为鬼为魅:为:作为;魅:传说中的鬼怪。指象鬼魅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13、为国捐躯: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14、为国为民: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15、为害无穷:为:成为,作为;害:祸害;无穷:没有穷尽。成为无穷无尽的祸害。形容祸害极大。
16、为好成歉:比喻好心得不到好报,将恩作仇。
17、为虎傅翼: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18、为虎添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19、为虎作伥: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王【相关成语】:
0、王八羔子:王八:俗称乌龟或鳖。比喻妻子不忠、偷人养汉的丈夫以及坏小子。
1、王道乐土:王道:统治者治理国家应遵循的道理;乐土:安乐的土地。指施行仁政,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
2、王法无情:王法:封建时代称国家法律。国家的法律是不讲情面的。
3、王公大人: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4、王公贵戚:泛指皇亲国戚。
5、王公贵人:泛指达官贵人。
6、王贡弹冠: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7、王顾左右而言他: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8、王侯将相: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9、王后卢前:指诗文齐名。
10、王室如毁:王室:指周王朝;毁:焚烧。原指西周王朝遭犬戎之难,如火烧毁。后泛指封建王朝濒于灭亡。
11、王室鞅掌:鞅:古代用马拉车时安在马脖子上的皮套子;鞅掌:仪容不整,指事多,无瑕整理仪容。旧时比喻公务繁忙。
12、王司敬民:王:君主;司:主持。君王主持国家的职责在于尊重老百姓。
13、王孙公子: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14、王孙贵戚:泛指皇亲国戚。同“王公贵戚”。
15、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16、王谢风流:王谢:王导、谢安,六朝时金陵王氏、谢氏为望族;风流:有建树。泛指高门望族中世代出有影响的人物并有功业传世。
17、王杨卢骆:指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擅长诗文,对初唐文学革新有贡献。
18、王阳在位,贡公弹冠:王:汉代王吉;贡: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灰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
19、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相关成语】:
败【相关成语】:
0、败笔成丘:用坏的笔堆得象小山丘一样。形容书法精良或著述甚多。
1、败兵折将: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2、败不旋踵: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
3、败材伤锦:比喻用非其人,伤害国家。
4、败德辱行:败坏道德和操守。
5、败法乱纪: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6、败鼓之皮: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7、败国丧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8、败国亡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9、败化伤风: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10、败绩失据:指事业失败而无所凭依。
11、败家子: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12、败将残兵:指战败后剩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13、败井颓垣: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14、败军之将: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15、败寇成王:失败者沦为草寇,成功的人称王称帝。
16、败鳞残甲: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17、败柳残花: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18、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19、败俗伤风: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则【相关成语】:
为【相关成语】:
0、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1、为丛驱雀: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2、为德不终: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同“为德不卒”。
3、为德不卒:卒:完毕,终了。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4、为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5、为而不恃:为:做;恃:倚仗。做了好事而不自认为有功。
6、为法自弊:作定自弊。
7、为非作歹:做种种坏事。
8、为非作恶:做种种坏事。同“为非作歹”。
9、为富不仁: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10、为官择人:从工作的需要出发设立机构,挑选人才。
11、为鬼为蜮: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12、为鬼为魅:为:作为;魅:传说中的鬼怪。指象鬼魅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13、为国捐躯: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14、为国为民: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15、为害无穷:为:成为,作为;害:祸害;无穷:没有穷尽。成为无穷无尽的祸害。形容祸害极大。
16、为好成歉:比喻好心得不到好报,将恩作仇。
17、为虎傅翼: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18、为虎添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19、为虎作伥: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贼【相关成语】:
0、贼不空手:贼:偷东西的人。偷东西的人不会空手而回,一定要有所得。
1、贼臣乱子:
2、贼臣逆子:
3、贼出关门:贼偷了东西走后才去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4、贼夫人之子:对引导别人犯错误者的斥责。
5、贼喊捉贼: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6、贼眉溜眼:形容非常狡猾的样子。
7、贼眉鼠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8、贼眉贼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9、贼皮贼骨:指贼人肉体久受责罚,耐受性强。
10、贼去关门:贼偷了东西走后才云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11、贼人胆虚: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12、贼人心虚: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
13、贼头狗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14、贼头鬼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15、贼头鼠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16、贼头贼脑: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17、贼心不死: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18、贼子乱臣: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19、贼走关门:比喻事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