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衮衣绣裳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衮字【释义】:衮,读音是gǔn,词语衮服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 。
衣字【释义】:衣,多音字:1:yī,用于“衣服”“衣冠禽兽”。《说文》:“衣: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2:yì,穿,拿衣服给人穿。如“解衣衣我”,前一个“衣”读一声,第二个“衣”读四声。
绣字【释义】:绣,指我国特有的一种手工制作技术,用针将彩色的线缝在绸或布上构成图案、花纹或文字。又指绣成的物品。
裳字【释义】:裳,词语。通常指代“衣服”。
衮衣绣裳【拼音全拼】:gǔn yī xiù cháng
衮衣绣裳【五笔码】:UYXI
衮衣绣裳【拼音码】:GYXS
衮衣绣裳【解释】: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
衮衣绣裳【出处】:《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衮衣绣裳【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生活
衮衣绣裳【英语】:Gun clothes embroidered dress
衮衣绣裳【成语接龙】:
衮衣绣裳
衮【相关成语】:
0、衮实无阙:衮衣无缺损。比喻帝王治理无过失。
1、衮衣西归:谓功勋卓著,位拜三公而归。
2、衮衣绣裳: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
3、衮衣以归:指功勋卓著,位拜三公而归。同“衮衣西归”。
4、衮衮诸公:衮衮:相继不绝。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衣【相关成语】:
0、衣被苍生:被:同“披”;苍生:百姓。把衣服给百姓穿上或披上。比喻广施恩惠于百姓。
1、衣被群生:衣被:给人衣穿,比喻加惠于人;群生:众生。比喻恩惠广施。
2、衣弊履穿:弊:坏;履:鞋。衣服穿破了,鞋子磨漏了。形容人很贫穷。
3、衣钵相承: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4、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5、衣钵之传: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
6、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7、衣不蔽体: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8、衣不布体:布:铺开。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9、衣不盖体:盖:遮盖。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10、衣不及带:衣:穿衣服;带:腰带。穿衣服来不及把腰带系上。形容时间仓促,装束不整。
11、衣不解带: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12、衣不解结:解结:解开衣结,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
13、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衣服新的好,朋友旧的好。形容故旧不可轻弃。
14、衣不完采: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15、衣不曳地:曳:拖。衣衫短小,不拖在地上。比喻衣着朴素。
16、衣不择采:衣服不选择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17、衣不重帛:指不穿多件丝织的衣服。
18、衣不重采:重:重叠;彩:通“彩”。不穿多件色彩鲜艳的衣服。形容衣着朴素。
19、衣带渐宽:指因相思而消瘦,衣服都显得肥大了。
绣【相关成语】:
0、绣佛长斋:绣佛:刺绣的佛像;长斋:终年吃素。形容修行信佛。
1、绣斧之诛:绣斧:指皇帝指派、掌有生杀大权的巡察官员。指皇帝特派官员对某人的诛罚。
2、绣阁香闺:闺、阁:旧指女子的住处。指富贵人家青年女子的住处。
3、绣虎雕龙: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4、绣花枕头: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
5、绣口锦心: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6、绣闼雕甍:闼:门楼上的小屋;甍:屋脊。五彩绘画的门楼,经过雕刻的屋脊。形容建筑物的精巧、雄伟。
裳【相关成语】: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