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刑于之化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刑字【释义】:1. 对犯罪的处罚:~罚。~法。~律。~事。执~。服~。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讯。受~。~具。
于字【释义】:于,yu,于是迂、纡的本字,本义为曲折。较早的字是在“干”的旁边有一条迂曲的线,行路时要绕着走。“于”是一个汉字,从古代就有这个字了,只是和现在的意思不同,属古今异义。“于”不是“於”的简体字(《简化字总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都没有规定“於”简化为“于”,《新华字典》对“於yú”的解释是“同于”),“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於”也并不能代替“于”的全部意义。同时“于”也是一个姓氏,但不同于“於”姓。常见于文言文中。
之字【释义】:《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化字【释义】:
刑于之化【拼音全拼】:xíng yú zhī huà
刑于之化【五笔码】:GGPW
刑于之化【拼音码】:XYZH
刑于之化【解释】:指以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
刑于之化【出处】:《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
刑于之化【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刑于之化【英语】:The punishment of punishment
刑于之化【成语接龙】:
刑于之化--化日光天--天下第一--一寸丹心--心口不一--一字见心--心口如一--一体同心--心小志大--大得人心--心粗胆大--大快人心--心高于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比天高--高傲自大--大夜弥天--天大地大--大言欺人--人小鬼大--大辩不言--言行不一--一片丹心--心腹之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下归心--心如止水--水广鱼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地良心--心同止水--水宽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抱一--一身五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片赤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明月清风--风急浪高--高自骄大--大禹治水
刑【相关成语】:
0、刑不上大夫:大夫:官名,商周有大夫、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五级爵。原指五级爵犯罪免受肉刑。后比喻刑法对官僚阶级不起作用。
1、刑措不用:措:设置,设施。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
2、刑马作誓:古代结盟,杀马饮血,立誓为信。比喻庄重的誓言。
3、刑期无刑: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4、刑仁讲让:以仁爱为典型,讲求礼让。
5、刑天争神:刑天: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刑天敢于和天帝争夺神位。后比喻大无畏的精神。
6、刑无等级:对犯人用刑不考虑其地位的尊贵和卑贱。
7、刑于之化:指以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
8、刑余之人:余:以后。指太监或受过宫刑的人。也指其他受刑致残的人。

于【相关成语】:
0、于安思危: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1、于飞之乐: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
2、于归之期:于归:出嫁。姑娘出嫁的日子。
3、于呼哀哉: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4、于家为国:为国家为人民。
5、于今为烈:烈:厉害。某件事过去就已经有过,不过现在的更加厉害罢了。
6、于民润国:润:益。对人民对国家都有好处。
7、于事无补:对事情毫无补益。
8、于是无补:补:好处,益处。对事情没有什么好处。
9、于思于思:思:同腮;于思:鬓须茂盛的样子。指胡须长而多的人。
10、于心不愧:在心里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11、于心不忍:从心里常觉得忍不下去。多表示对受害者的同情。
12、于心何忍: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13、于心无愧:在心里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14、于心有愧:从内心感到惭愧。

之【相关成语】:
0、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2、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3、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4、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5、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6、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化【相关成语】:
0、化悲痛为力量:化:变。把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1、化被万方:华:德化,用恩德来感化;被:到,及;万方:四面八方。恩德感化达到四面八方。
2、化驰如神:化:以恩德感化;驰:疾速奔走。旧时比喻道德教化深受百姓欢迎,施行极为迅速。
3、化敌为友:把敌人转化为自己的朋友。
4、化腐成奇:指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
5、化腐为奇:指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同“化腐成奇”。
6、化腐朽为神奇: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7、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8、化公为私:指以不法手段侵吞公物。
9、化及冥顽:冥顽:愚昧。教化普及到愚昧无知的人,使他们受到教育。形容教化普及,世风良好。
10、化及豚鱼: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
11、化零为整: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12、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13、化民易俗: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14、化日光天:①指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同“光天化日”。
15、化若偃草:指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
16、化铁为金:化:变。神话传说仙人将石头变为黄金。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
17、化外之民:化:开化;民:民众。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
18、化为灰烬:变成一堆灰土。多指被彻底烧光。
19、化为泡影:泡:水泡。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很快就消失。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3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