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凭虚公子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凭字【释义】:凭, 靠在东西上:~栏。~吊(对着遗迹怀念);依靠,仗恃:~借。~靠。~信;根据。
虚字【释义】:虚,虗,xu ,从虍( hū)从丘(qiu,从北从一)。虚本谓大丘。大则空旷。故引伸之为空虚。虚是“墟”的古字,形声。丘的小篆是从北从一,后虚讹变为从虍从业(北)。大丘也。崐崘丘谓之崐崘虚。古者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谓之虚。【基本解释】1. 古同“墟”,大丘。2. 空:~无。~实。~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乘~而入。3. 不真实的:~伪。~假(jiǎ)。~妄。~惊。~夸。~构。~传。~张声势。4. 内心怯懦:做贼心~。5. 不自满:~心。谦~。~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6. 抽象的:~词。7. 衰弱:~弱。~胖。~汗。~脱。气~。血~。8.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9. 古同“圩”,集市。
公字【释义】:公,gōng,从八从厶。平分也。分其厶以与人为公。——《韩非子·五蠹》字义: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2.共同的,承认的 国家,社会,大众,全世界。3.让大家知道。4.封建制度最高爵位。5.敬辞,尊称男子。6.雄性的。7.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8.姓。
子字【释义】:子,汉字,有多种意义和用法,还可用于古人表字,如孔子。
凭虚公子【拼音全拼】:píng xū gōng zǐ
凭虚公子【五笔码】:WHWB
凭虚公子【拼音码】:PXGZ
凭虚公子【解释】: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
凭虚公子【出处】: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
凭虚公子【近义词】:子虚公子
凭虚公子【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假设的人或事
凭虚公子【英语】:A surname
凭虚公子【故事】: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深得汉武帝的喜爱。《子虚赋》讲楚王派子虚去访问齐王。齐王率全国游猎能手陪同子虚外出打猎。子虚竭力向陪同的乌有先生吹嘘楚王的游猎盛况,故意贬低齐王。乌有先生立即替齐王辩驳,向子虚发难
凭虚公子【成语接龙】:
凭虚公子--子曰诗云--云布雨施--施仁布恩--恩威并用--用心竭力--力均势敌--敌力角气--气壮山河--河鱼天雁--雁影分飞--飞米转刍--刍荛之见--见怪不怪--怪形怪状
凭【相关成语】:
0、凭白无故:犹言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1、凭城借一:背城借一。指与敌决一死战。
2、凭河暴虎:凭:从水中走过去;暴:空手搏斗;暴虎:空手打虎。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也比喻勇猛果敢。
3、凭几据杖: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4、凭几之诏:指皇帝临终遗诏。
5、凭空捏造:毫无根据的擅加伪做。
6、凭空臆造:臆:主观。毫无根据地编造、虚构。
7、凭山负海:凭:依靠;负:背倚。依凭山峦,背倚大海。形容十分优越的地理条件。
8、凭险作守:凭:靠着。凭依地势险要而坚守。
9、凭虚公子: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
10、凭轼结辙:凭轼:靠着车前扶手;结辙:车轮的辙迹相迭,形容车马络绎。驾车奔走,不绝于道。
11、凭轼旁观: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
虚【相关成语】:
0、虚比浮词:虚比:虚拟的比方。泛泛地讲空话。
1、虚船触舟:没有载人的空船碰撞了别人的船,虽是气量小的人也不会生气。比喻虚心可以远祸。
2、虚词诡说:虚:虚假;诡:欺诈。虚假不实的话。
3、虚度光阴:时光白白地度过。指没有好好地利用时间。
4、虚度年华:虚:没有收获、成就。白白地度过年岁。
5、虚而不淈:淈:穷竭。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
6、虚废词说: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7、虚费词说: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8、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9、虚晃一枪:形容佯作进攻,以便退却。
10、虚己受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11、虚己以听: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12、虚骄恃气:虚骄:虚浮而骄矜;恃气:凭着意气。虚浮骄矜,意气用事。
13、虚惊一场: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惊慌。
14、虚枯吹生:虚:同“嘘”,呼气。把枯的吹活,活的吹枯。形容口才极好。
15、虚论浮谈:虚饰的言论,浮夸的语言。指大话、空话。
16、虚论高议: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17、虚美薰心:虚:虚假;薰心:迷了心窍。指被表面上的美好假象所迷惑。
18、虚名薄利:虚浮的名声,微薄的利益。指不看重世俗名利。
19、虚名在外:虚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名声。在外界有一个虚而不实的名声。
公【相关成语】:
0、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1、公报私雠: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2、公不离婆:老公不离开老婆。形容关系密切。
3、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4、公车上书: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5、公道大明:公道:公正的原则道理,即正义。公正的道理得到发扬。比喻正义得到伸张。
6、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7、公道难明:公道:公正的原则道理,即正义。公正的道理难以得到伸张。
8、公道自在人心:公道:公正的道理;自:当然,自然。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的心里。指群众对事情的是非曲直知道的清楚明白。
9、公道总在人心:公道:公正的道理。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
10、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11、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12、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13、公耳忘私,国耳忘家: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14、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15、公公道道:不偏不倚的、公平合理的事情。
16、公公婆婆: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17、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18、公侯干城:公、侯:古时爵位;干:盾;城:城池;干城:比喻捍卫。指为公侯抵御外侮的武将。
19、公侯勋卫:公爵、侯爵、勋臣、宿卫。泛指名门贵族。
子【相关成语】:
0、子不语怪:本指孔子不谈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一类事情。指用以指不谈怪异一类的事情。
1、子承父业: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2、子丑寅卯:四个地支。多指事理。
3、子继父业: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4、子女玉帛: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5、子孙后辈: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6、子孙后代: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7、子为父隐: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
8、子夏悬鹑: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9、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10、子虚乌有: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11、子曰诗云: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12、子子孙孙: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的意思。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3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