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地动山摇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地字【释义】:地,dì,从土从也。也,本义女侌。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原为古汉语名词,与天相对,本意为物质,后逐渐引申为土地、大地、地表。(见《道德经》“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地久”即“物质长久不变”)地有两个读音:dì、de。可以用在动词后作助词,也可以作为名词,表示大地(指地球表面最下方;贴近地壳的表面部分),地球等。
动字【释义】:动(dòng)从重从力,重×力=动 。基本字义:1、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 2、使开始发生:发~。 3、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非静止的:~画。 7、可变的:~产。 8、行为:举~,~作。 9、常常:~辄得咎。
山字【释义】:由于地壳变化形成的高耸的部分,成列的群山向一个方向延展,形成山脉。
摇字【释义】:摇,指摆动;往上升等。如:摇头摆尾;摇摇欲坠。
地动山摇【拼音全拼】:dì dòng shān yáo
地动山摇【五笔码】:FFMR
地动山摇【拼音码】:DDSY
地动山摇【解释】: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地动山摇【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奏议集·一二·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从此灾祸自此而始。”
地动山摇【近义词】:天塌地陷、天翻地覆、山崩地裂
地动山摇【反义词】:风平浪静、纹丝不动
地动山摇【灯谜】:地震
地动山摇【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巨大影响
地动山摇【英语】:the earth trembled and the mountains swayed
地动山摇【成语接龙】:
地动山摇--摇手触禁--禁暴静乱--乱臣逆子--子女玉帛
地动山摇【造句】:
0、胖子听了大怒,骂道:“胖又怎么样?胖爷我上天下地,靠的就是这身神膘。晃一晃风云骤变,抖一抖地动山摇”。南派三叔
1、(二十八)、这一觉睡的,天崩地裂地动山摇。这一觉睡的,感觉大病初愈酣畅淋漓。
2、海地地震是向世人发出的警示:目前几十亿人居住的房子经不起地动山摇。
3、我国原子弹引爆成功,只见银光一闪,霎时地动山摇,声震寰宇。
4、爬过鹿砦的日军又陷入了新右营官兵布设的雷区一踏连环排雷突然雷爆谷鸣地动山摇顷刻间数百日寇全部丧命令其士气更为低落。
5、火山爆发时那地动山摇的样子想想都让人害怕。
6、一声巨响伴随着巨蟒绝望的吼声传来山洞之中光芒耀眼落石乱飞地动山摇。
7、猛听得轰的一声,地动山摇,震耳欲裂。敌人的碉堡被炸的开了花。
8、我国原子弹引爆时只见银光一闪霎时地动山摇声震寰宇。
9、帝天悬浮在空中飞速的追来他身后的法身也是顶天立地一般如同夸父追日迈开大步前行地动山摇。
10、在四川地震的时候,地动山摇,人们当时害怕极了。
11、日本朝日新闻是这样形容这座球场的——“那就是一个战场。狂热的球迷咆哮起来地动山摇。”
12、(九)、物质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基础,地动山摇,因此物质基础要打牢。
13、那一刻山川倒流日月无光天崩地裂地动山摇御坂风骚的站在一张大床上露出了微笑:“穿越就是要百合!”。
14、整个广场像燃烧的一把火几十面彩旗开路几面大鼓擂打起来地动山摇。
地【相关成语】:
0、地北天南:一在地之北,一在天之南。形容地区各不相同。也形容距离极远。
1、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2、地不爱宝:爱:吝惜。大地不吝啬它的宝藏。多指地下有文物出土。
3、地丑德齐: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4、地丑力敌:指土地相似,力量相当。
5、地大物博: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6、地地道道:真正的,够标准的。
7、地动山摧: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同“地动山摇”。
8、地动山摇: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9、地覆天翻: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10、地负海涵:指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
11、地广民稀:地方大,人烟少。
12、地广民众:土地广阔,百姓众多。
13、地广人稀:地方大,人烟少。
14、地广人希:地方大,人烟少。同“地广人稀”。
15、地广人众:指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16、地棘天荆:指到处布满荆棘。比喻环境恶劣。
17、地角天涯:比喻偏远的地方或相隔很远。
18、地尽其利:尽:尽力,充分。使土地、山川、地面上下物质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19、地久天长:时间长,日子久。
动【相关成语】:
0、动必缘义:缘:顺着,沿着;义:道义。行动必定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
1、动不失时: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2、动荡不安: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3、动荡不定: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4、动地惊天: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5、动而若静:动:行动;若:象。行动却象静止一样。指军队或某种事情虽已行动,由于隐蔽等原因,使人感到象没有行动一样。
6、动静有常: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7、动静有法:法: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8、动魄惊心: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9、动人心脾:形容使人感动与震惊。
10、动人心魄: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11、动人心弦: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12、动如参商:参、商:均是二十八宿之一,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人分离后不能再见面。
13、动如雷霆:行动像雷霆一样迅猛。
14、动如脱兔:比喻行动敏捷。
15、动手动脚:指男女间不庄重、挑逗一类的举动。也指打人。
16、动天地,感鬼神: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17、动天地,泣鬼神:动:感动;泣:低声哭。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18、动心骇目:骇目:使人看了感到惊骇。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19、动心忍性: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山【相关成语】:
0、山殽野湋: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同“山肴野蔌”。
1、山包海汇:犹言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2、山包海容: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3、山奔海立:高山好像在飞奔,大海仿佛竖立起来。形容气势非常宏大。
4、山崩川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
5、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6、山崩地塌:山岳崩倒,大地塌陷。同“山崩地陷”。
7、山崩地陷: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8、山崩地坼:山岳崩塌,大地裂开。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
9、山崩海啸: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10、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同“山崩川竭”。
11、山崩钟应: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12、山不让土石:山不拒辞土石才能高大。比喻人度量宽广,才能成大事。
13、山不厌高: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
14、山不转路转: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
15、山不转水转: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
16、山砠水厓:石山和水滨。泛指荒僻的处所。
17、山长水阔: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长水远”。
18、山长水远: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19、山吃海喝:放肆地大吃大喝。
摇【相关成语】:
0、摇摆不定:指心意犹豫不决,来回变化。
1、摇笔即来:不用多思索,一动笔就写出来了。形容写文章快。
2、摇笔弄舌:耍笔杆,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3、摇唇鼓舌: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4、摇唇鼓吻: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5、摇唇鼓喙:犹言摇唇鼓舌。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6、摇鹅毛扇: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以之比喻出谋画策。
7、摇铃打鼓:比喻张扬,闹得大家都知道。
8、摇锣打鼓:又敲锣,又打鼓。比喻大声张扬。
9、摇旗呐喊:原指古代作战时摇着旗子,大声喊杀助威。现比喻给别人助长声势。
10、摇钱树:神话中的一种宝树,一摇晃就有许多钱掉下来。指借以获得钱财的人或事物。
11、摇钱之树:旧时传说中的一种宝树,一摇钱就掉下来。比喻能够用来获取源源不断钱财的人或物。
12、摇山振岳:岳:高大的山。把高山都振动了。形容气势很大。
13、摇身一变: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
14、摇手触禁:摇:动;触:触犯。摇一下手就触犯禁令。比喻法令繁琐苛刻。
15、摇手顿足:形容惋惜或懊恨时的动作。
16、摇首顿足: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17、摇首吐舌:吐舌:说不出话。形容惊讶、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18、摇首咋舌:咋舌:说不出话。形容惊讶、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19、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