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浮云惊龙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浮字【释义】:浮,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fú,拥有多重词性。主要指的是漂,游荡等意思,也用来形容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如:《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云字【释义】:云,常用汉字,一般用作名词,表示停留大气层上的水滴或瓦斯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古汉语亦用作动词,表示说话。
惊字【释义】:惊
龙字【释义】:《辞源》云“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海》又云“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因此龙的定义为:传说中的神异动物,特征是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生物。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称为“龙祖”。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记年》),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汉族传说中的龙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和腾云驾雾,后来成为皇权象征。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此皇帝又被称为真龙天子,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两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传说。在中国,流行“耍龙灯”(“舞龙”、“龙灯舞”)等风俗。 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它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浮云惊龙【拼音全拼】:fú yún jīng lóng
浮云惊龙【五笔码】:IFND
浮云惊龙【拼音码】:FYJL
浮云惊龙【解释】:浮云:飘浮的云彩,这里指姿态飘逸。形容笔势轻快敏捷而有力。
浮云惊龙【出处】:《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浮云惊龙【英语】:The clouds are floating and the dragon is frightened
浮云惊龙【成语接龙】:
浮云惊龙--龙腾豹变--变名易姓--姓甚名谁--谁为为之--之死靡他--他山之石--石枯松老--老鼠尾巴--巴山度岭
浮的【成语接龙】,浮【相关成语】:
0、浮白载笔: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1、浮笔浪墨:指多余累赘的文字。
2、浮沉草野:浪迹山野乡间,四处漂泊。
3、浮称流说:称:称引。广泛称引,丰博谈论。
4、浮词曲说:浮:虚浮,不真实;曲:歪曲。虚浮不实的词句,歪曲不正的言论。
5、浮翠流丹: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浮现和流动。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6、浮而不实: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7、浮泛江海:泛:泛舟。坐船在江河湖海中游玩。
8、浮瓜沉李: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9、浮瓜沈李:指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代指消夏的生活。
10、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1、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12、浮光跃金:浮光:水面上反射的光;跃金:闪烁出的金光。指月光照在水面上闪烁出的金光。
13、浮花浪蕊: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14、浮迹浪踪:指行踪不定。
15、浮寄孤悬:浮:漂浮不定;寄:寄存;孤:孤独;悬:吊挂。漂浮似地悬挂着。形容做事情没有基础,花架子大。也指形势急迫,很危险。
16、浮家泛宅:泛:漂浮;宅:住所。形容以船为家,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
17、浮来暂去:比喻来去无定。
18、浮浪不经:浮浪:行为轻薄放荡;不经:不遵守成规定法。指行为轻浮,不守法纪。
19、浮名薄利: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云的【成语接龙】,云【相关成语】:
0、云堦月地:指天上。亦指仙境。同“云阶月地”。
1、云悲海思:如云似海的愁思。
2、云奔雨骤:奔:飞驰;骤:急行。象云一样聚散,象雨一样急骤。形容人的聚散迅速。
3、云奔之涌:象云一样奔涌聚集在一起。形容人群迅速聚集在一起。
4、云布雨润:比喻教化远播。
5、云布雨施:比喻遍布。
6、云朝雨暮:指男女欢会之时。
7、云车风马:指神灵的车马。
8、云彻雾卷: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9、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10、云程万里:形容前程非常远大。
11、云愁海思:如云似海的愁思。
12、云愁雾惨: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13、云愁雨怨:喻指离情别愁。
14、云窗雾阁:为云雾缭绕的窗户和居室。借指高耸入云的楼阁。亦指建于极高处的楼阁。
15、云窗雾槛:为云雾缭绕的窗户和居室。借指高耸入云的楼阁。亦指建于极高处的楼阁。
16、云窗霞户:指华美的居处。
17、云窗月户: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18、云窗月帐: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19、云垂海立:使云端下垂,使海水立起。比喻文辞雄伟,有压倒一切的气势。
惊的【成语接龙】,惊【相关成语】:
0、惊才风逸: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1、惊才绝绝:形容才华惊人,文辞瑰丽。
2、惊才绝艳:形容才华惊人,文辞瑰丽。
3、惊采绝绝:形容才华惊人,文辞瑰丽。
4、惊采绝艳:指文采惊人,辞藻华美。
5、惊耳骇目: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6、惊风扯火:形容大惊小怪,自我惊扰。
7、惊风骇浪:比喻使世俗震动、极不寻常。
8、惊风怒涛:比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
9、惊风雨,泣鬼神:惊:震惊;泣:小声哭。使风和雨震惊,使鬼和神哭泣。原形容诗文极为优美,感人至深。后也用以形容感人的英雄气概或业绩。
10、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11、惊鸿艳影: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12、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13、惊慌失色: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
14、惊慌无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同“惊惶失措”。
15、惊皇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同“惊惶失措”。
16、惊惶不安: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17、惊惶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18、惊惶失色: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
19、惊惶万状: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龙的【成语接龙】,龙【相关成语】:
0、龙拏虎攫:犹言龙争虎斗。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1、龙拏虎跳:犹言龙争虎斗。
2、龙拏虎掷:犹言龙争虎斗。
3、龙标夺归:科举时代指状元及第。
4、龙伯钓鳌:龙伯:传说中的国名;鳌:大龟。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比喻非凡的事业。
5、龙驰虎骤:指群雄逐鹿。
6、龙雏凤种:指帝王后裔。
7、龙德在田:指恩德广被,无所不在。
8、龙雕凤咀:比喻辞藻之美。
9、龙斗虎争:比喻势均力敌的各方之间,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
10、龙断可登:指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11、龙断之登:指谋利求财。龙,通“垄”。
12、龙蹲虎踞: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3、龙多乃旱:比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14、龙飞凤起:比喻帝王或圣人兴起。
15、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16、龙飞凤翔:①指帝王的兴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
17、龙飞凤翥: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18、龙飞虎跳: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19、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