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鱼质龙文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鱼字【释义】:鱼笔画数:8 画笔画名称: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横见《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 语文出版社出版 1997年8月第1版)87页扫描(部分)
质字【释义】:质,zhì,从斦从贝。(1) 形声。从贝,斦( zhì)声。 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2) 同本义 [mortgage;pawn]质,以物相赘也。——《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本体、本性,朴素、单纯,问明、辨别、责问,抵押或抵押品, 同“贽”,礼物。如“质数”,这里的“质”与一般意义上的“质”是有区别的。在台湾 “质zhì(大陆)” 字有两个读音:zhì 和zhí ,zhì 音的意思是基本释义里动词的(2)和名词的(7)的意思;zhí 音的意思是基本释义里动词的(1)和名词的(1)~ (6)的意思。在大陆zhì 和zhí 音均统一为zhì 音,意思也统一,所以请注意!
龙字【释义】:《辞源》云“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海》又云“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因此龙的定义为:传说中的神异动物,特征是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生物。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称为“龙祖”。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记年》),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汉族传说中的龙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和腾云驾雾,后来成为皇权象征。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此皇帝又被称为真龙天子,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两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传说。在中国,流行“耍龙灯”(“舞龙”、“龙灯舞”)等风俗。 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它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文字【释义】:文,wen,从玄从爻。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故文即为符。上古之时,符文一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尚书序》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序》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古今通论》(1)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2) 同本义 [figure;veins]文,英语念为:text、article等,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为文章、文字,与古今中外的各个文学著作中出现的各种文字字形密不可分。古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今有宋体、楷体等,都在这一方面突出了“文”的重要性。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文”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从大的方面来讲,它可以用于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用于用于表示单独的一个“文”字,可用于表示一段话,也可用于人物的姓氏。
鱼质龙文【拼音全拼】:yú zhì lóng wén
鱼质龙文【五笔码】:QRDY
鱼质龙文【拼音码】:YZLW
鱼质龙文【解释】: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鱼质龙文【出处】:语出晋·葛洪《抱朴子·吴失》:“夫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木而喜,见獭即悲。”
鱼质龙文【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鱼质龙文【英语】:an inferior thing with an impressive appearance
鱼质龙文【成语接龙】:
鱼质龙文--文治武力--力士捉蝇--蝇攒蚁聚--聚铁铸错--错落有致--致仕悬车--车尘马迹
鱼的【成语接龙】,鱼【相关成语】:
0、鱼帛狐声: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1、鱼帛狐篝: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2、鱼肠尺素:指书信。
3、鱼肠雁足:泛指书信。
4、鱼沉鸿断: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5、鱼沉雁静: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6、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7、鱼沉雁渺: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8、鱼沉雁杳: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9、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10、鱼大水小:比喻生产不够消费。也比喻机构臃肿,行动不灵。
11、鱼封雁帖:泛指书信。
12、鱼釜尘甑:指贫穷的无粮可炊。
13、鱼贯成行:比喻像鱼一样一人挨一个地排列着前行。
14、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15、鱼贯而进:象游鱼头尾相接一样。形容连续行进。
16、鱼贯而前:像游鱼一样连贯地向前行进。
17、鱼贯而入: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
18、鱼贯而行: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跟一个单行前进。
19、鱼贯雁比: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
质的【成语接龙】,质【相关成语】:
0、质而不野: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
1、质而不俚: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2、质非文是: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3、质木无文:指诗文质朴而少文采。也用以形容人品朴实无华。
4、质朴无华:质朴:朴实;华:浮华。朴实而不浮夸。
5、质妻鬻子:质:抵押。因生活极端贫困而把妻子抵押,儿子出卖。
6、质疑辨惑: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7、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问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8、质直浑厚:质朴厚重。常用以形容诗文书画的笔力、风格。
9、质伛影曲:身体伛偻影子也就弯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龙的【成语接龙】,龙【相关成语】:
0、龙拏虎攫:犹言龙争虎斗。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1、龙拏虎跳:犹言龙争虎斗。
2、龙拏虎掷:犹言龙争虎斗。
3、龙标夺归:科举时代指状元及第。
4、龙伯钓鳌:龙伯:传说中的国名;鳌:大龟。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比喻非凡的事业。
5、龙驰虎骤:指群雄逐鹿。
6、龙雏凤种:指帝王后裔。
7、龙德在田:指恩德广被,无所不在。
8、龙雕凤咀:比喻辞藻之美。
9、龙斗虎争:比喻势均力敌的各方之间,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
10、龙断可登:指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11、龙断之登:指谋利求财。龙,通“垄”。
12、龙蹲虎踞: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3、龙多乃旱:比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14、龙飞凤起:比喻帝王或圣人兴起。
15、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16、龙飞凤翔:①指帝王的兴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
17、龙飞凤翥: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18、龙飞虎跳: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19、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文的【成语接龙】,文【相关成语】:
0、文笔流畅: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1、文炳雕龙:炳:形容有文采;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极富文采。
2、文不对题: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3、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4、文不尽意:文章未能完全表达出心意。
5、文才武略:武略:军事方面的才能。既有文学才能,又有军事才能。形容文武兼备。
6、文采炳焕:本指豹身花纹,光彩四溢。后形容书法精技艺湛,光彩照人。
7、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亦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8、文采缘饰:文采:指文章精采;缘饰:指衣物镶缀的花边。指花边文学,文笔精美。
9、文彩四溢:形容作品典雅。
10、文场笔苑:苑:荟萃的地方。指文学界。
11、文抄公: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
12、文弛武玩:文武官员玩忽职守。
13、文川武乡:原指出文臣武将的地区。后指教化普及,风俗纯正的地区。
14、文从字顺: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15、文德武功:治理国家恩德昭著,对外用兵成绩斐然。旧时多用为赞誉帝王或重臣的颂词。
16、文东武西:本指汉初叔孙通所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将居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17、文房四宝:俗指笔、墨、纸、砚。
18、文房四侯: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
19、文房四士: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