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害群之马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害字【释义】:害,意思是以野草为食,也指丯,丰不分。本义:(伤害,损害)。
群字【释义】:群 ,qún 形声。上君下羊,君声。君,取治理意;羊,取人人意。本义是指羊群、兽群,引申为人群、物群。(1) 形声。从羊,君声。本义:兽,三成羣;人,君领人人成羣。(2) 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crowd;group]“君”本义为“管事人”、“干事”,引申义为“地方主事人”;“羊”指某一地方的居民。“君”与“羊”联合起来表示“有君长的地方”、“有君长的人民团体”。本义:人民自治体。引申义:包括人、马、牛、羊、猪、鸡、鸭、鱼等在内的一切动物集合体。说明:“群”字本义的解释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群”看成是羊只组成的团体。犯这个错误具有代表性的字典是《汉语大字典》,其云:“群,三个以上的兽畜相聚而成的集体。”在“群”字解释中放出独特光芒的是《说文》,它说:“群,辈也。从羊,君声。”又说:“辈,若军发车,百辆为一辈。从车,非声。”这里,《说文》指出了关键所在:群本义是指人类团体,而非指兽类团体。
之字【释义】:《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马字【释义】: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英文名称:[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害群之马【拼音全拼】:hài qún zhī mǎ
害群之马【五笔码】:PVPC
害群之马【拼音码】:HQZM
害群之马【解释】: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害群之马【出处】:《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害群之马【近义词】:城狐社鼠、残渣余孽
害群之马【反义词】:仁人志士、谦谦君子
害群之马【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危害集体的人
害群之马【英语】:a/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害群之马【故事】:传说黄帝轩辕氏去且茨山找神仙大隗讨教治理天下的良方,在半途中遇到一个牧马的孩子,黄帝向他问路,孩子告诉大隗的住处。黄帝问孩子如何治理天下,孩子说:“治理天下就和放马一样,只要那去其害马就可以了。”黄帝顿悟其中道理传说黄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见一位叫大隗的神。他遇到一个牧马儿童,就问:你知道具茨山往哪走吗?牧童答到:知道。黄帝感到这小孩不简单,就问他如何治理天下。牧童答到:治理天下跟牧马一样,只要去其害马者(除掉害群之马)就行了。黄帝一听,赶忙叩头致谢,称牧童为天师。传说黄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见一位叫大隗的神。他遇到一个牧马儿童,就问:你知道具茨山往哪走吗?牧童答到:知道。黄帝感到这小孩不简单,就问他如何治理天下。牧童答到:治理天下跟牧马一样,只要去其害马者(除掉害群之马)就行了。黄帝一听,赶忙叩头致谢,称牧童为天师。
害群之马【成语接龙】:
害群之马--马迹蛛丝--丝恩发怨--怨声盈路--路人睚眦--眦裂发指--指鹿作马--马放南山--山岳崩颓--颓垣败壁--壁立千仞
害群之马【造句】:
0、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我们的法官队伍的确出现了一些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的害群之马对于这些人我们的态度是一贯的就是要坚决查处绝不护短。
1、.张子强作恶多端,真是害群之马。
2、我们一定要找出公司的害群之马,不能放任他一直挑拨离间。
3、她说王之北是害群之马是一颗老鼠屎是狗屎堆是。
4、我们是一个团结的整体不允许某些害群之马在我们的整体里。
5、.而之前把成年子女看作是害群之马的父母意识到他们的子女是病人而不是顽固懒惰,并想方设法帮助他们。
6、.如果社会对律师的指责仅限于律师赢利的趋向而显得过于贪婪,或者个别的害群之马的违法违规行为而成为众矢之的,那么,通过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也许得以缓和。
7、他真是个害群之马,和他一起玩乐的年轻人全迷上了飙车的恶习。
8、.与其把精力消耗在谴责这些害群之马,不如从根本上全盘思考青年才俊的成就路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该如何亡羊补牢。
9、.管理者常常做出两个老生常谈且自相矛盾的假设:第一种假设是:善恶之间泾渭分明,而管理者的工作是把害群之马揪出去。
10、动物界里开批判大会,严厉的批评了马缺乏团队精神,牛不解的问:马不错呀,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的。审判长生气的说:他团队精神不行,跟大家一起工作时,就变成害群之马。牛:……
11、.存在不遵循规则的成员,即不合群或者害群之马。
12、而孩子可能更加心怀不轨:最近的一份调查表明,欺负弱者在学校是“普遍现象”;另一份调查显示,成年人说孩子们“野性难驯”“害群之马”,司空见惯。
13、.我们一定要找出公司的害群之马,不能放任他一直挑拨离间。
14、.你还不改掉嗜赌陋习,一意孤行,真愿意被视作害群之马吗?
害的【成语接龙】,害【相关成语】:
0、害起肘腋:肘腋:比喻切近的地方。比喻变乱发生在内部或身旁。
1、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2、害人不浅:对别人危害很大。
3、害人先害己:先想设计去害别人,结果自己身受其害。
4、害忠隐贤:忠:足以保国之人;隐:埋没;贤:德才兼备之人。残害忠良,埋没贤才。
群的【成语接龙】,群【相关成语】:
0、群策群力: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1、群雌粥粥: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2、群而不党:群:合群。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3、群芳竞艳:竞:竞争,互相争胜。艳:艳丽。各种花争相开放,互相竞美。
4、群芳争艳:各种美丽、芳香的花草在比美、斗妍。
5、群方咸遂:群方:万方;咸:都;遂:成功,顺利。比喻事事都如意顺利。
6、群分类聚:聚:聚集。指同类的事物聚合在一起,不同的事物以类区分。
7、群鸿戏海:鸿:鸿雁;海:指大湖。象许多飞鸿在大湖里游戏一样。形容书法遒劲灵活。
8、群居和一:指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9、群居穴处:上古之人聚群而居,宿于山洞之中。比喻粗野无知,见闻不广。
10、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比喻整天成群地聚在一起,不讲正经事。
11、群空冀北: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
12、群口啾唧:啾唧:细小而杂碎的声音。形容一班小人在暗地里搬弄是非。
13、群口铄金:铄:熔化。众口一词能够把金属熔化。指舆论可以混淆是非。
14、群龙无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15、群盲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16、群魔乱舞:成群的魔鬼乱跳乱蹦。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
17、群起而攻之: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18、群起攻击:很多人一起反对、指责。
19、群起攻之:群:众人;攻:攻击。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之的【成语接龙】,之【相关成语】:
0、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2、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3、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4、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5、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6、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马的【成语接龙】,马【相关成语】:
0、马浡牛溲: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1、马勃牛溲: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2、马不解鞍: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3、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4、马尘不及: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5、马迟枚疾:用于称赞各有长处。同“马工枚速”。
6、马齿加长: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7、马齿徒长: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8、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9、马大哈:轻浮而粗心大意的人。
10、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11、马到功成: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12、马耳春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同“马耳东风”。
13、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14、马翻人仰: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15、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16、马肥人壮:壮:强壮。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
17、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18、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9、马革盛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同“马革裹尸”。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