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骑牛读汉书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骑字【释义】:骑
牛字【释义】:牛,niú,名词,哺乳动物,反刍类,身体大,趾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形容词,比喻固执或骄傲。
读字【释义】:读
汉字【释义】:汉,han,从水、难省声。(1) 见于《诗经》,指银河。也称云汉 、银汉、天汉。也泛指浩瀚星空或宇宙。“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经·大雅·荡之什·云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诗经·小雅·谷风之什》(2) (形声。从水难(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3)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the Hanshui River]汉水名称来历: 因为汉水与银河夏季走向一致,所以也叫地上的银河,故得名汉水(即汉江)。“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诗经·大雅·荡之什·江汉》汉, 汉水也。上流曰漾。——《说文》汉最早在天指河汉即银河,在地指汉水(今汉江);因为汉水与银河夏季走向一致,所以也叫地上的银河,故得名汉水(即汉江)。后刘邦发迹于汉水边的汉中,建国后称汉(历史上的汉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西汉或前汉。公元8年外戚王莽一度称帝,国号新。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后汉。汉朝因强盛且统治长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了今天的汉族、汉字、汉人等文化概念。
书字【释义】:书,(shū)从聿从曰,上古结细绳而治,後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後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聘~;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骑牛读汉书【拼音全拼】:qí niú dú hàn shū
骑牛读汉书【五笔码】:CRYIN
骑牛读汉书【拼音码】:QNDHS
骑牛读汉书【解释】:形容刻苦攻读。
骑牛读汉书【出处】:《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的缑山,往从之。以蒲韀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骑牛读汉书【英语】:Read Hanshu by riding a bull
骑牛读汉书【成语接龙】:
骑牛读汉书--书不尽意--意气相合--合不拢嘴--嘴硬心软--软不拉耷
骑【相关成语】:
0、骑曹不记马:指有名士习气,不理事务。
1、骑鹤上维扬: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2、骑鹤上扬: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3、骑鹤上扬州: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4、骑鹤望扬州: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5、骑鹤维扬: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6、骑鹤扬州: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7、骑虎难下: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8、骑龙弄凤:①比喻成仙。②比喻腾达。
9、骑驴倒堕:形容太平之世。
10、骑驴风雪中: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11、骑驴觅驴: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12、骑驴索句: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13、骑驴吟灞上: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14、骑马乘舟:形容生搬硬套,凭空想象的形而上学。
15、骑马顶包:包:包裹。骑着马顶着包。比喻分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
16、骑马寻马:比喻已经有了好处,还要去谋另外的好处。
17、骑马找马:骑着马去找别的马。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18、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19、骑牛觅牛: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牛【相关成语】:
0、牛不出头:讥讽人不肯出头露面。
1、牛不喝水难按角:比喻强迫他人干某一件事。
2、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3、牛不饮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他人干某一件事。
4、牛刀割鸡: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5、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6、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7、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8、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9、牛黄狗宝: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10、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11、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12、牛角之歌: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13、牛口之下:借指卑下的地位。
14、牛郎织女: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15、牛马不若:若;如。不如牛和马。形容极其劳苦。
16、牛马风尘:牛马被置于风尘里。比喻人正处于不得志的时候。也形容人奔走于道途,非常劳累。
17、牛马襟裾:犹言衣冠禽兽。
18、牛马生活:比喻饱受压迫剥削的非人生活。
19、牛马易头:把牛和马的头互换。旧时形容杂技技巧精妙。
读【相关成语】:
0、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2、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3、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4、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
6、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7、读书三余: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8、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
汉【相关成语】:
0、汉皋解珮:汉皋: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珮:玉珮。相传周郑交甫于汉皋台下遇二女,解珮相赠。后多指男女的爱慕赠答。
1、汉官威仪: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2、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箦:席子。汉中有个人将自家的竹席子当作竹笋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3、汉武托孤:汉武:汉武帝;孤:遗孤。汉武帝把8岁的儿子托霍光辅佐。
4、汉贼不两立:比喻有我无你。
书【相关成语】:
0、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1、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
2、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3、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4、书呆子: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5、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见:显露。指书读的次数多了,其意思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6、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7、书符咒水:书:画;符:符箓;水:神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
8、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书功竹帛:把功绩写在竹简绢帛上。比喻载入史册。
10、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11、书记翩翩:书记:记事的书面文字;翩翩:举止、风貌的洒脱优美。形容风格隽雅,文辞优美。
12、书剑飘零:书剑:书籍和宝剑,指读书做官,仗剑从军。本指做官或从军,离乡背井,飘流在外。后指因求取功名而出门在外、久游未归。
13、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14、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15、书缺简脱:简:古代供书写用的竹、木简;脱:丢失。指书简散佚残缺。
16、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17、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8、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9、书生气:书生:读书人。常用来形容看问题简单、幼稚,对实际问题缺乏了解。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