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连理之木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连字【释义】:连,从辵从车。本义:拉车而行。(1) 会意。从辵( 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2) 同本义 [man-drawn carriage]连,负车也。——《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辇也。连车组挽。——《周礼·故书巾车》与其輂连。——《周礼·乡师》
理字【释义】:理,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也有“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等含义。古语中“行理”为外交官名,行理常出国外,在旅行中办公,故名。《左传昭公十三年》中:“行理之命,无月不至。”即这个意思。故而“理”“李”是同音通用。
之字【释义】:《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木字【释义】:木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木材是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这些植物在初生生长结束后,根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向外发展出韧皮,向内发展出木材。木材是维管形成层向内的发展出植物组织的统称,包括木质部和木质线。木材为林业主产物,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木材不同的性质特征,人们将它们用于不同途径,木如言。其次,“木”字还有呆笨的意向。比如:呆若木鸡。最后,“木”字还有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的意思。
连理之木【拼音全拼】:lián lǐ zhī mù
连理之木【五笔码】:LGPS
连理之木【拼音码】:LLZM
连理之木【解释】:不同根的树木而枝干连生在一起。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
连理之木【出处】:《晋书·元帝记》:“一角之兽,连理之木。”
连理之木【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连理之木【英语】:trees whose branches interlock
连理之木【成语接龙】:
连理之木--木坏山颓--颓堕委靡--靡所适从--从头到尾--尾巴难藏--藏头露尾--尾巴难藏--藏贼引盗--盗名欺世--世禄之家--家破身亡--亡国之语--语重心长--长幼有序
连理之木【造句】:
0、一角之兽,连理之木,以为休徵者,盖有百数。
连【相关成语】:
0、连昬接晨:昬,同“昏”。通宵达旦。整日整夜。
1、连蹦带跳:精力充沛的充满活力的样子。
2、连编累牍: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3、连朝接夕:
4、连车平斗:形容冗员很多。
5、连城之价:形容物品珍贵,价值极高。
6、连城之珍:价值极高的珍物。
7、连城之璧:价值连城的美玉。比喻极其贵重的东西。
8、连畴接陇:指田地连片。
9、连抵其隙:连续攻击他谈话中的漏洞。
10、连二并三:犹言接连不断。
11、连二赶三:急忙;赶快。
12、连根带梢:比喻事情的情节十分完整。
13、连根共树:同一棵树上生长的根相连。比喻关系极为密切。
14、连更彻夜:犹连夜。形容办事赶紧,毫不拖延。同“连更晓夜”。
15、连更晓夜:犹连夜。形容办事赶紧,毫不拖延。
16、连更星夜:犹连夜。形容办事赶紧,毫不拖延。同“连更晓夜”。
17、连滚带爬:形容害怕得慌乱逃走的样子。
18、连锅端:喻指完全除灭或尽数挪走。
19、连昏达曙:犹言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理【相关成语】:
0、理不胜辞: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1、理不胜词:说理不能胜过文辞。指文章的用词遣字好,说理则不够畅达。
2、理不忘乱: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
3、理纷解结:理纷乱,除疙瘩。
4、理固当然:理:道理;当然:应该这样。按道理应当这样。
5、理过其辞:说理多而文采不足。
6、理亏心虚: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
7、理屈词穷: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8、理屈事穷:没有道理,事情亦已穷尽。
9、理胜其辞:道理胜过文辞。指由于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简略质朴,道理却很充分。
10、理所必然: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11、理所不容:道理所不能允许。
12、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
13、理枉雪滞:滞:滞狱,长期积压难以判决的疑案。辩白冤案,洗雪滞狱。
14、理应如此:指按理应该这样。
15、理冤擿伏:理:治理;擿伏:揭发隐秘的坏事。伸雪冤屈,揭发隐秘的坏事。
16、理冤释滞:滞:滞狱,长期积压难以判决的疑案。辩白冤案,洗雪滞狱。
17、理冤摘伏:伸雪冤屈,揭发奸慝。
18、理正词直: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19、理之当然:理所当然,理应如此。
之【相关成语】:
0、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2、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3、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4、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5、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6、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木【相关成语】:
0、木本水源:木:树的根;源:水的源头。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1、木本之谊:指宗族情谊。
2、木雕泥塑: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3、木干鸟栖:指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比喻行事坚定不移。
4、木梗之患:比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
5、木公金母: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6、木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7、木坏山颓: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8、木鸡养到: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9、木居海处:木居:依树而居。指外族或少数民族居住在深山海岛。
10、木落归本:犹言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
11、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
12、木牛流马: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
13、木偶衣冠:给木偶穿衣戴帽。比喻装模作样。
14、木偶衣绣:给木头人穿上锦绣衣服。比喻庸人担任要职。
15、木强敦厚:木强:质朴而倔强;敦厚:忠厚。比喻人品纯朴忠厚,性格倔强。
16、木强少文:木强:质朴而倔强;少文:缺少文采和礼教。形容人质朴倔强,不会文饰。
17、木强则折:强:坚硬。质地硬的木材容易脆裂折断。比喻一味强硬反而会招致失败。
18、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19、木石鹿豕:豕:猪。形容无知无识。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