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后来之秀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后字【释义】:后,hòu,司的镜像,君后也,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后”字在《汉语大字典》袖珍本第257页,本身非简化字,而是由夏启的史官在公元前2000年根据既有汉字“司”创造的,方法就是把后者反转写,并赋予新的读音。这是因为夏王室出身于“司空”家族,是“群司”(司空、司徒、司马、司稷等)之一,为了表示子孙后代不敢与皇祖大禹比肩等列,故以“司”的镜像“后”作为自贬一级的称号。“司”有“子承父业”的意思,“后”也有同样意思,符合夏后氏“家天下”的统治理念。“后”与“後”,古已有之。“后”字,原指君主,引申指“君主的妻妾”;“後”字,前後、後面之意。汉字简化时将“後”与“后”进行了合并,在书写繁体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写错!
来字【释义】:来,读作lái,属于常用字。本意是指小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牟,帝命率育。”假借为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如来回、来往、过来,又引申为表示“从过去到现在”、“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之意等等。
之字【释义】:《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秀字【释义】: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三个词性,有俊秀、秀丽、秀美之意,另外还有秀才,是名词。
后来之秀【拼音全拼】:hòu lái zhī xiù
后来之秀【五笔码】:RGPT
后来之秀【拼音码】:HLZX
后来之秀【解释】:秀:特别优秀的。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后来之秀【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甥?’”
后来之秀【近义词】:后起之秀
后来之秀【用法】:作宾语;指年轻人
后来之秀【英语】:a new star
后来之秀【故事】:东晋时期,年轻官员王忱去拜访他的学者舅舅范宁,刚好张玄也在范家,张玄摆出一副老前辈的架势,想叫王忱给他施礼,王忱没有理他。范宁责怪王忱,王忱认为老前辈应该谦逊。范宁认为王忱年轻有见识,真可谓后来之秀
后来之秀【成语接龙】:
后来之秀--秀而不实--实获我心--心慌撩乱--乱语胡言--言不愿行--行吟坐咏--咏雪之才--才怀隋和--和璧隋珠--珠圆玉润--润屋润身--身心健康--康强逢吉--吉凶祸福--福无双至--至情一往--往蹇来连--连昏接晨--晨参暮省--省用足财--财竭力尽--尽诚竭节--节用爱人--人神同愤--愤世嫉俗--俗不可耐--耐人寻味--味如嚼蜡
后【相关成语】:
0、后不为例:例:先例,成例。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表示只通融这一次。
1、后不僭先:僭:非法占取,超越本分。后来的人不超越先来的人。形容排列有序,先后有别。
2、后车之戒: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3、后出转精:后来的人变得更加细致。指在学术研究方面,后人的作用更大,见解比前人更为精深和高明。
4、后发制人: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5、后福无量:量:限度,限量。将来的幸福无穷。
6、后恭前倨:倨:傲慢。以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7、后顾之患: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
8、后顾之虑: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
9、后顾之忧: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10、后顾之虞: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虞:臆度,料想。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
11、后果前因: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12、后海先河: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
13、后合前仰:合:曲身俯地;仰:仰面朝天。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14、后患无穷: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
15、后悔不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16、后悔何及: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17、后悔莫及: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18、后悔无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19、后会可期:会:相见,见面;期:时期。以后还有见面的日子或机会。
来【相关成语】:
0、来处不易: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财物的取得,经过了艰苦努力。
1、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2、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3、来鸿去燕: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
4、来回来去:指动作或说话来回不断地重复。
5、来来去去: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6、来来往往:指多次来和去交往。
7、来历不明:来历:由来。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8、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9、来路不明:来历未验明。
10、来情去意:事情的内容和原因。
11、来去匆匆:形容来和去迅速。
12、来去分明:形容手续清楚或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
13、来去无踪: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14、来日大难:表示前途困难重重。
15、来日方长:来日:未来的日子;方:正。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16、来日正长: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17、来世不可待:对于未来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18、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19、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犹言解铃还是系铃人。指谁惹起的是非,还得由谁来了结。
之【相关成语】:
0、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2、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3、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4、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5、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6、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秀【相关成语】:
0、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1、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2、秀才人情:旧时秀才多数贫穷,遇有人情往来,无力购买礼物,只得裁纸写信。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一般表示送的礼过于微薄。
3、秀才人情半张纸:旧时秀才多数贫穷,遇有人情往来,无力购买礼物,只得裁纸写信。形容送的礼过于微薄。
4、秀才人情纸半张:旧时秀才多数贫穷,遇有人情往来,无力购买礼物,只得裁纸写信。形容送的礼过于微薄。
5、秀才造反: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有所反抗、斗争。
6、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旧指知识分子不满现状,有所抗争,但又软弱胆小,摇摆不定,做不成大事。
7、秀才造反,一世无成:旧指知识分子不满现状,有所抗争,但又软弱胆小,摇摆不定,做不成大事。
8、秀出班行:秀出:高出,引伸为才能出众,优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才能优秀,超出同辈。
9、秀而不实: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10、秀色可餐: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11、秀水明山: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12、秀外慧中:秀:秀丽;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1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