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舍近取远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舍字【释义】:舍,读音shě或者shè,从亼(ji)从屮(cao)从口(口)。舎是简易的居所,由亼(屋顶)、屮(大柱、横梁)、口(基石)组成,意为给人临时歇息,作放下意。舍可止,引申之为凡止之偁。从亼像屋顶,谓賔客所集也;屮象大柱、横梁;口象基石筑也。口音围。市居曰舍。舍可止,引申之为凡止之偁。1.居住的房子。郑云:一市之闲,有三庐一宿。侯馆及庐,宿皆所谓市居曰舍也。此市字非买卖所之,谓賔客所之也。舍可止,引申之为凡止之偁。2. 放过。论语:不舍昼夜。谓不放过昼夜也。不放过昼夜,卽是不停止於某一昼一夜。废税赦舍也。凡止於是曰舍,止而不为亦曰舍。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4. 古代行军一宿...
近字【释义】:汉字,常指距离短、现在以前不久的时间、亲密、差别小、浅显等意。
取字【释义】:“取”字,左边是“耳”指耳朵。右边是“又”字,象形字表示“手”,本义:右手。 古时候人类狩猎和采集野果时多使用自制的耙子,这样既快又省时,后来简化成手形,因耙子是根据手的形状发明的。 做任何事物都需要手和耳朵的帮助。“手”触觉的一部分,“耳”听觉,先听到则领悟与心脑的能力倍增。洞察力的来源,开窍于耳。心静时能养脑,元气充足,观察力来源于眼,闭目时,人能养神。手能帮助人做很多精巧的工作,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手和耳是心与脑的好帮手。取:qu,从耳从又。执,捕罪人也。在古代战争中,胜利者常把打败一方的俘虏或战死者的耳朵割下来。取的本义是攻下、夺取,引申为执、拿等。获者取左耳。——《周礼》注音 qǔ①拿:取款;支取;提取;领取。②得到:取得;取胜;获取;取而代之。③选择;采纳:取舍;选取;采取;吸取;听取。取得的“取”字,人们在学习知识和感知事物的声音时,需要耳朵的帮助,所以“耳”字加“又”字表达了,通过耳朵用心听讲,通过手来书写文字,耳听,手写,人们在学习中又得到了不一般的进步。北方方言读音qiǔ,释义相同
远字【释义】:远是形声字,辶(chuò)为形,袁为声(在繁体字中)。拼音yuǎn,用作距离长,与“近”相对、远见(远大的眼光)、时间长、关系疏,不亲密、深奥,旨远等。另外有同名漫画角色信息。
舍近取远【拼音全拼】:shě jìn qǔ yuǎn
舍近取远【五笔码】:WRBF
舍近取远【拼音码】:SJQY
舍近取远【解释】:舍去近处的,选取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舍近取远【出处】:《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舍近取远【英语】:Give up the near and take the far
舍近取远【成语接龙】:
舍近取远--远走高飞--飞遁鸣高--高朋故戚--戚戚具尔--尔诈我虞--虞褚欧颜--颜骨柳筋--筋疲力敝--敝帚自珍--珍禽异兽--兽迒鸟迹
舍【相关成语】:
0、舍安就危:就:靠。舍弃安逸而去接近危险。指为某种目的,甘愿面临危险。
1、舍本从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同“舍本逐末”。
2、舍本求末: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3、舍本事末:舍:舍弃;事:从事。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4、舍本问末:舍:舍弃;事:从事。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5、舍本逐末: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6、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7、舍车保帅:象棋用语,比喻在某些斗争中,为保全主要的人物,就把责任推到次要人物身上。
8、舍道用权: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9、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10、舍短从长: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11、舍短录长: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同“舍短取长”。
12、舍短取长: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13、舍短用长: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14、舍己成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
15、舍己从人: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16、舍己救人: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17、舍己就人:舍:弃;就: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18、舍己为公: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19、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近【相关成语】:
0、近不逼同:近:亲善;同:同僚。旧指自己受到君王的宠幸,但不以此去欺侮、要挟同僚。
1、近火先焦: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2、近交远攻:指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
3、近亲繁殖:指亲缘关系近的家畜个体间交配繁殖。可以用于领导干部在自己权利范围内任人唯亲。
4、近水楼台: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5、近水楼台先得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6、近水惜水:虽靠近水源,用水方便,但也很珍惜水。比喻即便容易得到的东西也不能浪费。
7、近乡情怯: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8、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9、近在眉睫:睫:眼睫毛。形容很近,就在眼前。
10、近在咫尺:咫尺:很近的距离。形容距离很近。
11、近朱近墨: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12、近朱者赤:朱:朱砂。靠近朱砂的变红。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指外部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取【相关成语】:
0、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1、取长弃短:吸取长处抛弃短处。
2、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3、取法乎上:取法:取为法则。比喻效仿于高超、精湛的学识、技艺等。
4、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5、取法于上,仅得乎中: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6、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取为法则。比喻效仿于高超、精湛的学识、技艺等,也只能达到中等水平。
7、取精用宏:用:享受。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8、取精用弘: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9、取快一时:只图暂时的快乐,不顾其他的利害关系。
10、取乱存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11、取乱侮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12、取名致官:致:取得、获得。获得了名声和官爵。比喻名利双收。
13、取譬引喻:打比方,作譬喻,用以说明道理。
1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15、取巧图便:使用手段谋取好处,图得便宜。
16、取青妃白:取青媲白。同“取青媲白”。
17、取青媲白:以青配白。比喻斟酌字句以使文句对偶工整。
18、取容当世:取容:取悦;当世:旧指权贵。比喻博取当权者的欢喜。
19、取瑟而歌:瑟:弦乐器。弹瑟歌唱。比喻用曲折的方式表达情意。
远【相关成语】:
0、远不间亲:间:离间。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1、远愁近虑:既发愁未来的命运,又忧虑眼前的处境。形容过多的忧虑。
2、远处夸称,近方卖弄:夸称:夸奖;卖弄:显示。向远近各处夸奖显示,吹嘘宣扬。
3、远垂不朽:永垂不朽。
4、远隔重洋:重洋:一重重的海洋。指相距遥远。
5、远害全身:促使自身,远离祸害。同“全身远害”。
6、远怀近集:指远近的人都来归附。
7、远见明察:目光远大,看得清楚。形容目光敏锐,见识很广。
8、远见卓识:见:见解,见识;卓:高超;识:知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
9、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10、远近驰名: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11、远近兼顾:远处近处都照顾到。也指长远的和眼前的都要考虑。
12、远井不解近渴:指遥远的帮助解决不了目前迫切的需求。
13、远举高飞: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远大。
14、远来和尚好看经: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15、远虑深计:深远的考虑和计划。
16、远虑深谋:指计划周密,考虑深远。
17、远虑深思:深远的谋划和考虑。
18、远门近枝:比喻远亲近亲。
19、远谋深算:犹言深谋远虑。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