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敲冰索火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敲字【释义】:敲,从高从攴。(1) 形声。从攴,高声。攴, pū,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2) 同本义 [knock]?按:方言或读为kāo 。著名语言学家王光汉《词典问题研究-合肥方言单音动词考释》指出:敲,《广韵》音“口交切”,今读qiāo,然明清及其前均音[k’?],合肥方言音保留了古读。敲的本义是叩击。如“敲门”的“敲”合肥即说为[k‘?]。合肥方言此字还有意耍弄,使人上当吃亏义。如:“这次我非敲他一家伙。”也可表示是被动的。如:“我今天给你敲得不轻。”引申表示糟糕。如:“敲了,把钱包丢在车上了!”如上义当是“敲”本义之引申。
冰字【释义】:冰,汉字,常作名词。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索字【释义】:索,汉字。有6种意思。1绳子。如:索子,绳索。2搜寻。如:搜索。3讨要。如:索取。4毫无。如:索然无味。5单独。如:离群索居。6姓氏。如:索靖。
敲冰索火【拼音全拼】:qiāo bīng suǒ huǒ
敲冰索火【五笔码】:YUFO
敲冰索火【拼音码】:QBSH
敲冰索火【解释】: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敲冰索火【出处】:《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第四卷:“若敲冰而索火,类缘木以求鱼。”
敲冰索火【近义词】:缘木求鱼、敲冰求火
敲冰索火【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敲冰索火【英语】:Knock on the ice rope fire
敲冰索火【成语接龙】:
敲冰索火--火伞高张--张皇失措--措置有方--方头不律
敲【相关成语】:
0、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撺掇或助势。
1、敲冰求火: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2、敲冰索火: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3、敲冰玉屑:泛指精美的纸张。
4、敲冰戛玉:戛:打击。形容声音清脆,宛如敲击玉石和冰块发出的声响。
5、敲膏吸髓: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6、敲骨剥髓: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7、敲骨取髓:敲碎骨头,取出骨髓。①禅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②比喻残酷地剥削。亦作“敲骨吸髓”、“刮骨吸髓”、“敲脂吸髓”、“槌骨沥髓”、“吸髓吮脂”
8、敲骨吸髓:敲碎骨头来吸骨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9、敲骨榨髓: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10、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11、敲金击玉:敲钟击磬。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
12、敲金戛玉:指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同“敲金击石”。
13、敲锣打鼓: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14、敲锣放砲:指大张旗鼓地活动。
15、敲锣放炮:指大张旗鼓地活动。
16、敲门砖: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17、敲牛宰马:敲:指杀。指宰杀家畜牲口。
18、敲敲打打:比喻用言语刺激人。
19、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冰【相关成语】:
0、冰壸秋月: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2、冰寒雪冷:像冰雪一样寒冷。比喻冷酷无情。
3、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4、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非:不是;寒:冷。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
5、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6、冰壶玉尺: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7、冰壶玉衡:冰壶:冰心玉壶;玉衡:用宝石装饰的天文仪器。比喻高尚的品质,优雅的气质。
8、冰魂素魄:形容清白纯洁的品质。
9、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10、冰肌雪肠:比喻身心洁白,没有污点。
11、冰肌雪肤:像冰一样的肌肤。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
12、冰肌玉骨:冰:晶莹。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
13、冰洁玉清:比喻德行高洁。
14、冰洁渊清:犹冰清玉洁。
15、冰解的破: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16、冰解冻释: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17、冰解壤分:冰冻消融,土壤分解。比喻障碍消除。
18、冰解云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19、冰清水冷:指冷冷清清。
索【相关成语】:
0、索垢吹瘢:犹言吹毛求疵。
1、索垢寻疵:犹言吹毛求疵。
2、索垢指瘢:垢:污垢;瘢:瘢痕。洗掉污垢来寻找瘢痕。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
3、索尽枯肠:比喻费尽心思。
4、索居离群: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5、索莫乏气:索莫:消沉的样子;乏:缺少;气:生气。指枯寂而毫无生气的样子。
6、索然寡味:寡:少,缺少。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
7、索然俱散:索然:离散的样子;俱:全。形容很快离散的样子。
8、索然无味: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9、索隐行怪:索:探索;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
火【相关成语】:
0、火传穷薪: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1、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形容钱能通神,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
2、火耕流种:古代一种原始的耕种方式。先用火烧去杂草,然后引水播种。犹言火耕水耨。
3、火耕水种: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4、火耕水耨:耨:除草。用火来耕种,用水来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5、火光冲天: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
6、火光烛天: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7、火海刀山: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8、火急火燎:犹火烧火燎。
9、火烬灰冷:火苗熄灭了,灰凉了。比喻时过境迁,或境况由兴盛转为衰落。
10、火尽灰冷:比喻权势消失。
11、火尽薪传: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
12、火居道士:指有家庭妻儿的道士。
13、火列星屯:火列:一列列火堆;星屯:星罗棋布的村庄,指驻扎下来的军队。形容军队阵势强大。
14、火龙黼黻: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15、火冒三尺:形容愤怒到极点。同“火冒三丈”。
16、火冒三丈: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17、火灭烟消:火苗熄灭,烟云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不留一点痕迹。亦作“烟消火灭”。
18、火妻灰子:焚妻灭子。指毁弃家室。
19、火齐木难:火齐:宝石名;木难:宝珠名。比喻珍奇难得之物。多指诗文书画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