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言归于好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言字【释义】:言,yán,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动〉(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2) 同本义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意为言出传达真理。本义:说,说话。汉语多义词。言(yán),①讲,如:言之在先;②说的话,如:言简意赅;③汉语的字,如: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④语助词,无义,如: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代词〉《尔雅·释诂》:“卬、吾、台(yí)、予、朕、身、甫、余、言,我也。”例(1)《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例(2)《诗·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归字【释义】:归,从止,从妇。妇人谓嫁归。依归也。(1) (会意。从止,从妇省。本义:女子出嫁)(2) 同本义 [(of a woman) get married]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2. 还给:~还。物~原主。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6. 结局:~宿(sù)。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宜其室家”。9. 自首。
于字【释义】:于,yu,于是迂、纡的本字,本义为曲折。较早的字是在“干”的旁边有一条迂曲的线,行路时要绕着走。“于”是一个汉字,从古代就有这个字了,只是和现在的意思不同,属古今异义。“于”不是“於”的简体字(《简化字总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都没有规定“於”简化为“于”,《新华字典》对“於yú”的解释是“同于”),“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於”也并不能代替“于”的全部意义。同时“于”也是一个姓氏,但不同于“於”姓。常见于文言文中。
好字【释义】:好(good),汉字。多音字,读hǎo时作形容词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或同意、应允。读hào时作动词,表示喜欢的意思,乃是中国最常用的汉字之一。
言归于好【拼音全拼】:yán guī yú hǎo
言归于好【五笔码】:YJGV
言归于好【拼音码】:YGYH
言归于好【解释】: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言归于好【出处】:《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言归于好【近义词】:破镜重圆、重修盟好
言归于好【反义词】:话不投机
言归于好【灯谜】:颂辞
言归于好【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或组织等
言归于好【英语】:come together again
言归于好【故事】:三国时期,曹丕称帝,东吴孙权也想成就帝业就投靠他,曹丕封他为吴王,还想立他的儿子孙登为太子。孙权派沈珩送去很多珠宝与香料。他们约定魏吴信守诺言,言归于好。沈珩不辱使命,回东吴后被封安乡侯
言归于好【成语接龙】:
言归于好--好梦难圆--圆首方足--足不出户--户曹参军--军不血刃--刃树剑山--山呼万岁--岁聿其暮--暮夜先容--容当后议--议论蜂起--起模画样--样样俱全--全神倾注--注玄尚白--白龙微服--服低做小--小儿破贼--贼臣乱子--子为父隐--隐晦曲折--折足覆餗
言归于好【造句】:
0、通过谈判,日朝两国又言归于好。
1、玛丽和约翰吵架了,但过了一会儿又言归于好。
2、我们言归于好的第三天导员通知我补考。
3、于是两人言归于好成为好朋友并且商量如何为乌鲁克人造福。
4、小明和小刚闹别扭,经过我们调解,如今又言归于好了。
5、一定是的!这一定是表示着我们已经‘言归于好’!
6、吵过架以后,这对年青夫妇便尽力弥合,言归于好。
7、他们经过长期争论,最后决定不计旧怨,言归于好.
8、三人终于言归于好兄弟就是兄弟又什么不好说的。
9、何方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性格眼前这个五级一阶元兽能主动的与自己言归于好的确难能可贵。
10、我声明要翻脸了,你得和我言归于好。
11、阿颖见这一男一女言归于好、并肩而去的亲密神态,不觉心中一动,不禁偷偷向石双城看去,却见他远远站在桥的另一头,仍是不远不近地跟着自己。
12、有的人家互相有些意见甚至终年不说话不来往的逢年节互相一拜年也就言归于好不计前嫌【言归于好造句】。
13、正在不可收拾之际突然来了两僧一道只费了一番口舌露了两手神功便使僧道双方言归于好尽欢而散。
14、茂雄和春华在凤凰桥话旧,二人冰释前嫌。另一方面,洪老太和美琴也因为志忠的离家出走而言归于好。造句
言【相关成语】:
0、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言必有据:言:说话;据:依据。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2、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3、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4、言不达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5、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6、言不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7、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8、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说话与行事不能相照应,行动和言语也不相符合。指言行不符。
9、言不诡随:说话不谲诈善变。
10、言不及私: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11、言不及行:指言行不一。
12、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13、言不践行:践行:履行,实行。说了不能实行。
14、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15、言不入耳:指说的话不中听。
16、言不由中: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17、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18、言不逾阈:言:说的话;逾:越过;阈:门坎。夫妻间说的话,不能越过大门。比喻说体己话不能让外人知道。
19、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
归【相关成语】:
0、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
1、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
2、归根结蒂:归结到根本上。
3、归根结柢: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
4、归根究柢:追究底细。
5、归华别业:华:花。花已落下,叶已离枝。形容秋风过后,花木凋零。
6、归忌往亡:归:回;忌:忌讳;往亡:旧黄历上不吉利的日子。旧时指不宜回家的忌日。
7、归老林泉:林泉:山林泉水之境,指隐居之地。回到林间幽境安度晚年。
8、归老林下:林下:指隐居之地。回到林间幽境安度晚年。
9、归老田间: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10、归老菟裘:菟裘:古邑名。本指鲁隐公想归老于菟裘。后用以指归隐。
11、归了包堆:所有的都包括在内,总共。
12、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13、归奇顾怪:归:清代归庄;顾:清代顾炎武。归庄奇特,顾炎武怪异。
14、归去来兮:归:返回。回去吧。指归隐乡里。
15、归全反真:回归到完善的、原本的境界。
16、归全返真:回复到完满的本原的境界。
17、归师勿掩,穷寇莫追:归师:撤退的军队;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
18、归师勿掩,穷寇勿追: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19、归十归一:指有条有理。
于【相关成语】:
0、于安思危: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1、于飞之乐: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
2、于归之期:于归:出嫁。姑娘出嫁的日子。
3、于呼哀哉: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4、于家为国:为国家为人民。
5、于今为烈:烈:厉害。某件事过去就已经有过,不过现在的更加厉害罢了。
6、于民润国:润:益。对人民对国家都有好处。
7、于事无补:对事情毫无补益。
8、于是无补:补:好处,益处。对事情没有什么好处。
9、于思于思:思:同腮;于思:鬓须茂盛的样子。指胡须长而多的人。
10、于心不愧:在心里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11、于心不忍:从心里常觉得忍不下去。多表示对受害者的同情。
12、于心何忍: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13、于心无愧:在心里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14、于心有愧:从内心感到惭愧。
好【相关成语】:
0、好吃好喝:爱好吃喝的。
1、好吃懒做: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2、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好:喜爱;溺:淹没。喜欢乘船的人往往会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往往会摔伤。比喻擅长某一技能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遭到意外的失败。
3、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4、好歹不分:指不分是非,不识好坏。
5、好戴高帽: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
6、好丹非素:爱好红色,反对白色。比喻对事物有偏见。
7、好恶不同: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和思想感情各异。
8、好恶不愆:好:善;恶:坏;愆:失误,差错。对谁好谁坏,谁是谁非都能明确地分辨出来,不会出现差错。
9、好恶乖方:好:爱好,喜爱;恶:讨厌;方:方向,趋向。指情趣不同,爱憎各异。
10、好恶殊方:好:爱好,喜爱;恶:讨厌;殊:不同;方:方向,趋向。指情趣不同,爱憎各异。
11、好恶同之:好:爱好,喜欢;恶:讨厌,憎恨;同之:使其一样。对于某种事物有同样的爱好或憎恨。
12、好风好雨:好:喜欢。有人喜欢刮风,有人喜欢下雨。比喻每个人的兴趣和志向各不相同。
13、好高骛远: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14、好高鹜远: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
15、好古敏求:好:喜爱,喜好。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
16、好管闲事:对别人的事表现出不应有的好奇。
17、好涵高躅:喜欢混迹于高人之列。
18、好汉不吃眼前亏: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19、好汉惜好汉:惜:爱惜。指才能品行相同的人互相敬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4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