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事与愿违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事字【释义】:一般指社会和自然界上的事情,事务,现象,情况等。在哲学上,事的定义:就内涵方面而言:事是指质量空间分布的随时变化。因为物质是质量空间分布,所以事也可定义为: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就外延方面而言:事包含宇宙中发生的所有事件。事是所有精神事件的统称。宇宙中的事都必须经历时段,所以都是精神事。这个事概念的外延不仅包括人类之事,也包括动物事、植物事、细菌事、病毒事等等生命体之事,还包括所有非生命体之事。
与字【释义】:“与,赐予也。一勺为与。”会意字,以一、勺示意,勺即酌,以物与人不问所欲,当斟酌而与之。与的本义为“赐予”,为实词。虚词“与”是假借字,可作介词、连词和副词。作连词的“与”,从先秦至现在没有大的变化。介词“与”,唐宋以后又产生了新义,如“使”“将”等义,但这些新义在现代汉语中又消失了。副词“与”是“举”的通假字,也是多音字。
愿字【释义】:根据2013年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愿”是第3094号规范汉字。愿,本义为谨慎;现义为心愿,愿望。《说文解字》曰:愿,谨也。从心,原声。鱼怨切。
违字【释义】:背,反,不遵守:违背。违反。违犯。违法。违抗。违章。事与愿违
事与愿违【拼音全拼】:shì yǔ yuàn wéi
事与愿违【五笔码】:GGDF
事与愿违【拼音码】:SYYW
事与愿违【解释】: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事与愿违【出处】:三国魏·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事与愿违【近义词】:大失所望、适得其反
事与愿违【反义词】:得心应手、万事亨通、如愿以偿
事与愿违【灯谜】:欲盖反损
事与愿违【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事实与愿望相反
事与愿违【英语】:things go contrary to ones wishes
事与愿违【成语接龙】:
事与愿违--违强凌弱--弱本强末--末学后进--进贤用能--能言快语--语重心长--长安少年--年经国纬--纬武经文--文无点易--易于反手--手足失措--措置裕如--如指诸掌--掌声雷动--动如脱兔--兔头獐脑--脑瓜不灵--灵牙利齿--齿若编贝--贝联珠贯--贯斗双龙--龙骧凤矫--矫若游龙--龙拏虎掷--掷杖成龙--龙战玄黄--黄麻紫书--书不尽言--言而无信--信使往来--来路不明--明枪暗箭--箭穿雁嘴--嘴上功夫--夫复何言--言近指远--远亲近友--友于甚笃--笃信好学--学无止境
事与愿违【造句】:
0、在世界杯的球场上,意大利希望在小组赛以至少战平乌拉圭的成绩出线,但事与愿违,在被罚下一人的情况下输了那场球。
1、然而事与愿违弄巧成拙欲盖弥彰愈描愈黑留下生动而曲折的历史故事。
2、世界上许多事总是事与愿违的。
3、然而,曹教授说那些考虑短时间内离婚的夫妇需要谨慎,策略也可能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因为离婚会给那些不愉快的夫妇一个方便出口。
4、如果一国民众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各尽其用,并且和政府的目标一致,那么,人口繁多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一种潜在的资源,然而,正如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形往往事与愿违。
5、他从小一直希望做个军人,没想到事与愿违,毕业后当了一名记者。
6、李强好吃懒做,一点也不上进,还想过上有车有房的好日子,最后他只能事与愿违,最后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
7、本想做了手术以后,他的身体会好起来的,但事与愿违,他的身体还是一天天地衰弱下去。
8、但是事与愿违那头虎类猛兽一只巨爪踩在一名社会青年背上昂首长啸声如洪钟大吕迅速扩散威严无匹直冲天际。
9、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事与愿违的情况。
10、但是此举的效果事与愿违,一些愤愤不平的玩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追踪,公开了他个人的详细信息。
11、余毕生所求,不过穷尽偃术之途,以回护一人一城。惜而天意弄人,终究事与愿违,如之奈何。谢衣
12、每次众望所盼调控后价格下跌然而事与愿违房价越调越涨特别在大城市。
13、美国本想促成穆沙拉夫和贝娜齐尔?布托的政治婚姻,却事与愿违。
14、他本想考第一名结果事与愿违。
事【相关成语】:
0、事败垂成:事情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
1、事半功百: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同“事半功倍”。
2、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3、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4、事必躬亲: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5、事变知人心:在事情发生的变化中,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和品德。
6、事不关己: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7、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8、事不过三: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9、事不师古: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10、事不宜迟:宜:可以,应该。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11、事不有余:谓达到极点。
12、事出不意: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
13、事出无奈:事情出于无可奈何。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
14、事出意外: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15、事出有因:事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
16、事到临头:事情已经落到头上。形容事情紧迫。
17、事到万难须放胆:事情遇到重重困难时,必须拿出全部胆识去干。
18、事烦食少:每日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可吃饭很少。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19、事非经过不知难: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不知道它的艰难。
与【相关成语】:
0、与草木俱腐:俱:全,都。和草木一起腐烂。形容人生前无所作为,死后也默默无闻。
1、与草木俱灰:俱:全,都。和草木一起变成灰。形容人生前无所作为,死后也默默无闻。
2、与草木俱朽: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3、与草木同腐:和草木一起腐烂。形容人生前无所作为,死后也默默无闻。
4、与草木同朽:和草木一起腐烂。形容人生前无所作为,死后也默默无闻。
5、与古为徒:徒:同类的人。和古人作朋友。
6、与鬼为邻:邻:邻居。与鬼做邻居。形容离死不远了。
7、与狐谋皮:谋:商量。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8、与狐谋裘:裘:毛皮。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做大衣。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9、与狐议裘:裘:毛皮。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做大衣。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10、与虎谋皮:谋:商量。跟老虎商量要剥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11、与虎添翼: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12、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君:尊称对方;胜:胜于。和您谈了一会儿,受益比读了十年书还多。形容与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收获却很大。
13、与民除害:替百姓除祸害。
14、与民更始:更始:重新开始。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后比喻改革旧状,建立新秩序。
15、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16、与民同忧:与人民共患难。
17、与民休息:与:给与,帮助;休息:休养生息。指在长期动乱后,亟需保养民力,复兴经济。
18、与民偕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19、与年俱进: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愿【相关成语】:
0、愿受长缨:长缨:长绳子,比喻革命力量。比喻愿为国家效力。
违【相关成语】:
0、违恩负义: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情谊,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1、违法乱纪: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2、违害就利:避开祸害,追求利益。
3、违利赴名: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4、违利赴誉:违:离去,引申为放弃;赴:奔走。去利欲而求名誉。指图名不图利。
5、违强凌弱:违:避去;凌:欺侮。避回躲开强者,欺侮凌辱弱者。
6、违强陵弱:避开强暴的,欺凌弱小的。
7、违时绝俗: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
8、违世乖俗: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同“违时绝俗”。
9、违世绝俗: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同“违时绝俗”。
10、违世异俗: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同“违时绝俗”。
11、违天害理: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同“违天逆理”。
12、违天逆理: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
13、违天悖理: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同“违天逆理”。
14、违天悖人:违背天理人情。
15、违条犯法:违犯法律条文。
16、违条舞法:违犯法律条文。同“违条犯法”。
17、违乡负俗: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18、违心之论:与内心相违背的话。
19、违心之言:违;违背。违背个人心意的言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