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作对水稻物质运转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目 录
1 引言 1
2 材料与方法 2
2.1试验材料和试验地点 2
2.2试验设计 2
2.2.1供试品种 2
2.2.2取样方法 2
2.3测定指标与方法 3
2.3.1叶绿素测定 3
2.3.2叶面积测定 3
2.3.3蔗糖含量测定 3
2.3.4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 4
2.3.5淀粉测定 4
2.4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5
3 结果与分析 5
3.1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5
3.2稻鸭共作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6
3.3稻鸭共作对于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6
3.4稻鸭共作对于水稻同化物运转的影响 7
3.5稻鸭共作对于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9
结论与讨论 11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分布广、面积大、产量高的特点,全国有超过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水稻、鸭在中国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同时中国还是水稻、鸭的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大众对于安全、优质稻米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安全、优质的稻米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1]。
在现代化的水稻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普遍存在,确实提高了单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在农药化肥的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对环境以及稻米品质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环境恶化,土壤质量降低,稻米垩白率增高等诸多问题的出现[2]。多年来,稻作体系经过了数百年多种制度的演变,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水稻产量、品质。遗传因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子、环境生态、栽培技术及加工条件共同决定了稻米的品质。回顾中国的历史,中国自古就有种稻养鸭历史,几百年来积累了众多的稻、鸭品种资源,种稻养鸭技术也趋于成熟,在大众群体中有传统的稻米、鸭的饮食文化,“稻鸭共作”作为一种水稻有机种植技术,理所当然地在中国得到了更快的发展[3]。
稻鸭共作生态系统属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并且是最大的人工湿地。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功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粮食及农副产品[4]。稻鸭共作以水田为基础,种植优质稻,圈养鸭,而且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等,鸭子不间断的田间活动对水稻植株、稻田水体和土壤等产生中耕浑水增氧效果,促成养分物质循环,加强植株的抗性,对于生物防治起到了良好的效应。同时使用用鸭子产生的排泄物作为肥料,施足有机肥后,可极大减少了种植过程中化肥的使用,节约了成本[5]。再者稻田为鸭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场所,充足的水,以及适量的食物。稻鸭共作模式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甄若宏[6]等研究表明,稻鸭共作能有效减少稻田病虫草害的发生。杨华松,彭凤梅[7,8],成熟稻叶的叶面积指数等作物生长分析指标稻鸭共作都高于常规稻作。
通过这种复合种养模式,能有效利用稻田生态系统中各种自然资源和能量,在水稻生长期间不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化学合成物,节约了生产成本,并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9]。这种稻田养鸭的模式,使得水稻的多个栽培环节由鸭子来承担,形成绿色无公害的良性循环食物链,丰富了市场,又节约了农业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环境。对于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前景[10]。
目前对于稻鸭共作的研究有很多,大多数是在南方省市,而在淮河地区对于稻鸭共作的研究和推广相对较少,特别是对淮稻5号、扬稻805两个优质水稻品种的稻鸭共作模式的研究更是鲜见报道。因此,本课题通过不同品种的水稻(淮稻5号、扬稻805号)和不同品种的鸭(胡鸭、麻鸭)组合搭配进行试验种植,通过中后期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测量,从而达到对于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及物质运转影响的认识。
2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和试验地点
供试品种:水稻(淮稻5号、扬稻805),鸭(胡鸭、麻鸭)。
试验地点:淮安市季桥镇稻鸭共作示范田。试验于20162017年在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实验室进行。
2.2试验设计
2.2.1供试品种:水稻(淮稻5号、扬稻805),鸭(胡鸭、麻鸭)。
试验以水稻和鸭子作为对照,共设淮稻5号、淮稻5号麻鸭、扬稻805、扬稻805麻鸭、扬稻805胡鸭5个处理。每个处理3亩,在田头建鸭窝,各处理间筑泥埂隔离,同时在稻鸭区田埂四周围网。水稻于2016年5月15日左右育秧,2016年6月15日左右栽插,水稻移栽后10天将鸭龄10d的鸭苗放入稻田,每区放养15只,抽穗期将鸭收回。稻田管理同大田,并进行病虫草害的实时监控。
2.2.2取样方法
抽穗期取样:待水稻抽穗期后,对每一处理进行取样和实地测量,每一处理选取3个点,每个点取5穴进行测量,主要用于干物质、叶面积、株高、叶绿素等的测定。
成熟期取样:待水稻成熟后,每一处理选取3个点,每个点取10穴,随机取样,用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等数据。剩余材料烘干后用于测定可溶性总糖、蔗糖、淀粉含量的测定。
2.3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叶绿素测定
仪器:SPAD仪
方法:田间测定
用SPAD仪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 SPAD读数表示叶绿素含量(SPAD读数精确至0.1)。各个品种(处理)选取5个点,测每片叶上、中、下部3点,取平均值。使用仪器时,尽量选取叶片的叶肉部分,避开叶脉。注意:避免仪器感应部位接触到水。
2.3.2叶面积测定
在抽穗期,各处理按小区平均有效穗数(不包括边行),以5点取样法取5穴为一个样本,各处理取3个样本,在实验室内测定绿叶面积(用直尺量取,根据叶面积=长×宽×系数,来计算叶面积)。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wgc/68162.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