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不同配比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

2021-06-14 16:2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育秧基质的优劣决定了机插秧苗的素质,而秧苗素质决定了水稻最终的产量。因此,本研究设置营养土、全基质、1/3基质+2/3营养土、1/2腐熟秸秆+1/2营养土、3/4腐熟秸秆+1/4营养土5种配比基质,选取不同生育时间分别测定水稻秧苗的株高、茎基宽、秧苗干重,并在收获后进行考种及千粒重测定,研究不同的基质配比对水稻增产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5种配比基质中,1/2腐熟秸秆+1/2营养土的水稻秧苗素质与产量性状综合表现最好,单产水平最高(703.7 kg/亩)、千粒重最大(29.58 g),同时水稻三叶期及收获期的调查指标均表现较好。确定水稻增产潜力的育秧基质材料与营养土的最优配比,有利于改善秧苗素质,提高水稻群体质量,对于解决秧苗根少、苗弱、育苗成本高、苗床杂草、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水稻,基质育秧,秧苗素质,千粒重、产量
目 录
1 引言 1
2 材料与方法 3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3
2.2 试验基质配比成分 3
2.3 试验设计 3
2.3.1 水稻播种的前期准备 3
2.3.2 秧苗移栽及施肥工作 3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4
2.4.1 秧苗素质分析 4
2.4.2 水稻室内考种 4
2.5 数据处理 4
3 结果分析 4
3.1 不同基质育秧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4
3.2 不同配比基质对收获期水稻室内考种指标的影响 7
3.3 不同配比基质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8
4 讨论 9
4.1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影响 9
4.2 不同育秧基质对穗粒数的影响 9
4.3 明确基质和营养土的最优配比,达到增产效果 10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3
1 引言
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约50%的人都以稻米为食[1],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机械化能更好的实现水稻的稳产和高产,同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时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能加速推进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中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约为20%,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水稻机插秧的技术 仍不够成熟[1],其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传统取土育秧技术难以大规模地培育出优质的机插秧秧苗,故而机械化插秧的秧苗质量不高。水稻基质育秧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开展水稻的高效栽培主要依赖于机械化插秧技术,机械化插秧技术是将水稻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路径,此技术能明显提高水稻的生产率[2]。水稻生产上常用的育秧基质种类繁多,主要为无机基质、有机基质、营养土、珍珠岩、秸秆以及改善床土功能的基质母剂和壮秧剂。基质中的氮、磷具备两种形态,分为无机基质和有机基质两种不同形态,大量的有机态氮、磷因释放速度迟缓而具有长效性[3]。有机基质通常是一些动植物残体及其衍生物组成的基质,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保水性并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常见的有机基质为草炭、稻壳、芦苇末、秸秆、菇渣等。营养土,越冬之前从田间直接取土,将其放置场上,风干后拌入育秧绿营养土调制剂(10 kg拌22.5方土)过筛。腐熟的秸秆,方法为秸秆切碎成5 cm左右长后,将水分调至65%左右,将鸡粪加入已腐熟的秸秆中,加入尿素调节碳氮比,再均匀撒入菌剂,覆盖上薄膜,堆温升到55℃以上时翻堆,共翻4次即可利用。
然而以上几种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的成效孰优孰劣,以及增产效果,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这样才能为生产上优选出适宜的育秧基质,达到对有壮秧增产效果基质的推广应用目标。钟飞等[4]在对某些工厂的育秧基质产品进行比较时发现,一些经发酵生产的育秧基质育出的秧苗产品不仅出苗整齐,还有秧苗健壮和秧苗素质良好等优点,而另一些基质容易使秧苗出现烧苗现象。
研究表明,假如仅用基质去培育水稻的秧苗,会导致秧苗苗期难以立盘、上水易漂、难扎根,水稻苗期需大量养分,而仅用营养土育秧难以满足秧苗全面营养,现实也存在着营养土难获得的难题[57]。且以营养土作为育秧基质,会存在取土难、取土量大、毁坏耕地以及容易发生土传病害等诸多问题[8]。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的茎粗、株高、鲜重、干重等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杨子峰等[2]试验表明,用1/2黄土、1/2菌渣和商品基质可培育出优质壮苗,更适于机械化插秧。赵伯康等[9]以生物资源牛粪、菇渣、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研制成基质育苗,有促进秧苗成长、提高干物质积聚的作用。邵文奇等[10]采用草木灰作为基质对水稻机插秧进行育苗,育出的秧苗偏高且偏弱,但仍达到了水稻机插秧所要求的目标,并且育出的秧苗出苗数、成苗率、产量构成及其性状均未遭受影响。日本较早地将碳化稻壳应用于水稻育秧基质的配制,碳化稻壳基质通透性好,容重小,根易在基质中伸展,可以培育出壮苗。在国内,张阳等[11]把稻壳粉碎后再过孔径为34 mm的筛子,接着用酵素对稻壳进行发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秸秆在我国存在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常常被焚烧甚至直接弃置[12]。这不但使得大部分有机养分白白浪费,得不到很好的再利用,有时还会造成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1315]。因而,秸秆合理化的运用对生态农业可持续性农业意义十分重大[1619],不能只局限于秸秆还田这种利用方式[20]。用新型基质来育秧,除去传统的土壤育秧,加入腐熟的秸秆,可以处理水稻传统土壤育秧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推进水稻机械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秸秆制成的育秧基质,吸水、保水、根际透气性好,不仅给秧苗提供充足的营养,也达到了农业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周青等[21]将稻壳和秸秆经过生物发酵后制成基质,基质培育的水稻不仅秧苗健壮,群体质量也较好,符合水稻机插秧的壮苗要求,但存在根系盘结力差的问题。秸秆作为基质育秧,既达到秸秆高效利用,还减少了环境污染问题。
水稻高效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水稻机械化移栽,该技术也是增加水稻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因为水稻机械化移栽对于秧苗的要求较高,优质且适于机插的秧苗培育难,已极大地影响了水稻大规模的机械化移栽工作[22]。随着水稻高速插秧机的极速发展,传统的营养土育秧已经不适应大面积生产,运用基质替代营养土育秧,可以大面积满足水稻机械化播种硬盘标准化育秧要求[23]。水稻育秧技术是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关键环节,对水稻机械化生产有重大影响。水稻基质育秧是运用秸秆等可再生植物资源,再经过多重生化处理进行育秧的一种技术。采用基质育秧具有技术简单、成功率高、成本低,育出的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2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wgc/6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