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肥施肥方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字数:7115】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试验材料 2
1.2 试验设计 3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
1.3.1 产量结构考察 3
1.3.2 品质指标测定 3
1.4 数据分析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不同肥料处理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
2.2 不同肥料处理对品质的影响 4
2.2.1 对研磨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4
2.2.2 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5
2.2.3 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5
3 讨论 6
3.1 对水稻产量结构影响分析 6
3.2 对水稻品质形成影响分析 7
4 结论 6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缓释肥施肥方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引言
水稻是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上众多人口提供了3560%的食物供应。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而农田生产面积的不断减少,稻米的单产将至少增加60%,才能够满足十年后的世界人口对米粮的需求[1]。因此,为保证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通过提高水稻的单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位面积产量来增加总产量是重要解决方法之一[2]。
然而,追求高产并不是水稻生产中的唯一目标,提高水稻的品质在水稻生产中的重要性也尤为突出。品质的好坏优劣决定了水稻是否更容易加工生产,是否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是否更被消费者所接受。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对粮食的需求不再仅仅是解决吃饱饭的问题,而是需要更丰富的营养、更优质的口味、更怡人的外观或更容易被加工运输等等。因此,将水稻生产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单纯的追求高产转向现代社会的高产和品质相结合发展,是解决如今粮食矛盾的重要方法。
优质的品种只有在适宜的栽培措施下,才可以表现出优良的特性,大量研究指出,氮素肥料可调控水稻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如:影响细胞分裂、叶绿素合成、提高或降低相关酶活性,进一步影响分蘖、叶片光合特性、幼穗分化、产量和籽粒品质[36]。保守估计氮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达3050%[7]。当前增加肥料的投入,尤其是氮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方式[8]。水稻品质的形成也和氮元素代谢密切相关,土壤中的含氮量对水稻的四大品质性状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可是在过去的十年中,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应,农民施用了过多了氮肥,但并未关注农作物对氮肥的利用率,导致了大量氮素在农田中流失,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通常的优化施肥通常需要多次施肥,劳动力成本高,此外农民不易掌握正确的施肥的时间。由于农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氮素的需求量并不相同,所以目前的主要方法是对肥料自身进行改良或者进行包膜处理,使其养分释放速度被人为调控,达到理想状态,以充分协调作物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供给平衡,增加肥料的有效性。包膜控释肥氮肥是当前主要用于大田生产的商品化肥料,其肥效释放除了受自身膜的特性和厚度影响,还与环境温度、湿度,土壤理化形状的影响,前人对不同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上的效应评价不一。已有部分研究报道控释肥肥效释放与施肥方式密切相关[12,13]。现中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加重了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农村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人数比例的增长。我国水稻发展机械化栽培技术的首要目标便是推广实行水稻机插秧技术,是指在在栽插时将肥料一次性地集中施在秧苗一侧510cm,以形成在水稻根系附近的一条“贮肥库”,进一步减少了投入的劳动力。
通过选择不同的缓释肥种类,结合侧条施肥的施肥方式和一次性撒施方式的比较,探明其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对大力推进我国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于2016年5月11月在丹阳市延陵镇宝林农场进行。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882mm,平均气温16.4 ℃。供试土壤为黄白土,020 cm土层土壤基础理化性状:pH 值6.31,有机质23.2 g/kg,全氮1.125 g/kg,速效磷23.8 mg/kg,速效钾251.2 mg/kg。
试验采用尿素和3种缓控释肥为供试氮源,即:普通尿素(Urea, 46%N),树脂包膜尿素(PCU,43%N),硫包衣尿素(SCU, 37% N),混掺缓释(BBF,23%N)。通过肥包法[14]研究三者田间释放规律,发现不同肥料间差异明显,SCU和BBF呈“S”型曲线,而PCU呈“L”型曲线,于移栽分蘖(030天),分蘖拔节(3060天),拔节抽穗(6090天),成熟期(90140天)PCU、SCU和BBF田间释放率分别达28.8%、72.5%和38.2%,30.4% 、3.2%和12.1%,11.9%、5.2%和10.3%,2.6%,、5.6% 和6.4%(图1)。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PCU、SCU和BBF的一次性撒施(BPCU、BSCU,BBBF)和侧条施肥(SPCU、SSCU,SBBF)两种施肥方式,采用高产分次施肥(CK)为对照,重复3次,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112 m2。各处理施氮量为216 kg N ha1。各处理磷、钾肥用量相同,N:P2O5:K2O=1:0.5:0.8,磷、钾肥均一次性基施。试验各小区均筑田埂,采用农膜隔水、肥,独立排灌。供试品种为迟熟中粳宁粳7号。6月1日播种,6月15日移栽,采用井关(PZ640)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作业,栽植密度为30cm×14cm。水分管理同当地高产方式。调查分3次重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wgc/560771.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