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不同播栽方式下水稻生长及光谱指标动态研究【字数:7164】

2024-02-24 16:5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为研究钵苗移栽和毯苗移栽水稻的生长及光谱指标动态变化,本研究应用主动式作物光谱仪GreenSeeker获取了不同施氮水平及播栽方式下的水稻在关键生育期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测量值,并同步进行破坏性取样,获取水稻植株叶片干物重(LDW),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片氮含量(LNC)等农学参数,在收获期测量处理小区的产量。结果表明,通过钵苗移栽种植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毯苗移栽的水稻,实际产量高30%;NDVI在两种栽插方式水稻生长过程中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钵苗移栽小区的NDVI峰值出现时间晚于毯苗移栽小区;叶干重变化特征与NDVI值基本相同,在各个生育期NDVI值与叶干重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在拔节期,NDVI与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4
1.1试验材料 4
1.2试验设计 4
1.3数据采集4
1.3.1获取水稻冠层NDVI值4
1.3.2农学参数测定5
1.4数据处理5
2结果与分析5
2.1不同施氮水平处理下水稻的产量变化5
2.2水稻NDVI值随生育期的变化6
2.3水稻的叶面积指数LAI、叶干重LDW和叶氮含量LNC随生育期的变化6
2.4NDVI与LAI、LDW的相关分析8
3讨论 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不同播栽方式下水稻生长及光谱指标动态研究
引言
引言: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的精确化管理在水稻增产和品质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稻的移栽技术是人为控制水稻生长程度深且影响大的一种措施,首先与之配套的集中育苗为幼苗提供了优良的生长条件且更经济;第二,缩短了在大田的生长时间,方便安排农时,获得更多的热量资源。因此,这关键的一步催生出许多新技术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业从业者数量减少、老龄化等问题,手工移栽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毯苗机栽逐步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中。在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后,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更符合水稻生长、增产规律的钵苗移栽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从业者的关注。胡雅洁、周久山等人的研究发现,采用钵苗机插移栽技术的水稻与毯苗机插的水稻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1,2]。但是,在前人的研究中关于水稻生育过程更精确的,时间间隔更短的生长动态观察还较为缺乏。
为了更加便捷地探究水稻的生长动态,需要一种简单易用的观测工具,遥感技术的发展满足了这个需求。其中体积小、精度高、智能化的手持式主动遥感光谱仪GreenSeeker被广泛应用,该光谱传感器具有红光(650nm)和近红外(770nm)两个固定波段,能输出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因为其操作方便的优势,现已广泛应用在对玉米、小麦、水稻的生长监测研究中[3,4]。
裴志远认为,作物的生长过程是时间与空间的函数[5]。同一空间的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期具有内在和表观等多重差异。内在差异涉及基因表达与生理生化方面,而表观差异中反射光谱的差异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借鉴了这种思路,也做了多时相NDVI特征的提取。王继华利用多时相的光谱差异,研究不同株型的夏玉米群体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株型在不同时期光谱差异不同。而且他还对光谱红边参数与农学指标做了相关拟合度分析,由此筛选出可靠性更高的光学指标,提高了预测精度[6]。王磊、冯美臣均运用相似的方法,在冬小麦产量估算,面积提取,长势监测的研究中,得到了较好的结果[7,8]。
因此,本文对两种栽插方式的水稻生长动态研究,具有坚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希望借此阐明不同移栽方式下水稻群体的动态变化特征。为将来移栽技术的完善与推广提供支持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田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东辛农场中。连云港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中部,江苏省的东北部,北纬33°59′~35°07′,东经118°24′~119°48′之间,东濒黄海。连云港处在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4℃,7月平均温度26.5℃,极端高温39.9℃。历年平均降水量920多毫米,无霜期为220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受海洋的调节,略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天寒冷干燥,夏日高温多雨,光照充足,雨量适中。
试验水稻品种为连粳15号。该品种为中熟的中粳稻品种,群体整齐度好,株型紧凑,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叶色中绿,后期熟相佳,抗倒性好。最大的特点是生育期短,全生育期约为145天,可以有效解决稻麦两茬季节紧张问题。
1.2 试验设计
移栽日期为6月18日。小区面积为8*15=120m2。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采用毯苗机栽和钵苗机栽两种水稻机栽的方式,并且各设置4个施氮水平,依次为:0(N0)、135kghm2(N1)、270kghm2(N2)、405kghm2(N3),氮肥基追比为6:4,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钾肥施210kghm2 K2O,基追比为5:5,基肥在播种前施入,追肥在拔节期施入。磷肥施用150kghm2 P2O5,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常规高产田管理。在移栽后33天、37天、46天、56天、64天、81天、91天做仪器观测和大田取样工作。根据水稻生育期的划分标准,判断采样时对应的生育期,划分详情见表1。
表1 采样时间生育期对应表
Table1 The corresponding table of sampling time and growth stage
生长发育期
分蘖期
拔节期
孕穗期
抽穗开花期
灌浆期
采样时间(移栽后)
33天、37天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