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境游保险现状分析【字数:】
【摘要】中国出境游市场稳定增长为我国出境旅游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不断增加以及出境旅游方式的多样化,中国游客对出境游保险的需求在不断扩大。本文通过对我国出境旅游保险现状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出境旅游保险行业中产品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但对于我国出境游保险的发展来说,供应方、需求方以及关联方均有不足的地方,在法律监管体系、产品创新、服务环节上仍有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出境游保险行业若要形成成熟的体系,提高行业认可度,需要不断完善、创新。
【关键词】出境游;出境旅游保险;现状分析
1 前言
本文的选题是关于我国出境游保险现状的分析。随着中国不断加快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交流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居民旅游休闲的意愿不断提高,我国出境游人数不断攀升。加之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行,AI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及5G技术的商用也为出境旅游保险行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更先进的管理服务工具,出境游保险行业可谓是迎来极佳的发展契机。随着境外旅游风险的增加,出境游保险对游客无疑是一道重要的“护身符”。
但目前我国出境游保险的发展不如其他传统骨干保险业务,与热闹的出境游市场形成巨大反差。因此,对我国目前出境游保险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解决措施,而后推动我国出境游保险进一步发展,在发展我国出境旅游业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以泰国游船倾覆事件为切入点,浅析我国出境旅游保险行业存在问题。
其次从市场、产品、机构、政策环境等方面研究我国出境游保险的发展现状,研究提取当前行业发展特点,了解各项案例及研究报告,从出境旅游保险行业相关各方角度分析我国出境游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最后针对我国出境游保险存在问题,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出境旅游保险相关研究文献与统计数据,进行出境旅游、出境旅游保险有关理论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2 案例分析
2018年7月5日,“凤凰”号从大皇帝岛开出。下午17点45分左右,两艘载有中国游客的船只在返回普吉岛旅途中突遇特大暴风雨天气,分别在珊瑚岛和梅通岛附近水域发生倾覆,遇难乘客均来自“凤凰”号。截止2018年7月11日18时,该沉船事故造成的中国游客遇难人数定格在47人。
赴泰中国游客保险意识不强,主动购买旅游意外保险的游客占比低。据了解涉事“凤凰号”所在公司已购买游客意外险,游客意外身故可获赔100万泰铢。登船游客所购船票中含有游船乘客意外险10万泰铢,合计110万泰铢,折合人民币22万元。但意外险和船票附带意外险均为强制保险,游客在支付团费和船票费用时就已经包含,游客获得该部分保险赔付非主动选择,而主动购买出境游保险的游客占比非常少,且22万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太微不足道了。据2017年英国Endsleigh保险公司的数据计算,泰国名列全球旅游危险国家的首位。在旅游目的地具有较高风险的情况下,赴泰中国游客仅被动购买强制保险,鲜少主动购买补充型旅游意外险,侧面反映了中国出境游客保险意识不足。
3 我国出境游保险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我国出境旅游保险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该行业当前发展状态与所呈现出的发展特点,并可根据现状对未来发展态势进行预测。
3.1 出境旅游业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中国的出境旅游保险行业得益于正在蓬勃发展且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2019年8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9》。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增长到1.49亿人次,相比2017年同比增长14.7%,出境游客在境外消费超过1300亿美元,增速超过13%,整个旅游市场规模巨大且结构稳定,呈现稳步且以较快速率上升的状态。以中国游客的热门旅游国家泰国为例,泰国国家旅游局公布2019年中国赴泰游客约1098万人次,同比增长4.2%,显示出中国游客出境游热度在不断上升。
图3-1 2009-2018年出境旅游人次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9》
从一方面讲,伴随着中国公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旅游消费水平的升级,再加上便捷交通工具、日益改善的签证政策环境、人民币升值的推动,自由行、新型跟团旅游等出境游市场皆迎来利好。宏观数据显示,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境外旅游消费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出境游客成为拉动全球旅游经济增长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随着各种商业模式正在不断创新,中国的出境旅游业正在迎来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由于中国公民越来越接受出境旅游,且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满足自身出境旅游的需要,推动出境旅游产业的开放、发展与成熟成为必然,即使是在受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波及影响的情况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人数依旧稳步逐年上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式的消费者需求促进大批碎片化、高质量出境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诞生,出境旅游产业链条正在迎来重塑。有这样稳定且不断发展的出境旅游业,便可以为中国出境旅游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有力的后盾与推动力。
从另一方面来讲,出境游客对旅游保险的需求也会随着游客所选择旅行方式的不同而变化。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出境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选择甚至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今自由出行的旅游方式正逐渐获得受众,青年人群更是能够熟练地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旅游信息,也更加倾向于自由行。中国游客借助发达的互联网工具与日渐成熟的线上旅游市场,在网上进行线上决策、线上消费、线上分享。马蜂窝大数据显示,平均每名自由行游客曾经前往1.45个国家旅行,经验丰富的高级自由行游客则平均抵达过7.03个国家。最新数据显示,来自一线城市的游客仍是出境旅游的主要力量,但新一线城市的出境旅游市场活跃度也在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不容小觑,出境旅游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3.2 购买出境游保险意愿提高,但主动投保水平依旧较低
随着出境旅游热度的攀升、旅游方式多样化,虽然游客保险意识正在逐渐提升,保险问题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但主动投保水平依旧较低。
表3-1 2009-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保险市场规模情况
年份
出境人数:万人次
人均保费:元/人次
境外保险市场规模测算:亿元
2009年
4765.62
50
23.83
2010年
5738.65
52
29.84
2011年
7025
55
38.64
2012年
8318.17
58
48.25
2013年
9818.52
60
58.91
2014年
11659.32
62
72.29
2015年
12786
65
83.11
2016年
13513
70
94.59
2017年
14272.74
72
102.76
2018年
16199
75
121.4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旅游方式、旅游路线、景点日渐丰富,一般普通的出境旅游保险可能并不能很好的满足部分出境游客的保障需求,部分出境游客希望根据自己的玩法来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保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可能涉及特殊的游玩项目或特殊的旅游地区,而这部分出境旅客出于对自己旅游行程的安全保障的考虑,会对定制化的出境旅游产品有更高的需求,所以在出境旅游保险这一市场中,旅客购买出境旅游保险产品的意愿是越来越强烈的。尤其是在某些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游客会对同一旅游目的地或同一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安全问题格外关注,投保旅游保险的意愿也会提高。在此次泰国游船倾覆事件发生后,国家领导人、官方新闻媒体和公民都对事故给予了高度关注,让计划前往泰国的中国游客,或需要乘坐海上行船的游客对行程风险提高警惕,对人身安全给予的更多重视。旅行社方面也表示事故发生后,大部分计划赴泰游客都会向工作人员咨询相关出境游保险问题。
虽然我国旅游保险市场规模可观,但保险的渗透率依然较低。华泰保险与金棕榈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境外游出境安全报告》显示,我国旅游人均保费不到美国的1 / 25,大陆游客主动购买旅游保险的概率不到日本的1 / 4,中国大陆游客主动购买出境旅游保险的比例也低于中国香港地区。7·5泰国游船倾覆事故中的赴泰中国游客多以自由行的形式前往泰国,其中购买出境游保险的游客比例较低。由此看来,中国居民主动投保的水平仍然较低,根据第一财富网随机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是因办理签证需要而投保,而不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得到更好的救助和补偿,为家人解决后顾之忧。
3.3 出境游保险覆盖面较完整
目前我国出境游保险产品的覆盖范围和保障范围较完整[1],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中国快速增长的出境游市场,正在不断释放新需求,新型出境游客的消费需求刺激大批碎片化、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
从出境游保险的细分类别方面来看,现在各大保险公司主要是以旅游目的地为出境游保险产品的划分标准,另外也有以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或旅行方式等为划分依据。以安联旅游保险为例,安联保险旗下设有欧洲旅行保险计划,专门为前往欧洲旅游的消费者量身定制;亚洲系列专门适用于前往亚洲国家及港澳地区的旅客;东南亚地区系列保险则涵盖东南亚地区旅行的多种风险保障,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的保险保障均有涉及,可以说各大保险公司的境外旅游保险覆盖了绝大多数旅游地区。另外,安联保险的全球系列旅游保险中则更细分出特定热门旅游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以旅游目的地类型划分则有海岛旅游保险(覆盖全球海岛旅游)、高原旅游保险等。以旅游目的为划分标准则有境外游学保险、境外留学保险、境外工作保险、境外购物保险等。以出行方式划分则有境外自驾旅游保险。我国的出境旅游保险根据现下出境游客的旅行需要和消费喜好设计出多种多样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产品。
目前市面上的出境旅游保险产品由基础保障项目和特色保障项目构成。一般出境旅游保险产品的基础保障项目覆盖五个方面: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障、旅游阻碍保障、财务保障、责任保障以及旅行紧急救援保障。旅游阻碍保障包括旅行延误、行李延误、旅程变更;财务保障包括个人钱财保障、旅行者随身钱财保障、银行卡盗刷、旅行证件遗失以及旅行期间家庭财产保障;责任保障包括个人责任、第三者责任以及宠物责任;旅行紧急救援保障包括医疗运送和送返、身故遗体送返、未成年人旅行送返费用补偿、紧急医疗电话翻译服务等。一些保险公司为了提高所经营的出境旅游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为了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一般保障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特色的保障项目,比如旅行保障自动延期、旅行ATM提款抢劫、旅行商业活动门票损失、旅行绑架及非法拘禁保障、紧急口讯传递、个人责任保释金垫付和行李追踪等。大部分旅游保险产品不承保高风险运动(如潜水、冲浪、攀岩、滑雪、马术等),但针对消费者行程特色可以有选择地加保高风险运动保险,或单独投保专门为旅程中高风险运动而设计的保险产品,这样可以围绕高风险运动,全方位多元化提供贴心保障(或附带全球紧急救援团队)。而在地区方面,一些高风险地区不会被列入可承保地区范围,如朝鲜、伊朗、叙利亚、苏丹、古巴、克里米亚地区,但即便消费者实际前往或途经的地区特殊,依旧有保险公司可以提供承保高风险地区的境外旅游保险产品,可以满足部分消费者的特殊出行需要。
每一款出境旅游保险产品里面还会分出不同档次以满足不同层级消费者的出行需要。同款出境游保险产品里面一般会细分出3到5档保障计划或方案。投保人在网上投保出境旅游保险时,需要选择旅行目的地、旅行类型(单次旅行、多次旅行)、保险起期、保险止期、被保险人数(被保险人年龄以保险起期为准进行计算),然后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保额额度以及对应的保障计划,承保项目越多、保障越全面,保费就越高。
3.4 出境游保险机构众多,均有覆盖旅游平台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状况早已被目光敏锐的保险机构捕捉到。目前能够提供出境旅游保险的保险公司数量众多,各大保险公司均开发有自己的出境游保险产品,产品也是各具优势。其中美亚境外旅游保险、平安境外旅游保险、人寿境外旅游保险、阳光境外旅游保险、太平洋境外旅游保险皆为行业内口碑较好的出境游保险品牌。
目前能够提供境外旅游保险的保险企业众多,这些保险企业不外乎外资和中资。如今在出境旅游保险市场的产品提供者中既有来自国外发展比较成熟、成立时间较长的外资企业,也有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为保险消费者所熟知的中资企业。
在中国境内经营出境旅游保险业务的险企大部分都有与各大旅游平台合作,并在旅游平台开发的APP上提供出境旅游保险产品,说明险企重视线上营销渠道开发。
表3-2 各旅游APP平台接入的保险公司
旅游APP
接入保险公司
途牛旅游
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中国太平、新华保险NIPPONKOA INSURANCE、安联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中国人保财险、阳光保险集团财产保险、日本财产保险
携程旅行
华泰财险、平安财险、美亚保险、安盛天平、中国人寿、众安财险、安联财险、史带财险、泰康在线、合众财险、平安健康
同程旅游
美亚保险、中国平安、众安保险、安联保险、都邦保险、华泰保险
飞猪
安联保险、安盛天平、泰康在线、中国人民保险、太平保险、太平洋保险、安联保险
去哪儿旅行
平安保险、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太平洋财产保险、太平财产保险、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合众财产保险
数据来源:南方都市报
3.5 理赔原因以行程变更为主,小额赔案增加
一般游客在出行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很多时候因为行程有变而陷入与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等多方耗时耗力的经济纠纷之中。对于中国出境游客,经常因为目的地较远,而需要订购高昂机票。若境外旅游目的地需要跨越多个时区,大部分游客也会提前预定酒店以便倒时差。一旦因为突发事件无法前往目的地或需要变更行程,机票退改签及酒店退订方面若仅退部分或甚至不能退订,将会给游客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例如马尔代夫是新婚夫妇蜜月度假的热门目的地,容易因为意外怀孕而被迫取消行程,中国至马累往返机票单人5000元人民币左右,海上豪华水屋也将近上万元,若无法全额退款消费者将承受较大损失。
图 3-2 2015年携程旅游保险理赔金额分布
数据来源:携程《2015年度旅游保险报告》
图 3-3 2019年上半年携程旅游保险理赔金额分布
数据来源:携程网《2019旅游意外险投保与理赔报告》
根据携程网理赔数据,从2015年已理赔案例数量来看,2015年理赔原因以旅程延误为主,占比达到68%,说明行程延误意外而导致消费者损失出现概率较大。其次是行程取消或变更,占比26%。而意外医疗、急性病医疗、行李延误占比较小。像7·5泰国游船翻覆事件这般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小,游客除了关注人身安全方面的风险,也应对发生概率较大的旅途意外事件给予关注。
而从理赔金额角度观察,2015年理赔金额占比最大的是旅程取消、变更,达到45.82%,其次是旅程延误,占比44.13%,其余是意外医疗、急性病医疗等,占比较小。而2019年上半年数据显示,理赔金额占比最大的是航班延误,达到47%,旅行变更、取消部分达到12%,因行程变更造成理赔金额占比依旧超过一半。携程数据显示,目前海岛类目的地延误较为严重,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海岛类目的地天气变化剧烈,二是境外海岛包机更改延误较多。除海岛外,境外涉及转机的航班因收到衔接航班安排的影响,延误较多,例如美国。一般来说,行程延误变更对游客造成的损失并没有在境外突发意外就医的开销大,但由于行程变更发生概率比因意外就医大得多,出境游客不应忽略行程变更风险。而且大部分航空公司对于非自身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取消,不会对乘客进行赔偿,但出境旅游意外险可以对无后续航班衔接、机票损失、酒店未入住损失进行赔偿,保障消费者利益。
图 3-4 中国居民出境旅游年度风险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出境旅游风险报告》
近年出境旅游事故发生频率在不断提高,年增长在2%到3%之间,小额赔案在逐年增加。《中国居民出境旅游风险报告》显示:案均赔款没有连续的长期发展趋势,2014年之后案均赔款有较大幅度下降,即表明小赔案的数量在提高,案均赔款在2000元到2500元之间。
4 我国出境游保险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国出境旅游保险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2],若能够对我国目前出境旅游保险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未来提供问题解决方向,能够促进我国出境旅游保险健康发展。
4.1 需求方的存在问题
4.1.1 游客保险意识不足
尽管出境旅游日渐火爆,但就目前出境旅游保险的发展状况来看,出境游客的保险意识依旧不高。
在泰国游船倾覆事件中,绝大部分为自由行旅客,在计划赴泰旅游时基本不会考虑到利用保险转移旅途风险,侧面说明了游客的保险意识不足。从出境游客投保现状来看,虽然目前出境游客曾经购买或愿意购买出境旅游保险比例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其实游客自身对出境旅游的风险意识不足,即对境外的大小风险没有清楚的认识。尽管游客会去购买出境旅游保险产品,但对保险并非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一种情况是因为保险是部分地区旅游签证审批的刚需,从而“被迫”购买;第二种情况是具备一定保险意识,在真正需要购买出境旅游保险的时候却“随意”投保,对于利用保险转移风险这一项工作草草了事,不去深入研究哪一种出境旅游保险更适合自己和家人;第三种情况是游客认为旅游时间短,不会出现险情,对境外旅游风险抱有侥幸心理;第四种情况也是属于非常棘手的情况,即出境游客持有保守观念,对出境旅游保险存在较大的偏见,认为投了保险的旅行是不吉利的,对于这类游客保险的营销工作是最难开展的,从而也没有办法对这类游客的境外旅途提供保障。
由于出境旅游保险是小额保险,出境游客很多时候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游客的不重视,在投保过程中就会产生诸多疏漏,比如不详细查看保险免责条款,或是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随意应付,这些都将导致保险公司无法掌握被保险人真实存在境外旅游风险状况,同时也不利于出境旅游保险业务的开展,阻碍出境旅游保险的发展,也无法给予消费者足够的旅途保障。一旦在境外旅行途中发生保险事故,如果游客自身疏忽或故意瞒报的情况是导致保险事故发生的近因,则出境旅游保险的理赔过程必然不能顺利进展,一来保险理赔纠纷难以避免,二来游客在境外险情之中无法获得较好的保险救援服务体验,最后也会影响保险公司在行业内的口碑和信誉度,不利于出境旅游保险在未来进一步发展。
4.1.2 被保险人对保险产品认知度不高
被保险人认知度不高,一是指被保险人在境外旅游发生险情时,对于可以使用境外旅游保险项目中的紧急救援服务缺乏认知。被保险人既不清楚有紧急救援这一项服务,也不了解一旦在境外旅途中发生保险事故时该如何处理。
二是指大部分游客会混淆旅行社责任保险和出境旅游保险。旅行社责任保险是法定强制保险,由旅游社投保,主要保障因旅行社方面的疏忽和过失造成的旅客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由旅行社投保,它不保障由旅客自身原因发生的人身意外、财产损害。在泰国游船倾覆事件发生后,泰国旅游局公布了相关赔偿方案,根据随船票、旅行社附带强制保险,对每名沉船事故遇难者发放理赔金和救助金共1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20万元)。强制保险虽有赔偿,但赔偿金额远远不能弥补事故给乘客家属带来的损失和痛苦。游客不清楚旅游意外险和旅行社责任险之间的区别,游客对这方面的内容认知有欠缺。出境旅游保险就是保障旅客出境旅行期间可能遇到的外来的、突发的各种意外,由旅客自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