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落款书法赏析【字数:1622】
图为陆俨少1974年的一幅题款。中国画非常讲究意境二字,往往画中题诗,诗画互补,使意境更加深远,再在画面加盖印章,使中国画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使人在读诗看画之中,充分享受艺术之美。陆俨少此篇题款,以行、草为主,从颜真卿《祭侄文稿》中表现的较多。在《祭侄文稿》中行草相杂,字形多姿,章法动荡节奏丰富。陆俨少在此题款中表现更多的是自然烂漫。(1)线条圆转,遒劲舒和 陆俨少此篇题款笔法圆转,笔锋内含力透纸外。其线条的质性遒劲而舒和。陆俨少觉得,只有向外拓宽字体并使笔锋圆润光滑才能更好的挥洒自如,使手中那根妙笔达到生花的效果。陆俨少在题款中的者并字便是外拓的典型代表。另外,在此篇题款中的能怀运笔疾涩,说明陆俨少对使其藏锋,画乃沉着的最好的领悟和体现。(2)结体宽博,平正奇险 陆俨少从颜真卿、杨凝式身上取法,将自己的书法打破了结体茂密,字形稍长的娟秀飘逸之风,形成了一种开张的体式。主要表现为宽郎舒展、外紧内松。例:文中的昨相等字内部空间拉大,左右两侧相距较远,左细又粗,两侧呈包状表现出来其态势,这是当代行书与草书当中运用甚多(3)墨法苍润,流畅自然 陆俨少虽然没有经历过颜真卿写《祭侄文稿》时的环境,但是从陆俨少用墨到整章的章法浑然天成,也可以看到他在创作时的墨色经历了变化,先是重重的下笔,然后慢慢转到轻轻的,还有点的笔画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先是粗重的样子,然后变成了轻细的样子,作品的变化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创作作品的人当时也经历的一系列心理情感的变化。陆俨少从蘸墨粗细,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形成一种对比。挥洒间给人一种能力饱满,风格老练的感觉,他的轻重拿捏、粗细相间与那些通篇毫无变化的作品相比,充满了艺术的气息,让人的审美达到最高的享受。创作中只蘸一次墨,却能挥洒好几行而不见勉强之意,其书法造诣可见一斑,。(4)章法灵动,浑然天成 自此也看出了陆俨少落款风格和以前的落款相比产生了变化,变得让人感觉的舒服,仿佛每一笔都该如此,每一个字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再加上字里墨间散发出的性情,浑然天成,丝毫不加修饰,让人在他的字中突发遐想,无限翱翔畅游。在此题款中陆俨少的章法布局跟颜真卿《祭侄文稿》有点相似,每一行的中轴线或左或右倾斜,章法的安排完全取决于情感的书法,这在一定基础上更增加了其作品的感染力。从陆俨少书法中得到的启示 字如其人,通过字可以看出写这个字的人是怎样的,都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那字就像是人的另一双眼睛,看一个人书法作品,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行、人生。从书法中去体会人生,是古往今来每一个赏析书法作品的人的普遍心境。而在学习书法,理解书法的道路上,也充满了让我们体会的做人道理。一篇好的书法作品,背后肯定有一个独属于这篇作品的背景、故事,我们不能看其表面,更要赏其内在,不然与囫囵吞枣有何差别。 人生处处充满了机遇,我们要学会把握机会,抓住机会,挥洒出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人生也跃然纸上,有一天可以去供后人欣赏。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有耐心毅力,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经历和性格,它决定着每个人的书法风格,或秀逸,或妩媚,或豪放,或潇洒……总而言之,我们要做一个杰出的书法家,就要有陆俨少的精神,善于动脑,追求变化,在创新中摸索前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风格的书法艺术。
结论 陆俨少的书法作品和他的绘画作品是殊途同归的,这两者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理念是并无二致的,陆俨少不过是把他们用在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上——书法和绘画,不论在何时,这都是画家型书法家都有的性质。在如今我国不断加入西方美院教育的情况下,陆俨少作为现代集绘画和书法于一身的成功大家,对我国传统的书画做出了很大奉献,他所体现出来的书画可以同源、追求变化创新的种种精神更显得弥足珍贵,有他巨大的价值。我们作为年轻的、刚刚起步的一辈人,一定要很好继承和发展的工作,并当成我们的责任去履行,让我们的书画得到更好的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28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