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世说新语《过江诸人》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2022-12-02 12:3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世说新语《过江诸人》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世说新语简介:
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通行本6卷36篇。《世说新语·言语》是《世说新语》的第二篇,共108则故事。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
南北朝刘义庆创作的散文
《过江诸人》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的一篇散文,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三十一》。文中通过记叙士大夫们在新亭宴饮时的对话,反映了南渡之后,东晋士族官僚的没落情绪。

过江诸人【原文
过江诸人,[1]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2]藉卉饮宴。[3]周侯中坐而叹曰:[4]“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5]“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6]何至作楚囚相对![7]”

过江诸人【注释】
〔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题目为编选者所加。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乘晋室内乱,纷纷起兵南侵,西晋灭亡。公元317年,晋元帝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建立东晋,中州士族纷纷渡江南下。过江诸人,是指南渡的中原高级士族人物。
〔2〕美日:风和日丽、天朗气清的日子。
〔3〕相邀新亭:互相邀请去新亭。新亭,又名劳劳亭,三国时吴国所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4〕藉卉:坐在草地上。藉,衬,垫。卉,草。
〔5〕周侯:周(yi),字伯仁,汝南安城(今河南原武)人。官至尚书仆射,后为王敦所害。中坐:坐在中间。
〔6〕不殊:没有两样。
〔7〕正自:只是。山河之异:山河已经有了变化。指北方被外族占领。
〔8〕王丞相:王导,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晋元帝过江即位,任为丞相。愀(qiao)然:脸色突然改变的样子。
〔9〕戮力:尽力。
〔10〕克复:收复。神州:指中原一带。
〔11〕楚囚: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钟仪被晋所俘,晋人称之为楚囚,后人常用楚囚代指俘虏、囚犯。
[12]过江诸人:西晋后期,皇室内部争夺权力,互相混战残杀,史称“八王之乱”。愍帝司马邺建兴四年(316),匈奴人刘曜攻陷长安,愍帝被俘,西晋王朝亡。次年,元帝司马睿在建业即位,称建武元年,史称东晋。当时中原地区被外族占领,旧日的士家大族纷纷过江避难,以依附新建立的东晋王朝。过江诸人即指一些高级士族人物。江,指长江。
[13]新亭:即劳劳亭,三国吴时所创建,故址当今南京市南。
 [14]藉卉:坐在草地上。藉,坐卧其上。卉,草的总称。
 [15]周侯:即周顗(yi以)。字伯仁(269—322),安成(今江西安福东南)人。少有重名,历尚书左仆射。王敦作乱,王导诣台待罪,顗申救甚至,而导不知。后奉诏诣石头城见敦,敦问王导:“周顗如何?”导不答,顗遂被杀。后导见顗申救之表,泣曰: “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16]王丞相:王导(267—330),字茂弘,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元帝为琅琊王时,导知天下已乱,劝王收贤俊与共事,深见委仗,朝野号为“仲父”。及即位,乃以导为丞相。后又受遗诏辅明帝、成帝,共历事三朝,官至太傅。卒谥文献。愀(qiao悄)然:面容勃然作色。
 [17]神州:战国时驺(zou邹)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这里指黄河流域的失地。
[18]楚囚:据《左传·成公二年》载,春秋时楚国伐郑国,诸侯救郑,郑人俘获了楚国乐师钟仪。“晋景公观军府,见而问之曰:‘南冠而絷者为谁?’有司对曰:‘楚囚也。’”后世因以之代称俘虏、囚徒。


过江诸人【译文
过长江避难的那些士人,每逢天气清朗和畅的日子,就互相邀请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饮酒宴乐。周顗在席中间座位上叹息说:“风景与故国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山河有了变化!”席上人都互相看着流下眼泪。唯独丞相王导勃然作色说:“应当齐心为朝廷效力,恢复沦陷的疆土,为什么要像亡国囚徒似地相对哭泣!”

过江诸人【赏析
        本篇从一个侧面着手,如特写镜头似地反映了东晋建国初期某些士族的生活和精神状况。极端残暴黑暗的西晋司马氏王朝亡于异族侵略军之手,许多豪门士族也随之过江南下,很快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沉耽于江南秀美佳丽的山水之间,最初的一缕家国之痛便付诸云烟,照旧过起侈糜骄逸的生活来。但故国山河究竟是难以忘怀的,因为这种感情深深沁入到人的心髓里,所以,即便在新亭欢宴时,也依然会突地冒出来,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王导是被时人誉为管仲一流的人物,他不满意周顗等人的软弱,认为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奋力北伐。这种激昂慷慨的精神面貌有着振懦惊顽的作用,历来被人们所赞赏,成为后世诗文中屡屡征引的典故,藉以寄托故国之思和克复神州的意愿。不过,遗憾的是,由于东晋小朝廷的腐败怯弱,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权臣武将跋扈,王导忙于平衡力量,以维系风雨飘摇的司马氏政权,故而终未能实现夙愿,克践豪言。
         本篇仅仅是一个场面描写,表达的却是晋室南渡之初士大夫对国土沦陷、偏安一隅的两种心态:一种是颓废,另一种是奋发。而语言是作为表达心态的唯一手段出现的,由此可见本篇人物语言描写的成功。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duanju/shicigefu/8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