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在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来看,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已经十分迫切,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新课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改要求,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路径展开剖析,仅供参考.关键字: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引言: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针对性提升小学生的知识素养,而是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培样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来说,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教育部明确指出,数学计算能力.抽象能力.数据剖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基本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所涵盖[1].二.小学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一)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教学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并在必要的时候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例如,在有多少张贴画教学中,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中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利用正向迁移,主动探索6的乘法口诀.我设计数青蛙的游戏(6只青蛙一行),利用课件展示上下对齐的青蛙图片,然后我提问学生:到底有多少只小青蛙呢?你不用数,能不能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只小青蛙?,引导学生使用表格记录,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同时也考验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据剖析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都具有很高要求,为实现应用数学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该将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具体来说可以应用问题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剖析和解决数学问题[2].例如,在1分有多长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一分钟的概念,我设计了举手一分钟的游戏,让学生举手一分钟,初步引导学生感知一分钟的时间概念.然后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情境:小红从家里出发,分别去了离家50米很近的超市,你认为小红按正常速度走,需要1分钟,还是1小时呢?利用这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能够结合实际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三)在动手操作中训练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语言能力其实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客观体现,为借助数学教学契机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采用边操作边表述的方式,手脑并用.例如在分一分与除法中,我设计了分物游戏,出示课件,两只小猴子分4只桃子.三只小狗分15根骨头.三只兔子分12个胡萝卜,要求平均分,我启示学生使用连线的方式开展探讨活动,小组操作过程中,我要求小组学生记录操作方法,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商议方案表述方式,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四)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得十分普遍,对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测量的内容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缺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就选择让学生使用画线段和实物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比事物的长度,渗透建模思想.结束语:综上,新时期时代下,素质人才培养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小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开端,小学数学教学为学生今后的数学素养培养奠定了基础,因此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渗透核心素养培养就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参考文献[1]雷长征.简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7(29):38-39.[2]林志明,高伟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转型[J].基础教育探究,2017(14):21-23.[3]陈凌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152-153.[4]李奎,马丽君.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4):36-3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7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