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组合件数字化加工设计(附件)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
1.3 设备的选择 2
1.4 确定工件的定位和夹具方案 2
1.5数控车床中确定走刀顺序和路线 3
第二章 轴类零件实例加工的工艺分析 4
2.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4
2.2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4
2.3零件毛坯、材料的分析 5
2.4加工方法 5
2.5加工工艺路线及工序内容 5
2.6加工工艺卡片 6
2.7数控加工程序 7
第三章 套筒类零件实例加工工艺分析 13
3.1零件的工艺分析 13
3.2套类零件的分析 13
3.3套类零件的装夹方案 14
3.4刀具的选择 14
3.5切削用量的选择 14
3.6切削液的选择 14
3.7加工工艺路线及工序内容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4
3.8加工工艺卡片 15
2.9数控加工程序 16
第四章 套筒类零件实例加工工艺分析 18
4.1零件的工艺分析 18
4.2套类零件的分析 19
4.3加工工艺路线及工序内容 19
4.4加工工艺卡片 19
4.5数控加工程序 21
总结 23
致谢词 24
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通过在学校所学习的机械设计知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知识对螺纹组合件进行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的过程,其中内容包括零件数字化造型设计以及各零件的数控加工方案设计。
通过这此毕业设计让我更了解以前所学的《现代数控编程技术及应用》、《机械设计》、《三维设计CAD/CAM》等理论方面的知识。
让自己更进一步地了解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三维建模、计算机自动编程等知识的一个总体的认识。
这次毕业设计在数控工艺方面我查阅了《现代数控编程及应用》等数控方面的书籍,编程采用了mastercam然后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自动编程。
这次毕业设计我充分运用了以前所学的《现代数控编程技术及应用》、《机械设计》、《三维设计CAD/CAM》等涉及的知识,让我对以前的一些知识有了更好的总结。
提高了自己对于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能力,对于复杂零件的mastercam以及辅助制造自动编程的能力。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对于一般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所帮助。
1.2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
(1)三维造型;
(2)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3)填写加工工艺卡片;
(4)mastercam仿真加工;
(5)编写加工程序;
(6)毕业设计说明书
2.课题研究方法
文献调研:阅读数控加工工艺方面的资料以及分析书中对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从而选出适合本课题的有关加工工艺和程序等。
类比法:将零件分成几种类型,通过这几种工艺编写出不同的程序,从而就能得出相对较好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实验法: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然后编写程序,在仿真上进行实验加工,最后再检验仿真出的零件是否合格,如果有不合格的零件就继续改进,直到零件合格。
1.3 设备的选择
数控车床可以自动对工件的内外圆柱面和圆锥表面等工序的进行切削加工,而且还可以进行切槽、钻孔、扩等工作。根据零件的不同加工工艺要求,还可以选择经济型数控车床,一般采用步进电动机形式半闭环伺服系统。这种车床机构相对简单,价格也相对较低,这类车床设置三爪卡盘、普通尾座,适合车削较长的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具有加工精度高的特点,数控机床可以做直线和圆弧的插补,数控车床刚性比普通机床要好很多,制造和对刀精度也比普车高,可以很方便进行人工补偿和自动补偿,数控机床能够加工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零件。能加工轮廓形状有点复杂的表面和尺寸难于控制的零件,而且能比较方便的车削锥面和内外圆柱面螺纹,能够保持加工的精度要求,提高生产的效率,方便生产所以有利于工件的加工。
1.4 确定工件的定位和夹具方案
一.确定装夹方案
在数控车床上工件定位安装的基本原则与普通机床相同。工件的装夹方法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为了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工作特点,在装夹工件时,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1.尽量采用通用夹具,必要时可以设计制造专用夹具;
2.结构设计要满足精度要求;
3.方便定位和装夹;
4.易于切削的清理;
5.抵抗切削力由足够的刚度;
使用三爪卡盘夹零件的毛坯外圆,然后确定工件伸出合理的长度。需要加工零件两端,所以需要考虑两次装夹的位置,考虑到左端的Φ36mmx26mm的台阶可以用来装夹,因此先加工左端,然后调头夹住Φ30mmx18mm的台阶加工右端。
二.定位基准
工件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需要保持基本一致,通常我们为了防止过定位,一般会采用其与箱体工件最好选择“一面两销”作为定位基准。
对于像此类零件表面基本都需要进行加工的时候,我们一般选用外圆以及一端面为粗基准,通过“互为基准的原则”进行加工,我们需要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
1.5数控车床中确定走刀顺序和路线
先粗后精 先安排粗加工,后安排精加工。
先主后次 先进行零件工作表面等主要表面的加工,后进行槽、光孔和螺纹孔等次要表面的加工。由于次要表面加工工作量小,又常与主要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所以一般放在主要表面的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
先面后孔 对于对于一些支撑、链接类的零件比如支架、连杆、底座等,我们通常先是加工用作定位的平面和孔的端面,然后再对孔进行加工。一般这样能够使工件定位夹紧可靠稳定,保证孔与平面的位置精度要求,可以降低刀具的磨损,也能更方便的进行孔的加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xgc/mjsk/49631.html